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回族面面观
分享到:
2010-05-12 20:27:32 【来源:天方文化】 点击:

(一)昭通回族的族源、支系

      回族自称回回、回民、回族,他称回族。

  昭通市的回族先民在元朝时进入昭通。明朝初年,明军南征, 军中多回族。云南平定后,一支屯军驻扎今鲁甸。清朝雍正年间, 清王朝对乌蒙、芒部、东川等地实行改土归流,清军入昭,军中多 回族,大量回族先民进入昭通,并在今昭通、鲁甸一带定居下来。 随后,大量传教经商和开矿办厂的回民也相继到来。   昭通回族有80余姓氏。其中不同宗室的马姓就有12种。他 们以进入昭通前的居住地冠名区分,以便婚娶。不同姓氏的马有下 坝马、菜家地马(与虎姓同宗)、马家屯马、松林马、陆良马(又 称河西马)、开化马、核桃树马、客籍马、陕西马、独林军马等; 李姓又以“十八子李”和“保李”区分宗室。人口较多的姓氏还有 赛、撒、虎、孔、刘、戚、锁、铁、阮、桂、米、丁、杨、甄、保、 张等。

     (二)昭通市回族的语言及分布   昭通回族通讲汉语,在宗教活动中也使用阿拉伯语、文,日常 生活中使用的汉语中夹杂有大量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词汇。如穆斯林、 穆民(信徒)、伊玛目(教长)、朵士体(朋友)等等。   在民间还使用一套特殊的、约定俗成的“言子”,用“齐、贾、 严、吊、拐、劳、柴、盘、砍、齐”或“叶、丑、协、查、拐、劳、 条、敲、捎、叶”分别表示1至10至100、1000、 10000的数。言子的另一种是把4字成语省去尾字,其意由前 3字表达,如“长麻吊”指“线”、“东三荡”指“四”、“和风 细”指“雨”等。   昭通市除绥江、威信两县外,其余县、市均有回族居住。主 要聚居于昭通市、鲁甸县城区和部分乡、镇以及其余县的少数乡、 镇。

     (三)昭通市回族简史   元明清三代进入昭通的回族以驻扎防卫、屯田垦殖、经商贸易、 开矿办厂和布道传教的形式与当地各族人民一起共同开发着昭通。 随军入昭的回族将士“就地入籍”后,与各族人民团结和睦,友好 相处,以致于娶其他民族的女子为妻后安家落户。对昭通的发展繁 荣作出了贡献。   清王朝时期的回族,以农业为主,开始出现占有一定土地数量 的封建地主,98%以上的回民除遭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剥削外, 还遭受清王朝统治者的民族压迫。咸丰同治年间,由于清王朝云南 地方当局执行民族压迫政策,昭鲁回民被迫揭杆自保,长达十三年 之久,历尽艰辛,最终遭到残酷镇压,回民聚居地人口锐减,土地 荒芜,史称“咸同事变”。在民主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昭通回族儿女前赴后继,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不惜流血牺牲, 涌现出一批仁人志士,为昭通的解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昭鲁回民擅长工商业。民国时期绝大多数从事农业耕植,兼贸 易或推生卖熟。居住于码头等要道的又经营客马店、旅馆、饭店等 服务业。昭通城区回民生产、加工的毛货和皮革享誉省内外,流通 全国,还销往泰国、缅甸、老挝等国家和地区。其社会经济形态基 本与当地汉族相同。 

     (四)昭通市回族的文学艺术   昭通市回族的文学艺术,具有鲜明伊斯兰文化特征。非常重 视教育,把送子女入学当成是义不容辞的“天职”和“担子”,除 接受伊斯兰教规教义的教育外,还学习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早在 民国初期,就倡导隆重兴教,新兴中阿并授。并创办初小、完小、 私立小学和简师班。解放后,文化教育更得到较快发展,多年来, 昭通市考入高、中等院校的学生中,回族学生比例居各少数民族 之首。   昭通市在清代以前未见回族文学作品传世。民国以来,回族 作者的作品逐渐增多,研究的深度、广度不断扩展。学者中,以研 究郑和的专家李士厚先生为代表,其传世著作有《郑和家谱校注》、 《郑和家谱自序》、《赛典赤家谱新证》、《郑和新传》、《云南 通志族谱考》、《滇考》、《庄跻开滇考》、《老子道德经释义》、 《中国文学之概说》、《说文部首浅释》、《李载庵诗选》等。当 代人中,有李正清辑著《昭通编年史》和蒋仲文著《仲文小说选》。 绘画艺术主要是民间回族妇女的刺绣和剪花(纸),形象逼真,图 案鲜明。多用红、黄、绿色进行挑花、刺绣,具有浓郁民族气息和 独特艺术风格。音乐、舞蹈受宗教影响,五十年代前只有山歌流传。 之后,随社会生活的丰富变化得到发展。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昭通 回族 面面观

上一篇:她从新疆嫁到台湾
下一篇:布尔羊上了“世博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