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前启后的天文学家马沙亦黑
分享到:
2019-01-05 07:29:25 【来源:】 点击:

马沙亦黑,字仲德,生卒年不详。明洪武二年(1369),与其弟马哈麻、沙哈随从父亲德鲁丁赠送贡品来华,随宋国公内附。鉴于德鲁丁精通天文数学,明太祖将他留在朝中,封回回大师府爵、司天监博士,赠姓马。
 
回族在天文历算方面的研究和贡献,早在唐宋时期就开始了。唐代推行的历法中有一种“九执历”,被后人认为是中国“回回星学”之始。北宋建隆四年(963),新创历法《应天历》问世。《应天历》真正修撰者,是安徽安庆回民马依泽。


到元代,回族在中国天文历算方面做出了全面重大的贡献。元世祖忽必烈继位后,设立司天台,许多回回天文学家就在其中任职。元仁宗时,特设置回回司天监。回族人扎马刺丁等人不仅带来一批阿拉伯天文仪器,而且还亲手制造了许多新颖的天文仪器。元代回回人修订了较完善的两种历法,一是扎马刺丁的《万年历),一是可马刺丁的《回回历》。他们还将先进的数学知识传入中国。在这些回回天文学家、数学家的直接影响下,通过郭守敬的天才和勤奋,推验出中国历法史上施行最久的《授时历》。

至明代,回回天文学和回回历法仍然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明皇权建立后,即继承了元代的回回司天监天文机构,征用了原元司天监的回回专家学者,并从各界选拔了一批优秀的回回天文学爱好者,继续开展天文历法研究。德鲁丁、马沙亦黑、马哈麻、黑得尔、阿答兀丁、阿都刺都是明初回回天文学家,其中以马沙亦黑的成就和影响为最大。

洪武三年,明政府改回回司天监为回回钦天监,马沙亦黑、马哈麻兄弟先后任回回钦天监监正与监副。回回钦天监在南京雨花台建立回回观星台,马氏父子开始从事大规模的天文测量,以校正、补充各种天文数据。马沙亦黑还制造出浑天仪等天文仪器。
 
翻译出《回回天文经》,马沙亦黑显示了卓越的才能。明初攻下元大都时,获图书资料很多,其中有“秘藏之书数十百册”,言殊字异,无人能解。洪武十五年八月,经武英殿大学士吴伯宗推荐,明太祖命时任翰林编修兼有回回大师声誉的马沙亦黑负责翻译这些著作。马沙亦黑等把这些西域著作分天文、阴阳、历象等依次翻译。第二年五月,由11世纪初波斯天文学家阔实牙尔编著的星占书《回回天文经》便被全部译出,吴伯宗、马沙亦黑分别为该书作序。通过汉译,马沙亦黑第一次将西方的星等概念和20个西方星座名称介绍到中国。因成功地翻译出了这些珍贵的阿拉伯文的科学书籍,马沙亦黑被皇帝称赞为“不朽之智人”。


洪武十八年,《回回历法》也由马沙亦黑编译完成。这项工作具有重大科学价值。过去,虽有元初耶律楚材根据回回历法整理编成《麻答把历》,但后人只知其名,未见其书;元至正四年(1267),扎马鲁丁曾引进过《万年历》,但流传的年月很短;元时中国穆斯林民间所用的《回回历法》,内容十分简略,仅能供宗教活动使用。所以,马沙亦黑所编译的《回回历法》,实际上是把伊斯兰教天文学著作首次系统地介绍到中国。它是依据阿拉伯天文学的传统计算方法,利用马沙亦黑等人在南京天文台多年实测的数据和前人积累的大量可靠资料编译而成,因而相当精确。明代官方颁行的《大统历法》,是根据元代郭守敬所修《授时历》稍加改造而成的,由于年久失修,在日食、月蚀预报方面往往失验。如后来的万历十二年十一月,《大统历法》推日食92秒,而《回回历法》推不发生日食。结果,《回回历法》应验。当时的礼部给事中侯先春向明神宗建议:“《回回历》推日月交食、五星凌犯,最为精密,何妨纂入《大统历》以备考验。"神宗准允。自此,《回回历法》与《大统历》互相参用达270多年之久。
 
至清代康熙年间,《回回历法》被更为先进的西洋历法所替代。但是,在马沙亦黑锲而不舍刻苦探索精神的激励和启发下,回族中仍代代有人默默无闻地在天文学方面做出新的贡献。

上一篇:备受推崇的诗人丁鹤年
下一篇:名宦马文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