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搜索
百度搜索
首页
回族
视频
音频
阿訇讲坛
学者专栏
电子图书
图说记事
求知园地
生活服务
专题活动
女性
清真寺
论坛
信仰
功课
经训
律例
入门
文学
教育
艺术
医药
科技
历史
人物
学术研究
著名诗人萨都剌
分享到:
2019-01-02 07:56:14
【来源:】 点击:
萨都剌(约1272-约1355)字天锡,号直斋。其先祖随蒙古西征军自西域东来。祖、父以武功得到官职,驻守在晋北。萨都剌出生于晋北的雁门,他一直把雁门看做是自己的故乡。
萨都剌家境比较贫寒,曾自谓“家无田,囊无储”。但他自幼就聪敏好学,孜孜不倦地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从儒家经典到诗词绘画,广泛涉猎。20多岁时考中进士,第二年开始踏上仕途。十来年中,虽任过不同的官职,但品位一直卑微。从正九品、正八品,升到从七品,比“七品芝麻官”还低半格。因此,他的薪俸不高,并且还要奉养跟在身边的老母,生活是相当清苦的。正因为如此,他的思想感情比较接近劳苦大众,做事时常把百姓疾苦记在心上。《丹徒县志》记述,萨都剌在京口时,当地曾发生严重灾荒,百姓陷于饥饿。在萨都剌建议下,太守同意打开官仓放粮,救助灾民,使很多人免于饿死。有户人家的房子靠近官仓,太守嫌其碍事,令他们搬家。萨都剌得知此户人家缺钱,无力搬迁,又上命难违,就把自己珍藏的一把银壶拿到当铺换钱,帮这户人家去别处赁房。太守知道了,为自己扰民而深感惭愧,便收回了这道令。萨都剌还制裁过仗势欺人的官家豪奴和骗人钱财的巫婆,调解某人家母子不和等,都表现了他对百姓的关心,可称之为善政。
萨都剌毕竟官卑位低,没有多大职权,虽有良好的官风,没有也不能有显著的政绩。他的成就,他的声名,或者说他的人生价值,是他的文化修养和文学创作,正如他在为母寿而写的一首诗中所说,“有子在官名在儒,······作诗纪实无浮誉”。
萨都剌的诗,内容广泛,体裁多样,时人和后人常以“豪放、雄健、清新等来评定其风格。他从自己的视角观察历史和现实,观察社会和自然,咏物抒情,通古讽今,写下了很多有积极意义的诗歌。
萨都剌曾到过居庸关。面对长城和雄关,自然联想到历代的一幕又一幕的攻防战事,写下了一首七言古诗《过居庸关》。“居庸关,山苍苍,关南暑多关北凉。一开头,用暑和凉二字,既写出此地的自然景色,也是以此象征两个对立的人间世界,长城既是分界线,当然也就是矛盾冲突的前沿。诗中说:“关门铸铁半空倚,古来几多壮士死。草根白骨弃不收,冷雨阴风泣山鬼”。无数次的争战,道不尽的进退胜败,留下来的只是累累白骨。无辜的生命变为他乡的山鬼。“前年又复铁作门,貔貅万灶如云屯,生者有功挂玉印,死者谁复招孤魂。”血肉横飞的慘景又重现在眼前。他实在厌恶无休无止的战争,为丧命锋刃的壮士哀伤不已。他无力靠自己也知道不能靠帝王消除人类社会的这一怪物,便向上天发出了强烈的希求:“上天何不呼六丁,驱之海外消甲兵,男耕女织天下平,千古万古无战争!”真是一道有力的反战宣言。
汉高祖刘邦有一首著名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人们都称道《大风歌)气势宏伟,香吐宇宙。萨都剌却以其诗《登歌风台》对刘邦进行了批判。诗一开写道“歌风台下河水黄,歌风台上春草碧。”诗人由风光依旧的眼前景物联想到人间的沧桑变化,自然追溯到在歌风合上赋大风的古人刘邦。“当时汉祖为帝王,龙泉三尺正秋霜。”是说刘邦以武力得到天下,当然要靠猛士们的拼杀。但在大功告成之后,却疏远了征战疆场的功臣,转而信任身边的女人——吕后,即“却使乾机付诸吕”。吕后掌握了权柄,“藏弓烹狗太急迫”,“倒使英雄遭妇手”,使韩信等名将或遭杀害,或受贬黜,应验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谚语。此时此刻,再去哪里寻找猛土来为自己守卫四方!“台前老人泪如雨,为言不独汉高祖。古来此事无不然,稍稍升平忘险阻”。台前老人的话更使萨都剌感慨不已。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以及萨都剌未见到的明太祖“火烧庆功楼”的故事,都发人深醒。此外,萨都剌还有些咏古的诗,剖析历史事件,品评历史人物。如对诸葛亮,就以“先生虽死遗表存,大义晶晶明日月”的诗句推崇备至。同时也指出“若非蜀主三顾贤,终只如龙卧南亩。仰天一出摧奸锋,纶巾羽扇生清风”,反映了关于时势与英雄人物关系的辩证史观。
萨都剌还以其诗作反映现实。由于他在官僚群体的最低层,生活也颇为清苦,所以比较了解和同情劳动人民。特别是元代对外战争和宫廷为权位的争斗不断,汉人、南人更受到歧视和高压,百姓们时常面临天灾人祸,苦不堪言。萨诗《漫兴》中说:“去岁干戈险,今年蝗旱忧,关西归战马,海内卖耕牛”,就是现实的写照。他曾路遇穷人为饥寒所迫卖女儿的惨景,写下了《鬻女谣》,“道逢女鬻弃如土,惨淡悲风起天宇”,穷人卖掉亲骨肉,上天也为之动容。萨都剌怒不可忍,以“悲啼泪尽黄河干,县官县官尔何颜,金带紫衣郡太守,醉饱不问民食艰”的愤怒语言,揭露了地方当权者即所谓百姓“父母官"只图享受而不关心子民们疾苦的嘴脸。他认为造成穷人卖儿鬻女的祸首,是最高统治者,宫廷里是“芙蓉帐暖春云晓,玉楼梳洗银鱼悬”的豪华奢侈景象,“哪知鬻女长欷歔”!他希望有一代明君,开创一个美好的时代,使百姓们过上好日子,即“愿逢昭代民富腴,儿童拍手歌康衢”,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呼声。
萨都剌还有词作传世,如《满江红・金陵怀古》、《念奴娇・石头城》都是脍炙人口的怀古词,他面对历史陈迹,发出深沉的感慨。《念奴娇》的开头是“石头城上,望天地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毛泽东同志在1949年写的一篇文章中,就曾借用“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来形容国民党政权分崩离析,其代总统李宗仁成为坐守南京空城的“光杆司令”的景况,可谓恰如其分。
萨都剌还能作画,有少量作品传世。诗与画是相通的。对诗画创作,萨都剌有自己的见解和理论。他认为,无论作诗还是作画,其境界和意趣,除了才识之外,是由作者的身份、地位和遭遇不同而形成的各自的思想感情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来决定的。他说“峰峦岩谷,不一其状。奇花异草,不一其色。珍禽驯鸟,不一其声。阴晴朝暮,风烟雨雪,不一其变。"客观世界自有其多样性。在诗人和画家笔下,因为“怀抱不同,其趋向显晦亦异”。萨都剌吊古伤今和景物描写等方面的诗词作品,正可看出他同情人民群众、追求和平安定和个人无所贪求的怀抱和情趣。
萨都剌做了十年小官吏,晚年,曾寓居杭州、绍兴、萧山、安庆等地。他的诗作被后人编为《萨天锡诗集》、《萨天锡逸诗》等,他的《严陵钓台画》、《梅雀》等画珍藏于故宫博物馆。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人物
历史
元朝
穆斯林
诗词
上一篇:
散曲作家马九皋
下一篇:
备受推崇的诗人丁鹤年
相关新闻
• ·
俞正声会见《我从新疆来》作者及书中人物代表
(2014-12-13)
• ·
洛阳回族人物传——三十七年坚持施粥孙敷华
(2017-02-27)
• ·
王宽:阿訇中划时代的人物
(2017-03-04)
• ·
人事 | 马顺清任天津市副市长
(2018-12-15)
• ·
博学多才的监察官赡思
(2018-12-18)
热门排行
中国著名老前辈阿訇
纪念一代经学大师马长庆阿訇归真
不朽的陈克礼阿訇
果园哈志马万福及其孙子马长庆的一生
中国伊斯兰教嘎的林耶(杨门)门宦七辈 道
不一样的红色记忆:回民的红色记忆 ---深
讣告:穆文祥阿訇于2020年7月22日在西宁奉
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黄如
马青-青海创新集团董事长
马长庆阿訇脚踝受伤不能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