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3月23日电(记者宗焕平 殷丽娟)近年来,北京市宣武区牛街街道围绕民生问题,下大力气为居住在这里的各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致力于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服务新体系。生活在这里的汉、回、蒙、满、朝鲜、维吾尔等23个民族的群众和睦相处,其乐融融,走出了一条城市民族聚居区管理的新路子。
“民生一条街”方便多民族群众生活
宣武区主管民族工作的副区长范宝对记者说,牛街是北京市最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总人口5.4万,其中回族人口1.2万,另外还居住着20多个其他少数民族的群众。为了让这里的各族群众生活得更美好,区委、区政府本着“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的思路,从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入手,在回族群众集中的春风社区一条街巷里,先后兴建了民族敬老院、回民幼儿园、爱心超市、社保所、居家养老关爱中心;扩建了牛街礼拜寺、回民殡葬所、司法所;改建了牛街春风社区居委会、卫生站、文体中心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这条街巷被社区居民亲切地称为“民生一条街”。
范宝说,“民生一条街”上的公共服务设施,由市、区和街道三级政府共同投资建设,总投资数亿元。其中牛街民族敬老院总投资6000多万元,是北京市规模最大的民族敬老院。回民幼儿园占地4500多平方米,是北京市一级一类幼儿园。
记者在春风社区服务站看到,在受理居民办事的房间里,张贴着为民服务的各项内容,涵盖计生服务、社区福利、劳动保障、残疾人工作、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等。工作人员张洁告诉记者,这里是“一门式”为群众办事的场所,只要居民踏进这个房间,就能享受各项服务,拉近了基层政府与群众的距离。春风社区卫生服务站是一家北京市医疗保健定点社区卫生服务站,60岁以上老年人在这里可享受免挂号费服务。
居家养老 老有所依 老有所靠
牛街街道采取一系列措施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一是让高龄、低收入、空巢老人享受到送餐到家、代换煤气罐服务,解决了老年人就餐难和换煤气罐难的问题;二是解决了老年人看病难的问题。牛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8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免费体检,为90岁以上的老年人入户体检,并建立了老年人健康档案;三是解决了老年人理发难的问题。多年来,组织辖区内美发店的员工们利用个人休息时间入户免费为生病卧床的老人理发。
牛街街道为各民族老年人提供的实实在在的居家养老服务,方便了老年人的生活,让居住在牛街60岁以上的多民族老年人尝到了居家养老、老有所依、老有所靠的甜头。
记者了解到,居住在牛街的回族群众从诞生到去世都能享受政府提供的优质服务。春风社区6号楼的回族群众马世杰说:“我生在牛街,长在牛街,亲身感受到党和政府对我们少数民族群众的关怀。婴儿出生,牛街有回民医院;成长,有回民幼儿园、回民小学、回民中学;生活,有牛街清真超市;信仰,有牛街礼拜寺;养老,有民族敬老院、居家养老关爱中心;无常(去世)了,有回民殡葬所。所以,我们穆斯林生活在牛街真是太幸福了,从出生到去世政府都管了,生活得无忧无虑。”
科技走进社区 惠及百姓生活
说起科技,过去百姓总是感觉离自己太远。如今,牛街街道开展“科技社区”建设示范活动,让“民生科技”的概念走进了寻常百姓的生活。牛街街道按照科技造福百姓的原则,选出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惠及民生”的家庭安防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牛街人·牛街卡、信息发布系统、车辆管理系统和科技社区展示体验中心六个科技惠及民众项目走进社区。
上一篇:一个尚未被人发现的人间天堂
下一篇:论寺坊在回族文化传衍中的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