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翱翔学海 志在高远”——文学院回族女博士哈迎飞
分享到:
2010-11-27 22:12:52 【来源:岁月有痕博客】 点击:

下课了,在学生们敬慕的目光下,哈迎飞收拾教案,融入了榕城的夜幕中。行色匆匆的人们,可能很难想象这位身材高挑、眉清目秀的年轻人会是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在职博士后。同事们也许会认为她是幸运的,是时代的受惠者。当代著名学者、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叶子铭先生曾这样评价刚过而立之年的哈迎飞:

     “她敦厚朴实,专心致志于群书之中,不露锋芒。然而她悟性很高,勤奋坚韧,聪慧其中。”

     一

     近年来,哈迎飞以“中国现代文学与宗教文化关系研究”为重点,先后出版专著2部,并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鲁迅研究月刊》、《人文杂志》、《求索》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国家级8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5篇。2003年,她的专著《“五四”作家与佛教文化》获得福建省社科优秀理论成果2等奖,2004年,她的系列论文《周作人与佛教文化关系论》获得福州市社科优秀理论成果3等奖。目前,她所独立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半是释家半儒家——周作人思想研究》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与宗教性关系研究》正在进行之中。

     哈迎飞的研究,涉及到宗教与文学两个领域,不仅问题多,而且难度大。为了完成这一课题,她先后自学了宗教学、心理学、文化学、比较人类学、佛教史、宗教哲学、思想史、近代史、伦理学等课程,细心地研读了许多佛经及相关的研究著作,作了大量的读书笔记。2000年,她的系列论文《周作人与佛教文化关系论》(之一、之二、之三)在《鲁迅研究月刊》上连载后,素不相识的学界前辈、著名的周作人研究专家舒芜老先生曾专门来信给予高度评价,称该成果填补了周作人研究中的一个空白。他说:“知堂读了那么多佛书,佛家思想肯定不会对他无影响,那究竟他的思想中哪些可见此影响,是我一向思索的。可惜我对佛家一无所知,自然思索不出什么来,我注意历来评说知堂,简陋所及,似也无人论说到此。现在得读高论,不仅破天荒,而且论得这么深,这么好,怎能不感‘法施’之大。”

     1996年,哈迎飞到南京大学中文系师从叶子铭先生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博士学位,在叶先生的启发下,她选择了“中国现代文学与佛教文化关系”的研究课题。“先生的道德、学问和文章是我久所敬仰的,从师问学的三年中,先生开阔的学术眼光、敏锐的思路和严谨的学风,不仅使我在学问上眼界大开,更使我在人生追求上深受教益。”提到叶先生,哈迎飞的回忆总是充满了深情。

     哈迎飞在南京大学攻读博士的三年时间里,条件比较艰苦。当时,4人一间宿舍,而且晚上12点准时熄灯。为了抓紧时间学习,她几乎是吃过晚饭就开始看书。在南京,她有不少亲戚,可她却很少去串门,更不用说出远门上哪里去玩。秦淮河畔的灯光、紫金山下的呢喃,那都是别人的,她总想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多学做点事情。毕业以后,时间对她来说,更是显得珍贵。既要带孩子,又要做家务,有限的时间被切割得零零碎碎,不抓紧,几乎什么也做不了。三年前,她刚刚生完孩子,还要赶着时间修改扩充博士论文准备出版,身体极度疲惫,提及当年的忙碌,她说自己“那时最想的事情就是希望能够安安稳稳地睡一个完整的觉”。不过,“现在回想起来,那一段紧张忙碌的日子,似乎也别有滋味。”哈迎飞闪着明眸淡淡地说。

     二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近年来,哈迎飞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过《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精读》、《当代文选》、《“五四”作家与佛教文化》、《宗教文化概论》、《周作人研究》等专业课和选修课的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她发现很多同学虽然学过文学理论,但仍然习惯于随意褒贬人物,文学史意识淡薄,对于历史上的一些经典作品,他们常取一种纯艺术的评价态度。这作为一般的鉴赏当然无可厚非,但对于中文专业的同学来说,显然失之片面,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她注意引导他们把美学判断和历史分析结合起来。她通常采用“因势利导”的办法,把“问题意识”带入教学过程中,化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的讨论,使灌输式的讲授在一定程度具有研究、探讨的性质,这样不仅有效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且激发了他们进一步了解文学史真相的欲望和探索的热情,很多同学就是由此走上了现代文学的研究殿堂。

     为了扩大同学们的阅读量,她要求每个同学每个星期写一篇读书笔记,或摘抄、或评点、或分析人物、或探讨结构、或总结语言上的特色,形式上不拘一格,但要有所发现,有所感悟。尽管工作很忙,她仍坚持定期抽查,并对读书报告中反映出的有代表性的问题及时地在课堂上讲解,同时对于一些特别优秀的同学及时表扬,并把他们的习作推荐给所有的同学,对于个别学习确有困难的同学则适当地给以个别辅导,因此,大多数同学的阅读积极性很高,并能就阅读过程中所发现的同类问题进行比较研究,然后做成一篇有观点、有内容的小论文。阅读量的增加,不仅使同学们对文学史的理解更加深入,而且也使他们的阅读力、审美感知力、语言表达力和逻辑思维力得到了综合的训练,很多同学就是在这种训练中发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然后有意识地加以改进和提高,因此,有不少同学毕业后反映,这种学习虽然当时很辛苦,但在工作中却感到受益无穷。

     在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现代文学史既是作家的心灵史,也是社会史、文化史、思想史的一人有机的组成部分,这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课程。为了避免纯理论的空洞说教,在分析文学现象、文艺思潮和作家作品时,哈迎飞力求将作家作品及文学事件放回到它产生、存在与发展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去,在具体的分析和讲解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辨析力。比如,对于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思想,很多同学由于不了解鲁迅所批判的国民性的具体内涵,也不了解鲁迅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这种批判的,所以直观地认为鲁迅的思想已经过时,甚至认为鲁迅的国民性批判丑化了中国人,伤害了民族的自尊与自信。针对这种现象,在讲授过程中,哈迎飞注意结合鲁迅的思想历程、人生追求、思维方式,他所生活的病态社会以及启蒙的时代语境等帮助学生理解鲁迅的思想和作品,同时,也并不讳言鲁迅的偏激、敏感、多疑,使同学们认识到鲁迅是人而不是“神”,他对中国人的奴性、面子观念、看客心态、马虎作风以及麻木自私、卑怯、狭隘、保守、愚昧等劣根性的揭露,虽然尖刻,毫不留情,但也的确是我们民族更新改造的苦口良药。

     2003年,哈迎飞还为全校学生开了《宗教文化概论》公选课,她把自己多年学习和研究的心得体会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深入浅出地为学生解析宗教的起源、宗教的本质、宗教产生的原因、宗教与文学艺术的关系等,受到学生的欢迎,不断有学生要求增加选修名额,直到教室坐满,仍有部分同学站着听课。

     三

     哈迎飞的父亲是回民,回族坚韧顽强、自尊自强的信念和品格以及注重清洁卫生的良好习惯深刻地影响着她的思维方式和人生态度。回族人民信仰伊斯兰教,哈迎飞认为伊斯兰教的教义体系和礼仪体制具有简单明了、便捷易行的特点。作为学术学研究,她对佛教也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佛教哲学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它对于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名相的分析,有许多深刻独到的见解。佛教哲学中的缘起说、苦空观、中道观和自贵其心、不依他人的精神追求,以及以觉悟为本、不须彼岸的人生智慧,佛经文学中超拔奇伟、不拘一格的想象力,静观默察、直觉顿悟的禅宗思维以及明慧通达、理而有情的慈悲境界等,她觉得都是很有魅力的。总之,宗教研究是她观察社会,把握人生,研究文学的一个重要的工具和途径。

      作为一个知识女性,哈迎飞认为事业是重要的,没有事业,也就没有了立足之本。现代社会为女性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竞争的加剧,也使女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特殊的困难,为了生存与发展,她们有时可能要付出的更多,活得比别人累。对此,哈迎飞深有体会,有时候,她刚打开电脑,孩子说要学画画;有时候,孩子生病了,她正好要去参加一个重要的学术会议……和很多人一样,她常苦于时间不够用,但她始终相信办法比困难多。哈迎飞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她说,自己这些年来之所以能够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精神愉快,生活充实,与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是分不开的。在她看来,事业与家庭虽然有很多冲突,但处理好了,家庭也可为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支撑。作为人生的两大支柱,她希望家庭与事业能各得其所,相得益彰。

      在人生的路上,哈迎飞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起点,自2001年她先后获得福建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先进个人奖”和福建师范大学“十佳青年”称号,2003年,她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在今后的岁月里,我们祝愿她像一只矫健的春燕,在和熙的风里,在蔚蓝的空中飞得更高、更好……

    (黎 钟)

责任编辑 :奥斯玛廼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翱翔 学海

上一篇:深切怀念兰州西关清真寺杨森大阿訇
下一篇:走近马金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