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没在历史长河的三角古城
分享到:
2013-11-15 14:55:44 【来源:】 点击:


        在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城西北1公里处,有一座东西长650米,南北宽600米的古城遗址,这里就是史书记载的“西海郡”。
 

        来到西海郡古城遗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写有“西海郡”三个字的石碑和约4米高的残破城墙,隐约还可看到四道谯门。古城以军事防守的“三角犄势”而能拒敌制胜。城内高低两个三角形的建筑既有隐蔽性,又符合攻防的战术战策,历史上称为“三角城”。如今,整个古城遗址被埋藏于金银滩草原之中,寒风吹过,倍感凄凉,你很难想象这里曾是汉朝在边疆的一处军事要塞。

 

        据史料记载,西汉末年,大司马王莽掌握了朝中大权。汉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王莽派中郎将平宪等人,来到西海(今青海湖)地区,以金钱财物,利诱卑禾羌首领良愿献地归属。良愿等人慑于西汉武力,又贪图财币,于是率领本部落12000人迁出鲜水海(今青海湖)、允谷(即大允谷,今共和县等地区)、盐池(今茶卡盐池)等地,将环湖地区献给了汉朝,自居高山险阻处为汉藩蔽。王莽诱使卑禾羌献地,羌人又一次被迫到自然条件更差的地区去放牧。王莽得西海、盐池后,为竭力制造“四海一统”的政治升平假象,奏报临朝的太后王政君,在当时东海郡、南海郡、北海郡基础上于元始四年冬增设了西海郡,治龙夷(又名龙耆,在今青海省海晏县三角城),并在环湖地区设置五县归西海郡管辖。时西海郡设修远、监羌、兴武、军虏、顺砾五县,以后屡经废建。西海郡的设置,使汉帝国西部疆域深入到了青海西部的草原。

     

        历史的长河从来没有平静过,西地的烽火狼烟接连着“青海长云暗雪山”。汉孺子婴居摄元年(公元6年),羌人首领庞恬等怨恨王莽取地,起兵攻西海郡,太守程永仓皇出逃;次年,王莽又派护羌校尉窦况率兵击败羌人,收复失城西海郡。公元9年王莽篡政,同年秋,派王威将军王奇到各地,收废汉玺印援,并授予新政兵符印信,颁布“四十二篇”符命昭示天下,西海郡正式归属“新”政,立“虎符石匮”以正视听。后因新莽政权无力顾及边疆郡县,卑禾羌遂又趁机夺回了故土,西海郡也随之废弃。

     

       “唐蕃古道”尚未开辟之前,西海郡历来就是通往柴达木等地的主要交通要道,这个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的郡城,曾一度成为汉、藏、蒙古、回等民族的政治、文化交流、茶马经济交易的中心而久负盛名。广袤的大草原,承载着它地老天荒的沧桑变迁,“西海郡”历经两千年的风雨剥蚀,向世人展示着它的魅力。(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马智尧 李福生)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淹没 历史 长河

上一篇: 阿舒拉日——伟大的胜利之日
下一篇:历史上的今天:巴勒斯坦独立宣言发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