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对人性的关怀
分享到:
2010-07-11 22:37:18 【来源:伊斯兰之窗】 点击:


     欲望中主要有食欲、性欲、财欲、物欲等,这些欲望构成了人性阴暗面中最浓烈的部分,人人有之,伊斯兰因此给了它相应的关怀。例如:食欲是贪图美味、耗费资源的罪魁祸首,但它也是补充能量、维持生命的途径。因此,伊斯兰认为,真主创造万物,为人所用,万物中所有佳美的东西,允许人类尽量享用。教法规定,人可以满足自己的饮食欲望,只是要遵循基本的原则:不可饮食对身心有害的东西,不可浪费,不可过量的摄取。性欲是伤风败俗、扰乱秩序的根源,但它却在延续生命、维系家庭关系的基础。伊斯兰鼓励婚嫁,提倡生育,教导用纯洁的两性关系组织家庭生活、巩固夫妻关系,但伊斯兰严历禁止性欲的随意发泄和不正当的婚外性关系。财欲是草菅人命、杀人越货的祸根,但它却是经济发展和技术革新的动力;伊斯兰鼓励人们进行贸易,拥有财富,但要求以理取财,通过正当的途径获取财富。拥有财富后,一要拿出天课(财产的2.5%)账济穷人(每年一次),二要合理开支,用于自身和家庭的正常消费,也用于公益事业。物欲是腐化堕落、道德沦丧的缘由,但它却是社会发展、文明昌盛的基础。伊斯兰允许人开发资源,占有丰富的生活资料,享受物质带来的愉悦,但反对奢侈和糜烂的生活,提倡在富裕中勤俭朴素。

  除上述阴暗面以外,人性中的暗点还难以数计,例如:骄傲自大、专横跋扈、沽名钓誉、争强好胜、嫉贤妒能、悭吝不舍、损人利己、悲观失望、胆小怕事、明哲保身等等。但这些属性是人性中难以消除的倾向,若任其自行奔放,必然后患无穷;若将其完全根除,必将产生负面效应,如无自信、无进取心、浪费、鲁莽等等。因此,伊斯兰虽然将这些品格统统看作愚昧的象征加以贬斥,认为是一种罪恶,但不是像“以物配主”那样绝对违背伊斯兰原则的错误。这些欲望虽然是人性中的阴暗面,却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人类作为大地的建设者,有条件地利用这些倾向,会有助于他履行“代理者”职责。因此,伊斯兰允许释放这些欲望,通过一些限制将其引向积极的一面。

  这不是说伊斯兰一味地迁就“恶”,对之视而不见。实际上,伊斯兰像其它宗教一样,非常注重弃恶扬善的号召,并以各种方法抑制人性中“恶”的倾向。伊斯兰用下列几种方法消除人性中的阴暗面:

  (1)用宗教命令的方法加以制止。如《古兰经》说:“不要洋洋得意地在大地上行走,真主确是不喜欢一切傲慢者、矜夸者的”(31:18)。即用宗教戒规的形式抑制骄傲自满的行为。

  (2)以善言相劝。如《古兰经》说:“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应当远离许多猜疑,有些猜疑,确是罪过”。(49:12)。即猜疑是一种恶行,要尽量避免。《古兰经》以善言劝信士们团结,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和友爱。

  (3)以历史为鉴加以警示。《古兰经》用一章的篇幅讲述了优素夫圣人(约瑟)的故事,描述了优素夫的弟兄们由于嫉妒给自己的家人及优素夫本人带来的磨难和考验,揭示了嫉妒的危害。

  (4)以哲理揭示某些品质的危害。伊斯兰反对背谈他人,把背谈他人比作吃弟兄的肉,每背叛一句,其破坏性犹如生吃弟兄的肉一般。《古兰经》说:“你们不要相互侦探,不要相互背毁,难道你们中有人喜欢吃他已死的弟兄的肉吗?你们是厌恶那种行为的”(49:12)

(5)用榜样的力量感化。历代的先知就是人类的榜样,真主派遣他们来到世人中间,是为了让他们以身作责,展示真主的教诲。安优卜圣人(约博)是坚忍和感恩的典范,他曾患有严重的疾病,他在重病中情绪稳定,不急躁、不怨恨,反而以感恩的心态面对疾病,心悦诚服地接受真主的考验,因此,《古兰经》称赞他道“我确实发现他是坚忍的。那仆人真优美!他确是归依真主的”(38:44)。《古兰经》用榜样的模范行为倡导忍耐的美德。

  (6)以来世严历的刑法警告。如《古兰经》说:“凡喜欢在信士之间传播丑事的人,今世和后世必受痛苦的刑法”(24:19)。宣扬丑闻、说是道非,是人性所喜欢的,虽然不危及信仰,却破坏人际关系,伊斯兰用严历的刑法加以警告,以期抑制这种恶行。

  (7)以善功转移方向。伊斯兰要求人们克制自己的欲望,克制的方法之一,是进行一项善功,以此缓解欲望的势头。例如:穆圣说:“年青人们啊,你们中谁有能力,就叫他结婚,结婚最能杜绝淫丑,保持贞洁;无能结婚者当斋戒,斋戒能戒除性欲。”处在青春期的人,已经成熟,性的欲望正在高涨,这时结婚刚好满足人性的要求;而无力成婚者,为了维护社会的安定和家庭的和谐,伊斯兰鼓励他斋戒,通过斋戒的功修转移注意力,用宗教的力量抵御人欲。另外,通过斋戒,减少体能,以达到缓解欲望的目的。

  以上几种方法,是伊斯兰为抑制人性中的阴暗面所采取的措施,也是教育穆斯林提升人格、净化心灵的途径。通过这些方法,使“恶”的倾向减弱势头,让它屈从于善,从而产生正面效应。

  结束语:
  善恶是人性难以摆脱的两种倾向,如影随形般地驻守在心灵的旁边,只要心动,二者奋勇而上,抢夺心向。结果,或善,或恶,或者通过激烈斗争趋于平衡。基于人性中善恶两种倾向的可迁移性,伊斯兰号召信士们心从善德,抑制恶气,使善的一面占居上风,从而使人人变得和善,使社会变得美好,使世界变得和平。先知穆罕默德说:“我受派遣,是为了成全美德”。这段圣训明确地揭示了伊斯兰的宗旨,以及培育善德的重要性。另外,人性中的这两种倾向,都是真主的安排和设计,有它存在的必要和道理。虽然从“恶”的倾向中滋生出来罪恶是应当禁绝的,但伊斯兰不把人性中“恶”的倾向本身看作完全的“恶”,因此给了它释放的空间。这不仅符合人性的要求,更体现了伊斯兰的人性关怀。
(责任编辑:深谷幽兰)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宗教 关怀

上一篇:怎样在南方保持下一代的信仰
下一篇:走出了解伊斯兰文明的误区(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