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的掌纹
分享到:
2010-10-04 15:08:38 【来源:穆斯林在线】 点击:

行走在繁嚣与清净之间

 必须承认,对历史,我没有洞幽悉微的判断能力。但还是会强烈地期冀,每次的远行都能将佳景的沐浴与历史的穷究融于一体。

     2009年的古尔邦节,朋友们要去平安县洪水泉村做慰问活动。一听说那里巍矗着一座青海年代最古老、技艺最精湛的清真寺,就决定邀我一同访古谒幽。



深山明珠:青海省平安县洪水泉乡清真寺。老马 摄


     初一听到消息,颇有几分踌躇。毕竟在天寒地坼的季节出行不是件易事,尤其在青藏高原,冷,是一个极其严酷的事实。但我明白,要想考察中国伊斯兰教的历史脉络,洪水泉清真寺是不会令我失望的。因为根据手边的资料来看,它始建于明末清初,后经五次大规模修葺,流衍至今。

     熟悉中国伊斯兰教史的人都会这样一种判断,明末清初是伊斯兰教中国化进程中一个重大的历史关隘。

     这一时期,曾出现了一批“怀西方之学问,习东方之儒书”的穆斯林鸿儒;播扬了“回儒两教道本同源,初本二理”的思想;提供了“回儒教义融合化一”的观念背景。哪怕是再隐蔽、再细微的文化末梢,也因两种文化的碰撞和交融而熠熠生辉。

     伊斯兰教自公元7世纪中叶传入中国后,作为伊斯兰文化有形载体的清真寺,在保持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开始逐渐汲纳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到了明末清初,中国传统殿堂式清真寺的风行,是阿拉伯建筑风格与中国本土传统的建筑风格相互融合的结果,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最直捷外化。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清真寺建筑风格和形制的演变,清晰了整个伊斯兰教中国化的生命线。

     肇建于明末清初的洪水泉清真寺究竟庋藏了怎样的文化内涵;庋藏了怎样的历史深义,去了才能知道。

     去平安洪水泉村,要饱受十几公里山路的颠簸,以及萧索风景对双眸的斫伤,这是我预先没有料到的。

     TOYOTO一驶入盘山公路,我们仿佛就跌进了一个山的魔咒。无论车随路怎么转怎么拐,你冲不破的是山,甩不掉也是山。任你引擎狂嚣,光秃秃的山始终冷着一张黄脸横在前、堵在后、依在左、傍在右、压在上、抵在下。当所有的抗争化为徒劳后,你盈寸的眼睛只能乖乖揉下整座山景的凄怆——

     伏地的白草、斑驳的残雪、枯皴的老树……风景一一被冻结,甚至不流弋一片云影。突然想起清代诗人洪升的《雪望》: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不流的何止是云,应该还有时光吧!

     难道不是吗?

     眼前是几亿年的山峦,远处是几百年的清真寺,近旁是几十年的人,山道上是几天前的积雪……在一个普普通通的清晨,一道普普通通的山褶里,呼啦啦地,一下子拥挤进了如此浩茫的时空,重叠上了如此冗杂的历史。这样的约会会不会大了点,仿佛,朝菌一下子知了晦朔,蟪蛄一下子知了春秋一样。而前来赴约的我们该悻然,还是该欣然?

     也许,正是对应了这样的景、这样的时,诗人才将人生逆旅回荡成了千古绝句,哲人才将个人体悟淬沥成了万世箴言吧。愚钝的我,不也在一方自由广袤中,放任着思绪。

     不知过了多久,山路攸地一转,视阈突然阔朗。车像脱了缰的野马在山脊飞驰,似乎欲把刚才蓄积的戾气彻底宣泄。没走多远,一座小山村就奔到眼底。

     隔着车窗放眼鸟瞰,这坐落云端的山村和冬日里西北的其他山村如出一辙——土山、土坡、土房、土墙、土路,偶然路过的村民土头土脸,充溢耳际的青海方言也土腔土调的,就连我们的车窗也蒙着薄薄的土尘。看久了这滚滚无边的土色,人恍然认清了自己渺若埃尘的身世,心不由变得简单而又黯然。

     那就是洪水泉清真寺。

     顺着朋友所指的方向,一座飞檐斗拱的古老建筑赫然而立。远远望去,殿阙宏伟,楼阁峭拔,在一片破旧的农舍的簇拥下,更显君临于世的气魄。

     它就是洪水泉清真寺?

     从平面布局到外观造型感觉,它的设计意匠完全是中国古典汉式庙宇风格——大木起脊式结构、羽翼式造型。如果它就是洪水泉清真寺,那么大殿殿脊正中应该竖立象征伊斯兰的新月,而此大殿殿脊却意外的背着三只藏传佛教风格的彩塑砖雕宝瓶。细作辨识,整座建筑中能确立自身位格的,唯有那座六角攒尖顶式的邦克楼。它将伊斯兰的信仰高高举起,成为所有眼睛仰望的焦点。

     没错,这里的确就是被海内外的专家学者研究了又研究,描绘了又描绘,夸赞了又夸赞的洪水泉清真寺!一个鼎鼎的大名还原成实物的感撼逼近了我,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只轻轻地问一声:噢,你怎么在这里呢?

     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可想象,一座落草深山僻野的清真寺,气势怎会如此的泰然庄矜,年代怎会如此的逦然冗长?让人不管怎么看、看多久、怎么想、想多久都觉得难以适应,觉得无论如何,这浅浅的山岙盛不下五百年的风风雨雨,载不动五百年的厚厚重重。可偏偏它凌乎一切不合理之上,将自己的历史熨帖进了一片洪荒。

     车子在村庄的窄巷里继续蛇行,一箭的距离,感觉走了好久好久。行至一块开阔的晒谷场,车子终于停了下来。洪水泉清真寺就静卧在晒谷场的一头。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古寺 掌纹

上一篇:城市的双膝
下一篇: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