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义乌到大马士革:一条新丝绸之路的诞生
分享到:
2013-11-06 09:56:52 【来源:】 点击:
当年,伴随着驼铃声声,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来到了西方。
 

在夸张修辞法取代事实成为了新闻核心要素的大众传播时代,具有历史意 义的事件似乎有着越来越高的发生频率。就在上个月,倒确实发生了一件很有可能会重塑国际关系的事件——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了中东地区最大的进口来源地。这不禁让人联想起了那条曾一度连接东西方的丝绸之路。

 

  当年,伴随着驼铃声声,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来到了西方,而阿拉伯的香料也辗转到达了中国。在之后的岁月中,随着世界中心的西移以及东西方两个帝国的衰落,丝绸之路在17世纪也就走到了尽头。而今天,这条重新出现的无形的丝绸之路上运送的是各种“中国制造”和石油。

 

  古道还在,只是再也看不到骑着骆驼的东西方商队在沙漠中的某处泉眼偶然相遇,交换着商品信息。今天的生意人只拎着包就跳上一架波音飞机,而他们采购的商品则用船随后运至迪拜港。1258年,疲惫不堪的蒙古西征军一怒之下摧毁了巴格达;他们要是像今天的商人一样坐着维珍航空的公务舱轻轻松松地来到这里的话,恐怕也就不会勃然大怒而造成了当时的惨剧。

 

  中东和中国之间贸易往来的日渐密切,就像是对世界指针的一次调校,它印证了研究中国问题的资深 经 济 学 家 贝 哲 民 (BenSimpfendorfer)在其新作《新丝绸之路——一个日渐兴起的阿拉伯世界是如何疏离西方而重新发现中国》

 

(TheNewSilkRoad:HowaRisingArabWorldisTurningAwayfromtheWestandRediscoveringChina)中的观点。巧合的是,这本认为曾经处于世界贸易中心位置的丝绸之路将重现繁荣盛况的书出版后不久,相关的贸易数字就发生了变化。

 

 

  显然,贝哲民对中东和中国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在这两个地区生活多年,会说流利的阿拉伯语和普通话,这一优势使得这本治学严谨的研究型著作中既有丰富多彩的亲身经历、文史资料以及统计数字,又包含了不擅语言的研究者所无法获取的各种资料来源。

 

 

  通过对这两个地区从古至今在经济和文化层面上的双边关系所进行的扫描式研究,以及对于近些年来促使双方贸易联系日渐紧密的因素所进行的分析,贝哲民提出了这样一个看法:“阿拉伯世界的兴起与中国的兴起是同时发生的。这绝非巧合。”而且这两个地区的命运紧密相连的观点,始终贯穿全书。

 

 

  中国多业商之民,在这个国家经济空前繁荣的背后,四处活跃着他们的身影。开始的时候,是一个中国商人生产出电子版的 《可兰经》,这个产品引起了一个阿拉伯生意人的极大兴趣……随着中国政府对各种贸易模式的政策扶持,一个又一个的阿拉伯商人在中国取得了成功,于是就有了今日义乌的繁荣。

 

 

  对于生意人来说,义乌是再理想不过的地方:在这个巨大的批发帝国里,你几乎能找到任何能说得出名字的日用消费品。这座城市每年吸引了20多万阿拉伯商人来寻找贸易机会——比到整个美国的阿拉伯人还要多。当地政府考虑得非常周到,甚至修建了清真寺以及伊斯兰学校,以吸引更多的阿拉伯人来做生意。贝哲民认为这在后“9·11”时代的西方,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9·11”事件所造成的影响,就像是蝴蝶效应一般。贝哲民强调,在2001年9月11日这一天之后,正是因为美国对阿拉伯人实行更为严格的签证政策,才使得中国从中得到了意外的好处——那些阿拉伯商人被迫到中国寻找生意机会。双方立即为双边的外交关系施肥浇水,与此同时,世界贸易组织也为中国庞大的出口机器提供了肥沃的贸易土壤。

Array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义乌 大马士革 一条

上一篇:王志安:彩陶文化捍卫者
下一篇:中国最早组成元代回回人的“四等人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