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伊斯兰教嘎的林耶(杨门)门宦七辈 道祖杨保元生平考
分享到:
2015-11-06 09:25:43 【来源:】 点击:
      嘎的林耶,阿拉伯语意为“大能”,源自阿位伯,中亚等地传播的苏非派教团。中国伊斯兰教嘎的林耶学理自清康熙十三年(1674)由阿拉伯苏非派传教士华哲·东拉希(约1573—1689)传入中国,中国穆斯林以29代圣裔相称。他是清初影响仅次于赫达耶通拉希(约1606—1695)的苏非传教士,受中国穆斯林普遍尊崇,传授弟子有河州祁静一(1656—1719)从学10余年,得其正传,成为嘎的林耶在中国的主要继承人,创大拱北门宦;云南碧江县马道祖(蔺上人)承其学理,后形成青海后子河杨门门宦和宁夏韭菜坪门宦;西宁鲜美珍(1661—1739)早年亦从其学,后虽主要传播赫达耶通拉希的虎夫耶学理,但仍兼有嘎的林耶的特点。
 
      云南马(蔺)道祖(?—1722)传于甘肃巩昌周良隽(1681—1775),字默斋,称三辈周道祖;周又传于西安广德门马家湾人马道祖(?—1795)和陕西泾阳县人蔡姑太太;马传于族侄,但因教规规定制传贤不传子,故在马姓上添了两点改为冯姓,是为冯道祖(?—1819);冯又传于陕西彬州北吉塬安裕和(1736—1817)和其姐安姑太太;安又传于青海大通后子河杨保元,是为第七辈道祖。按该门宦规制,七辈道祖是封印道祖,七祖隐光(归真)后,中国将不再出道祖。另外祁静一亦被该门宦尊崇为二辈道祖。(据后子河杨门历代道统谱系)。
 
      杨保元(1780—1873),字善堂,经名塔吉丁,道号塔中奴尼·穆乎引地尼,原名士元。生于青海大通良教沟,“祖籍甘肃固原杨建堡,祖上前清列武服庠官武职,游宦西宁遂家焉”(据《清故善堂杨老太翁先生墓志》)。杨保元父母早亡,兄弟五人,他排行第五,因系在穷乡僻壤务农,家境贫寒。自幼天资聪颖,不多言,寡交游,有善性,读经书过目不忘。七岁时送入本村的清真寺习经,一年后能背诵全部《古兰经》。后转到斜沟清真寺求学四年,读完了阿拉伯文语法学、修辞学、教法学等经典。十二岁时,既乾隆五十七年(1792)前往化隆、循化等地求学。因家境窘迫,身穿一件黑羊毛织成的褐衫,早晚不离其身,因之人谑称为“黑褐衫”。后闻悉民和西沟大滩亚壑清真寺王全福阿訇学识渊博,精通阿文、波斯文经典及哲理,人称之谓“王通之”。杨保元遂投到王阿訇处求学,攻读波斯文语法、修辞及认主学著作。因求知如渴的精神和过目不忘的记忆,倍受王阿訇的赏识。在王的精心授业下读完了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的十三本经,穿衣(毕业)回家,成了一名对教门虔诚、为人忠厚、学识渊博的青年阿訇,曾在大通龙池湾、斜沟、深沟等处开学任教数年。期间,他认为学海无涯,必须再投师门,继续探究道乘、真乘的高奥义理,便辞学归家,再次来到王通之阿訇门下恳求指秘。嘉庆三年(1798)在王阿訇的保荐下,来到陕西北吉塬拜安裕和为师,学习哲理。后逐渐认识到苏非认主近主的妙理,便立志出家修道,一尘不染,皈依了嘎的林耶六辈安道祖所传的苏非学理。安裕和认为先天约会之人到了,便将该门宦的基本学理和修炼法程一一密传心授。并委托弟子彬州的刘爷继续调教。
 
       嘉庆四年(1799),杨保元身背行囊,跟随刘爷开始访贤求学。他们由陕入甘经南北疆,步行进入西域诸国,在麦加朝觐后来到巴格达等地访问拜会了苏非的一些神学家、苦修家,医学家和天文地理学家,为以后的功底打下了基础。“不辞劳怨,不避游学访道,由湟赴陕,蜀至云贵以及粤东,所过名山胜境,访求高名慨之,真实功名之地,不暇于性命谈理之徒……”(《清故善堂杨老太翁先生墓志》)。
 
    嘉庆十三年(1809),杨保元和刘爷从原路回到甘肃玉门,看到关外静寂幽雅的环境益于避烦坐静,征得刘的同意,赴昌马南山石洞修身克已,清心寡欲,坐静三年。至嘉庆十七年(1813)被安裕和招回陕西北吉塬继续苦修深造。嘉庆二十一年(1817)安裕和感到自己年事已高,杨保元已成为嘎的林耶门宦的栋梁之材,遂招入静室将阐发教义的道统重任交给了杨保元,是为嘎的林耶第七辈道祖。
 
    从道光十一年(1831)开始,杨保元游历了陕甘、黔滇、两广、两湖等地,所到之处访贤求道,治病救人,宣教布道。最后来到四川保宁府(今阆中市盘龙山),亲自主持修建了久照亭拱北(系头辈道祖华哲·阿不都·东拉希的墓庐),并在此坐静三年。
 
     道光三十年(1851)返回西宁,在北小街开设了中和堂道堂进行传教布道。据说有位藏传佛教活佛与杨论道,深感杨知识渊博,经论深奥,才智过人,特赠送匾额一面,上题:“一真恒湛,浑同知能,德动天地,义感人神,道庇人生,志匡宇宙”。咸丰初年因教派之争被陕甘总督判为流放山西林石县,在服刑期间临街开了座中和堂药房,为贫民百姓医病赐药,解救民间疾苦。咸丰五年(1855)刑满,在宁夏固源六坊的黄商人资助下来到西(吉)、海(源)、固(源)地区传教并潜心静修。在此期间为了阐发教义,著有《十八真言》、《无底船歌》、《五更歌》等八十一段宗教修道歌,为纯阳之数,后人称之为《八十一段纲常》或《杨祖全书》。用中国传统的诗词歌赋形式及通俗易懂的经堂语诗歌吟咏天经圣典之奥义,借汉语隐喻阐述中国伊斯兰教苏非神秘主义思想内涵,是嘎的林耶杨门门宦一部守教、修道、近主的修持指南。
 
    杨保元的晚年,正逢同治年间西北回民大起义。这次起义是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和捻军的继续,各地起义风起云涌,如火如荼,沉重地打击了清廷的反动腐朽统治,影响极其深远。在起义中,陕甘宁青各教派,各门宦的教主、阿訇和首领,出于各种不同的目的,都参与了这次声势浩大的反清斗争。“同治六年(1867)……金积堡则有马化龙;河州则有闵殿臣、马占鳌;西宁则有马桂元(源),马文义;肃州则有马文禄及勾结之撒拉回;宁夏则有白彦虎、崔伟、马正和各股。宁夏之贼牵我于东北,西宁、肃州之贼距我于河西,游贼扰我于中路,四面包围,力敌势均”(《甘宁青史略》正编卷二十二9页)。是年,清政府以左宗堂为陕甘总督,进剿各处义军。由于各地义军缺乏统一指挥,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加之其它的不利因素,同治十年(1871)金积堡被攻陷,马化龙遭戮,马占鳌小胜之后正准备降清,白彦虎等退到青海一带,形势对义军很不利。左宗棠委湘军统帅刘锦堂进驻小硖口,“马桂源、马本源、白彦虎等扼扎小硖口拒之”。“同治十一年(1872)秋,大府檄公统帅湘军进入湟中。至小硖口,跳梁者多方拒抗,绝公粮道。公虽昼夜督战,苦于山势隘险,未获长驱”。(《西宁府续志·卷之六·官师志》)。另据口碑资料,由于义军的顽强抵抗,小硖口久攻不下,刘锦棠发誓攻下小硖后要血洗河湟地区回汉各庄。
 
    杨保元看到当时形势的险恶,意识到大兵压境的小硖终被攻破,清廷一贯奉行的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民族政策势必造成各民族互相残杀的悲剧,加之镇压义军后的大肆屠杀,会给河湟各族带来巨大灾难。于是挺身而出,毅然只身前往西宁小硖口,慷慨陈词,拒道面谏,并具结担保河湟回民的安定。民间有“一壶清茶一壶酒,进去小硖遇杨柳”之传说。“十年刘爵帅兵进湟中,先生倡率万众,拯救湟中之灾民。爵帅承其先生大同道德,一贯天人特表朝廷,施加微聘……”(《清故善堂杨老太翁先生墓志》)。刘锦棠感其身品之高洁,学识之渊博,大义凛然,贤名远播,是一方之宗教长老,亦同样担保绝不滥杀无辜。为了联络民族感情,缓和民族矛盾,刘锦棠认保元为干父,并保奏朝廷钦赐四品顶戴,改名“士元”为“保元”,既保国安民之义。后又赐侄孙杨迎春为“千总”之职。朝廷虽赐保元于官品禄位,但他视名利如粪土,弃之如履,只挂空衔而已。

 
    同治十二年(1873)保元以93岁之寿无疾归真,安寝于生前亲自选定的“依山傍水、百鸟朝凤,金盆养鱼”之地—大通后子河寺沟口。众教徒依遵生前遗言在此修建了规模不大,比较简陋的拱北,名曰:中和堂。至光绪十年(1884)各地教徒募捐钱粮,大兴土木修建了规模较大且十分精美的拱北(原建筑在光绪二十一年河湟事变中毁于兵燹,其青砖大照壁尚存)。
 
    光绪十五年(1889),清政府为笼络人心,特派户部主事来维礼(字敬舆,号椒园,西宁人),西宁兵备道方鼎禄,西宁知府谌端模等十多位官员前往后子河拱北扫墓,当场宣读了联名写成的悼词。评价了杨保元在同治十一年(1872)世乱危机之秋挺身而出,力挽狂澜,片言解救了河湟数十万百姓危难的事迹。恭述了他聪颖好学,访贤求道,遨游数十载,足迹千万里,得继道统,阐发教义,德行高尚,事业终成的一生。该悼词被后人缮写分为十二扇围屏装裱张挂在拱北四壁(据省民委马忠同志考证,亦曾勒石竖碑,但原物已不见踪影)。
 
    杨保元因系大通地区的少数民族历史人物,尤其是信众较多的一派门宦道统师祖,其人品道德,学识精臻自不必说,但其历史事迹都却囿于本门宦内部而鲜为人知。特别是发生在同治年间的有关史实,由于当时的历史原因未能载列于官办的地方志中,正如《重刊西宁府续志》所言“伊斯兰教大寺,如西宁东关清真寺,循化街子清真大寺及南山拱北等,或存遗制,异采可观;或毁而重修,典型犹存。《续志》均阙而不载。此其持民族偏见,不重文物,二也。伊斯兰教门宦,上层如马来迟、马文义、马桂源、马果园等,或为一派之教长,或为一地之长官,均为当地近代有关历史人物,而《续志》于《仙释》、《职官》两目中俱摒弃不列。此其抑此扬彼,无视史实三也……”。按照史实,《十二扇围屏》(悼词)系清政府官员所撰,本应在当时官办的志书中列目,但却未曾收录。若非借登录《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之机发现流存于民间的该悼词,恐怕此文献仍湮没在民间不知几何矣 。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伊斯兰教 杨门 道祖

上一篇:大哉昌邦 伟哉絜兹——纪念潘絜兹先生诞辰100周年
下一篇:米广江和萨米·优素福——中英穆斯林艺术家跨界合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