中国清真寺建筑风格赏析
分享到:
2010-12-21 14:34:57 【来源:回族研究】 点击:
    二、阿拉伯建筑风格为主的清真寺

      在中国,以阿拉伯建筑风格为主的清真寺也不少。这类清真寺,多分布在新疆维吾尔等民族地区;在内地,则或是早期的某些古寺,或是近年来的新建寺。

      (一)中国早期清真寺的建筑特点

      唐宋时期是伊斯兰教开始传入中国时期,也是伊斯兰教建筑在中国出现时期,有人亦称之为伊斯兰教建筑的移植时期。这一时期遗存的清真寺为数不多,而且都在东南沿海地区。归纳起来,这一时期清真寺建筑的特点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工程用料上看,多为砖石结构。广州怀圣寺光塔、泉州清净寺门楼及大殿均如此。清净寺大门及大殿石墙的砌法很独特,系长石条及正方形丁头交替使用法,使石墙外观每隔一层即是一方块形物,殿面极富装饰趣味。这种砌石法,据说常见于伊朗一带,国内则极为少见。广州光塔,不仅塔身上下全用砖石砌成,塔内盘旋而上的两条蹬道也皆为砖砌。这种砖砌邦克楼双蹬道的建筑技术,对我国砖砌佛塔的建筑技术产生过明显的影响,在中国工程技术史上应占一席之地。

      第二,从平面布置看,早期清真寺多非左右对称式,不甚注意中轴线。邦克楼或望月楼

      一般都建在寺前右隅。清净寺大门开在寺南墙东侧,进门有甬道,沿着甬道向左转弯即为礼拜大殿。这种大门与大殿密集的平面布置,与我国传统的寺殿制度明显不同,是西方清真寺的制度。建于宋末的江苏扬州仙鹤寺,平面布置也非左右对称式,而是屈卷为仙鹤状,用小天井而非四合院式,独具特色,亦属难得。

      第三,从外观造型上看,基本是阿拉伯情调。如广州怀圣寺光塔,古称“番塔”,顾名思义,其型制与我国佛塔当显然不同。塔平面圆形,底径8·85米;旧志谓塔高16·5丈;今据广东省建筑设计院测量,其露出地面部分总高度为35·75米,估计塔下土埋部分尚有几米。整座建筑恰如一支兀立苍穹的巨大蜡烛,凡两层,下层如烛身,上层如烛心。塔为双层砖壁筒式结构,内壁之中用土填实,成为塔心柱。双壁间砌蹬道两条,相对盘旋而上,从底至顶各为154级砖阶。每上数阶,即设一窗口以采光线。塔身内外均墁白灰,故外表光洁古朴,“望之如银笔”。塔顶旧有一金鸡,可随风转,以测风向;后被人盗去一足,又为飓风所坠,塔顶改装葫芦;今为葫芦形宝顶。总之,这是一座阿拉伯式样的建筑。其他如泉州清净寺门楼,核其型制,亦与中世纪阿拉伯世界普遍流行的伊斯兰教寺院的式样相若:长方形的寺门,葱头形的尖拱,包括它的门楣、门顶都颇具异国情调。

      第四,从细部处理上看,早期清真寺也是阿拉伯风格。还以清净寺为例。该寺大门平面为一窄而深的长方形,分为内外两部分:外部是敞开式门厅,内部为封闭式门厅。两个门厅由四道尖拱券状门组成。第一道拱门高10米,宽3·8米,拱顶甚尖。拱门用辉绿岩石装饰,图案华丽。门内作穹窿顶,上有密肋8条,状似藻井,饰以龟斑纹,象征宇宙的无穷威力。在此穹窿顶下,即为第二道拱门。此门高6·7米,较外门略小,也以辉绿岩石为饰,层层叠叠,象征安拉的无尚崇高。顶下为一门洞,安有普通大小双扇门板。第三道和第四道拱门,高度分别为4·3米和4·06米。在这两门之间的甬道上,罩一完整的砖砌圆顶盖,即“拱北”。拱北涂垩洁白,毫无装饰,古朴大方。这种门外有门的门楼建筑,尖拱大门的发券做法,蜂巢状的小尖拱雕饰,气势雄伟壮丽,正是阿拉伯地区伊斯兰教建筑特色之一。

      第五,中国早期清真寺建筑中也揉进一些中国传统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比如金鸡,作为吉祥的象征,是我国古建筑装饰中喜用的题材;而伊斯兰教认为雕塑和绘制任何人物、动物形象都属非义行为,绝不用于清真寺建筑。广州怀圣寺光塔上原用金鸡为饰,显然为这座阿拉伯式伊斯兰教建筑增添了一点中国风采。再如,泉州清净寺大门虽属阿拉伯式样,但其门下柱上雕刻使用云纹,上饰卷草,则应属中国式。装饰砖墙用辉绿岩石,是中国泉州的地方特色,为他处所少见。有学者甚至认为,清净寺大门内那三层穹窿顶的设计和砌筑方法,其实是中国传统建筑方法中藻井式的变体;在此半圆的天花藻井上饰以龟纹图案,与我国宋代《营造法式》相若;其藻井的做法,以肋骨数据为主, 与定县古料敌塔及南京南唐李昪(biàn)陵的做法多有雷同。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中国 清真寺 建筑风格 赏析

上一篇:卡塔尔穆罕默德 阿不都 宛哈卜 清真寺落成
下一篇:北京的清真寺图文简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