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皖南 参悟皖南———一个江南穆斯林的皖南行
分享到:
2010-07-11 21:38:30 【来源:穆斯林通讯】 点击:
芜湖之行
  芜湖教门的流失是我没有想到的。据说那里有一位坚守教门几十年的老阿訇还守着清真寺,我决定慕名拜访。辗转几个小时,傍晚才到了芜湖。

  夜访芜湖清真
  寺傍晚的芜湖清真寺已经没有了光彩,而楼下门面房经营的清真餐厅仍然灯火辉煌。上楼只有一个房间有光,正是阿訇一家。

  芜湖清真寺的阿訇
  阿訇姓朱,安徽寿县人,他少时离家在甘肃河州学经,后来在内蒙古开学。2007年一家人来到了芜湖,师娘,两个孩子和跟随他多年的满拉,还有他的一位侄子。清真寺修得很不错,可惜很少有人去礼拜。

  参观基督教堂
  第二天,阿訇与我参观基督教堂,他是第一次进去。基督教堂的慈善诊所让他很有感触。基督教办医院、办学校是为了吸引教徒,作为宣教的大本营。这一慈善活动是伴随着宣教而进行的。由此联想到我们伊斯兰教的宣传方式。

  江南回族义诊
  在南京、武汉、上海等江南城市,曾经也有穆斯林开的义务诊所、药店。民国时,南京从事慈善的穆斯林商人每年春季流行病期间发汤药传为一段佳话。后江南回族义诊所改造成了“回民医院”,失去了慈善的本色。

  阿訇的苦衷
  阿訇和我交流后,对我产生了信任感,说话也随便了。阿訇很为难,原以为可以为芜湖教门发挥些作用,为一方教门做点奉献,哪里知道,到了芜湖,教门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他实在不知道在芜湖怎么办教门。我深深地感觉到阿訇对当地教门的失望和无奈。

  阿訇的悲哀
  办教门,到底应该谁办。有人说是阿訇的职责,有这样想法的人,可能是过于传统,总觉得阿訇才是教门工作的中心,这个话其实没有错,阿訇就是宣教的先锋,可阿訇仅成了领拜、开经的工具才是悲哀。

  宣教的责任
  但是阿訇之外的人呢?想起了一本宗教书中对“巴哈伊教”介绍中的一段话:“巴哈伊教”能成为除基督教外,在世界上传播最广泛的宗教,就在于“巴哈伊教徒”自然认为他们人人都是宣教士,人人争先恐后投入宣教。倘若有一天穆斯林群体都投身到教门的工作中,今天的不作为和盲目期待就不会成为空想。

  教门环境的差别
  水土不服!朱阿訇是安徽人,他从小离开了安徽,从学经到开学都是在西北。为什么到了安徽就没有作为,甚至连切入点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这让我想起了经常来南京走访的西北穆斯林兄弟们,我经常聆听他们的宣讲,恕我直言,他们说的教门,和我们生活的教门环境差得很远。

  江南本土回回
  地理、历史、人情、生活习惯、思想状态,都与西北有巨大的不同。江南本土的回回,经济水平较高,流动性大,普遍教育水平高,思想开放活跃,可是他们受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影响,失去基础伊斯兰熏陶,许多连起码的民族知识都不知道。

  江南的西北回族
  在江南的西北穆斯林,教门基础好、文化程度低、经济水平差、有的人甚至缺失主麻礼拜,缺乏对江南生活的适应性和理解。

  江南的非穆斯林
  江南的非穆斯林,文化水平高,接受能力强,经济水平高,生活节奏快,心理问题严重,往往需要信仰的引导。

  不同的群体,不同的情况,不能用同样的方式去宣传教门,不去分析实际情况的一刀切往往没有什么效果。宣教工作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才能发挥它的作用。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江南穆 斯林1

上一篇:妇女解放的真与假
下一篇:亲身感受鲁西南侯集人的虔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