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洛宾与哈密穆斯林之缘
分享到:
2013-05-28 12:49:51 【来源:】 点击:

  
 

    

哈密市陶家宫乡东栏杆村村民在桑树下向世人讲述阿拉木罕的故事。 资料图片
 

  “西部歌王”王洛宾是我国上世纪最负盛名的民族音乐家之一。说起他的音乐创作生涯,哈密是重要的一站。1938年,王洛宾在甘肃兰州改编的第一首新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便与哈密有着不解之缘。之后,他收集改编的新疆民歌《哪里来的骆驼队》、《不想擦去鞋上的泥》以及《阿拉木罕》等歌曲,都与哈密有着密切关系。
 

  缘于维吾尔族司机民歌传唱的创作
 

  1937年“七七”事变后,我国的抗日战争全面展开,日军彻底封锁了我国的海岸线。不久,英国迫于日本的压力,关闭了我国西南通往国外的滇缅公路,各国援华的物资只能从新疆运往内地,古老的丝绸之路成了我国抗战时期的国际交通要道,哈密成了这些物资运输的唯一中转地。为了保证这些物资运输的畅通,1938年,哈密地区的穆斯林和汉族群众一道,承修七角井到星星峡全长370公里的公路。这一年,中国经济委员会在新疆专设了中央运输委员会,在七角井特设中转站,在哈密和星星峡设立援华物资转运站和接待站。这些站内更是不乏穆斯林的身影。
 

  同年11月,哈密成立了抗日救国救援会,当地穆斯林群众和汉族同胞一道,积极捐款、捐物,仅捐款购买的飞机就有两架。不少穆斯林司机更是积极加入到运送抗日物资的行列中。他们从哈密装上物资,穿越河西走廊后抵达兰州。一次,司机到达兰州后等待卸货的一个夜晚,王洛宾所在的西北抗战剧团为这些长途而来的司机举办了一场慰劳联欢会。联欢会上,一位年轻的维吾尔族司机为了表示答谢,现场演唱了一首当地民歌。虽然大家听不懂歌词内容,但歌曲旋律却让在场的人耳目一新,王洛宾更是迅速地记下了那首歌的大致旋律。联欢会结束后,王洛宾特意请那位年轻的维吾尔族司机反复演唱了那首歌。
 

  没想到,一个战时普通的夜晚,一位普通维吾尔族司机的演唱,竟激发了年轻汉族小伙王洛宾的创作灵感,产生了风靡全国的一首名曲。
 

  第二天,王洛宾特地找到在兰州卖葡萄干的维吾尔族朋友卡德尔,让他翻译了歌词——“有个地方叫达坂城,那里有个巴郎子(维吾尔语,小伙子),长得很帅,那里有个羊缸子(维吾尔语,女孩),长得很漂亮,他想娶她做老婆。”当天晚上,王洛宾以一位音乐人的身份审视这首歌,一次次修改,一次次试唱。夜深时分,一曲《马车夫之恋》问世了——“达坂城的石头硬又平呀,西瓜大又甜。那里住的姑娘辫子长呀,两个眼睛真漂亮。你要是嫁人,不要嫁给别人,一定要嫁给我。带上百万钱财,领着你的妹妹,赶着那马车来。”
 

  第三天,这些远路而来的司机要返回哈密了,西北抗战剧团为他们举办欢送会,王洛宾登台演唱了自己用汉语改编的《马车夫之恋》,并配以从年轻司机那里学到的维吾尔族舞蹈。演唱赢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和认同。这首歌也就是后来风靡大江南北的《达坂城的姑娘》。这是王洛宾第一次创作出以穆斯林青年为主角的音乐作品。从此,王洛宾和哈密乃至整个新疆的穆斯林有了一个漫长的音乐之约。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王洛宾 哈密 穆斯林

上一篇:战史今日5月24日:抗日武装回民支队成立
下一篇:中国穆斯林一千三百年历史年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