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圣训实录》第三十三章 拾 遗
2014-03-03 10:54:06
【来源:】 点击:
本章圣训对拾物处理、接待来客等伊斯兰日常道德问题作了详细论述。拾金不昧,是伊斯兰对待无主物品的基本原则,但穆圣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拾物的性质和特点,对不同拾物的处理作出了既维护物品所有者权益,又防止损失、浪费的合理规定。擅自挤饮无主家畜乳汁,是风行于当时阿拉伯社会的陋习,穆圣以将心比心的方式,劝告穆斯林予以摈弃。热情好客,是伊斯兰继承阿拉伯良好传统形成的道德规范,穆圣一方面把慷慨待客作为穆斯林的主要义务,一方面又充分考虑主人的处境和困难,要求按客待遇只留三日,超时接待则成为对客人的施舍,意在制止贪恋客宿行为,减少主人负担。
第一节 拾物要招领,无失主认领可归拾者
1.宰德•本•哈立德传述:一人前来关于拾物的处理请教穆圣,穆圣回答说:“你应当看清它的包装和口绳,然后招领一年。失主若来,则物归原主;若其不来,则由你支配。”那人又问:“那丢失的羊只呢?”穆圣回答说:“无人寻找归你,有人寻找则归失主,否则只好喂狼了①。”那人又问:“那走失的骆驼呢?”穆圣回答说:“你不要管它,它耐渴能行,自会找水喝、找草吃,最终会遇到它的主人。”
1、穆圣此话意为,你既然招领了较长时间,别再为此劳神费力,暂且使用此钱,日后有人来领,所言与失物相符,再行偿还亦可。
2.宰德•本•哈立德传述:有人关于拾物的处理请教穆圣,穆圣说:“你应当招领一年,并且看清它的包装和口绳,然后可以享用。失主若来,就当如数归还。”那人又问:“安拉的使者!那丢失的羊呢?”穆圣说:“你应当将其牵回,无人寻找便归你,有人寻找就归失主,否则只好喂狼了。”那人又问:“安拉的使者!那么走失的骆驼呢?”这时,穆圣有些生气,面呈愠色。接着又说:“你别管它!骆驼耐渴能行,终究会遇到自己主人。”
3.宰德•本•哈立德传述:一人前来关于拾物的处理请教穆圣,当时我在穆圣身旁。穆圣说:“如果无人寻找,那你可以享用。”
4.宰德•本•哈立德传述:穆圣说:“如果失主不来,则其成为在你那里的寄存之物。”
5.宰德•本•哈立德传述:有人关于拾到的金银请教穆圣,穆圣说:“你当看清它的口绳和包装,然后招领一年。如果无人认领,你可以暂且使用此钱,让其成为在你那里的寄存之物;如果日后有人来领,你就如数归还。”那人又关于走失的骆驼请教穆圣,穆圣说:“你别管,任其而去。因为骆驼耐渴能行,自己会找水喝、找草吃,最终会遇到它的主人。”那人又关于丢失的羊只请教穆圣,穆圣说:“这你应当牵回。无人寻找归你,有人寻找归失主,否则只好喂狼了。”
6.宰德•本•哈立德传述:有人关于拾物的处理请教穆圣,穆圣说:“你应当招领一年,如果无人
认领,你就记清包装和口绳,然后暂且使用。如果日后失主来领,你就如数归还。”
7.宰德•本•哈立德传述:穆圣说:“如果失主来领,认出包装、数额、口绳,你就给他;否则,其物归你。”
8.苏威德•本•俄福莱传述:我和宰德•本•苏翰、赛里曼•本•勒比尔一道外出征战,我发现一条皮鞭,便捡起来。那二人对我说:“你别捡!”我说:“不,我可以招领,失主若来,物归原主;否则,我就使用。”于是,我拒绝二人,捡了那条皮鞭。从战场返回后,安拉前定我去朝觐,抵达麦地那见到伊本•克尔布时,我便叙述了这条皮鞭的故事和那两位战友当时的说法。伊本•克尔布听后说:“穆圣时代,我曾捡到一个皮袋,里面装着一百块第纳尔。我将它拿到穆圣那里,穆圣说:‘你招领一年。’我依言而行,而且连续招领了三年。第四年,我又去问穆圣,穆圣说:‘你记清楚它的包装、数额、口绳,失主若来,就如数归还;否则,你可以享用。’”于是,我享用了那条皮鞭。
9.舒尔白传述:十年之后,我在麦加见到苏威德•本•俄福莱,我听他说将那条皮鞭招领了一年。
第二节 哈吉的遗失之物
10.阿布杜•拉赫曼•本•奥斯曼•泰米姆①传述:穆圣禁止捡拾哈吉的遗失物。
1、阿布杜•拉赫曼•本•奥斯曼•泰米姆,生卒年份及其事迹不详,穆圣门弟子,麦加古莱什部落泰米姆族人,塔里哈•本•欧拜顿拉的外甥。
11.宰德•本•哈立德传述:穆圣说:“谁将失物据为己有而不招领,谁就是迷误者。”
第三节 禁止擅自挤饮他人家畜乳汁
12.伊本•欧麦尔传述:穆圣说:“任何人不经其主人许可,不得挤饮他人家畜乳汁。难道你们有谁愿意走进自己储藏室后,发现自己橱柜遭人破坏,里面东西洗劫一空吗?家畜乳房里的乳汁,那是为其主人储备的食物,所以不经其主人许可,谁也不能擅自挤饮①。”
1、这段圣训,是针对当时阿拉伯人随意挤饮他人畜乳的不良习惯而言。此为穆圣根据安拉启示,维护世人的财物占有权和使用权的具体措施。
第四节 待客及其他
13.艾布•舒莱赫传述:我亲耳听闻、亲眼所见而且铭记在心,穆圣曾说:“ 信仰安拉和末日的人,就应当慷慨招待自己的客人①。”大家问:“安拉的使者!怎么才算慷慨呢?”穆圣说:“头天以宾客相待,留宿三日。超过此限,则为施散。”穆圣接着又说:“信仰安拉和末日的人,就应当说善言或缄口。”
1、阿拉伯人素来好客慷慨,伊斯兰继承和发扬了这一良好风尚,并确定为道德规范。根据圣训,热情款待来客,免费供给饮食,安排客人住宿,不仅是居家穆斯林的义务,也是旅行中的穆斯林的权利。这一规定,对于根除自私自利恶习,促进穆斯林友爱团结,有着重要意义。
14.艾布•舒莱赫传述:穆圣说:“作客为三日,头天当盛情款待。但是,任何穆斯林不宜在其弟兄处久住,以免使之为难。”大家说:“安拉的使者啊!何谓使之为难?”穆圣说:“就是住着不走,主人无以招待。”
15.欧格白•本•阿米尔传述:我们说:“安拉的使者啊!你派遣我们去传播使命,但是我们来到某某部族那里,他们不愿接待我们。你对此事有何看法?”穆圣对我们说:“你们若在一处下榻,主人以客相待,你们当接受;如果他们不尽主人之义,你们当向他们索取为客的权利。”
第五节 分享剩余财物属于可嘉
16.艾布•赛义德传述:我们曾穆圣在一次旅行中外出,突然一人骑着疲惫之驼前来,不停地左右张望。这时,穆圣说:“有剩余乘骑的人,就应当帮助无骑乘者;有剩余干粮的人,就应当帮助无干粮者。”穆圣提到了各种财物,从而使我们认为,任何人都无权吝啬剩余之物。
第六节 分享剩余干粮属于可嘉
17.赛莱玛•本•埃克沃尔传述:我们曾随穆圣参加一次战役时遭到饥饿,致使我们打算宰掉一半乘骑充饥。于是,穆圣下令我们集中干粮袋,铺开皮垫子,将大家干粮全部放在上面。我伸长脖子像清点一群山羊似地清点人数,结果发现我们有一千四百多人。就这样我们全都吃饱,还将行囊装满。吃完之后,穆圣说:“有小净水吗?”这时,有人拿来一个皮袋,里面有一点儿水。穆圣将水倒进盖达赫之后,我们一千四百人非常宽裕地一一做了小净。过了一会儿,又来了八个人,问:“有小净水吗?”穆圣回答说:“小净水多着呢!”
上一篇:《穆斯林圣训实录》第三十四章 吉哈德
下一篇:《穆斯林圣训实录》第三十二章 诉 讼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