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日子》感悟
分享到:
2011-06-26 23:34:50 【来源:穆斯林在线】 点击:

记得一位诗人说过:日子是秦砖汉瓦被风雨剥蚀的岁月。对我们普通人而言,日子就是一日三餐以及由此衍生的喜怒哀乐。尽管每个人过的日子不一样,有的富贵有的平庸,有的繁华有的颓废,但大家还是依照原有的轨迹,在亦步亦趋地过着自己的日子。

     当青海电视台影视综艺频道的《日子》栏目播出了以后,我从《日子》栏目撰稿人文竹那里知道了播出时间,于是,每到《日子》栏目的播出,我便开始观看这个节目。

     应当说,这个栏目创办的初衷旨在身边的老百姓的故事。静静地聆听,发现自己的心音原来也在平凡的日子里依然那么有神韵,那神韵分明就是对生活不甘寂寞的热切憧憬,于是我觉得这个节目的制作、播出对人的心灵找到了一个可以寄托的追求。《日子》挖掘了普通人人性中闪光的东西,定位准确,现实而纯朴。体现了每一个普通人所经历的不普通的日子,现实、社会、生活等等如身临其境,给人更多的是感动,拍出了普通百姓的真实生活。

     《日子》所涉及的人物没有显赫的职位,也没有值得夸耀的资本,但是他们热爱生活,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子》中体会出了自己的酸甜苦辣和快乐幸福。

     如今,《日子》栏目的节目已经播出了二十多期。其中,除《书信与我们的生活》和《电影往事》外,其余都是采访人物完成的纪实片。《安金海在抗战的日子》讲述了一位90岁高龄的抗战英雄安金海的故事,讲述了这位老人从战争年代到和平年代里的不同的生活经历;《画缘》讲述了我省西宁画院的专业女画家牟海霞从一位抹灰工成长为画家的艰辛故事;《我的父亲》讲述的是一位下岗职工;《喇道长与土楼观》讲述了北山寺土楼观道长喇宗静的人生经历,记录了他在北山20多年来的植树造林。《磨剪子戗菜刀》表现的是城市的边缘人为自己的生活拼搏的故事;《也说山东快书》讲述的是我省第一位说山东快书的李兴国的故事等等;这当中,《三年识字读日子》这期节目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其中的主人公李改芝老人从73岁开始为了看倪萍写的《日子》一书,用三年的时间学会了认字。将倪萍的《日子》一书看了30多次的故事。这期节目播出后,反响很大,安徽电视台《鲁豫有约》栏目的主持人鲁豫特意请老人远赴北京做了一期节目,实现了老人想见倪萍的愿望。也让倪萍看见了这位如今80岁高龄的“粉丝”。《西海都市报》在第一时间做了报道。当《我奶奶》、《32年的母爱》、《卖牙签的老人》《可怜天下父母心》等这几集反映弱势群体的节目播出后,节目的主人公以及他(她)们的故事在各大网络迅速转载,得到了社会各界朋友的关注和帮助。我想,这也是《日子》栏目制作者们所没有想到的。

  岁月就像一坛陈年老酒,时间越长,那滋味就越浓。当在以后的岁月里,忽然有一天你静下心来慢慢品尝《日子》栏目的时候,你一定会觉得此中的滋味是那么淳厚、绵长,让你回味无穷。

     因为《日子》的主人公们一直挥洒自己的汗水,在平凡的日子里是那么晶莹,那份晶莹分明就是在苦涩困顿中赢得的报偿,于是,我也因为他们把自己埋头弯腰的忙碌感动不已。
平凡的《日子》没有警钟,也没有战鼓,更没有通行证。但是,故事的主人公们折射出的心音就是警钟,他们的凝思就是战鼓,他们的汗水就是通行证。是打开了焕发生命活力的门,因此所有平凡的《日子》都格外鲜亮。

     后来我打听到,《日子》节目组的工作很辛苦。是啊,他们要采写,要拍摄,要制作,节目组的人手又少,很多人身兼数职,可他们说这也是日子,我会心一笑。

     又到了《日子》栏目的播出时间了,我建议朋友们能够舍得你们的20分钟时间,在电视机前坐下来,品味一下《日子》,体会一番自己的生活。你会有很大的收获。


责任编辑 :奥斯玛廼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平凡 日子

上一篇:长官镇和长官包子
下一篇:你是我眼里永不消失的风景-- 写给我亲爱的孩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