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扎马刺丁
分享到:
2018-12-19 06:22:57 【来源:】 点击:
过去,人们爱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称誉学识渊博的人。元代回回学者扎马刺丁(或称扎马鲁丁)是位既精通天文,又谙熟地理的科学家。
 
扎马刺丁在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前,就从西域来到中国。他的知识和才干受到忽必烈的赏识。1260年,忽必烈建立元朝,被后人称为元世祖。他重视天文历法,承袭金代的制度,设立司天台,并把扎马刺丁安置在司天台任职。司天台负责观测天象,制定历法,这正是扎马刺丁的特长。他在来中国前,就已经熟知了阿拉伯民族的天文历法知识。那时,阿拉伯的天文学已经发展到较高的水平,并且具有自已的特色。


天象观测是制定历法的依据。而天象观测的精确程度则是至关重要的。许多年来,天文学家们不断努力,以改进观测仪器和观测手段。以前,人们用圭表观测太阳照射地球的角度,表是意立于地上的标杆,圭是平置于地面上的石板。太阳光照射时,表投影于圭面,从圭面的刻度,可以推算太阳对于地面的角度,并由此确定夏至、冬至、春分秋分的时间。但是,表的高度低了,其投影变短,不易精确计算数据;表过高,投影当然就长,但上部投下的影子必然模糊。这个难题后来经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通过改进装置才得到解决。
 
在郭守敬之前,扎马刺丁于1267年将自己主持制造的七件天文仪器献给朝廷。其中有两件是观测太阳角度的,可以代替圭表的作用。一件是在屋脊上开出东西方向的缝隙,可以透光,投射到屋内刻有180度的铜制半环上。半环的圆心安有可旋转的指针,指针尖端可以指示半环上的刻度。用此仪器能够比较准确地测定春分和秋分的时间。另一件则在屋脊上开出南北方向的缝隙,配合屋内的仪器从观测晷影所得的刻度,确定夏至和冬至的时间。同时,扎马刺丁还向忽必烈进献了具有西域特色的《万年历》。忽必烈对扎马刺丁献的仪器和历书都很感兴趣,便下令推行万年历,以替代沿用多年的旧历法。同时下令,在元上都设立“回回司天合”,与大都的司天台并列,并任命扎马刺丁为回回司天台的提点,相当于合长,后来元政府将司天台升格为司天监。其最高长官的官秩由从五品上升到正四品,汉回两个司天台具有同等地位。《万年历》则实行到1281年,由郭守敬等人创制的《授时历》成为法定历法。


1273年,扎马剌丁被任命为秘书监,成为管理科学文化事业的负责人,南北两个司天台也都由秘书监管理。1286年,官做到集贤院大学士、中奉大夫行秘书监事。管理学校教育、征召人材、宗教活动等方面的事务。
 
扎马刺丁任集贤院大学土后,上奏元世祖忽必烈说:“现在,一尺之地,一口之民,都编入国土范围和户籍档案,应该编录成书,以显示国家的统一。”忽必烈认为这一建议很好,予以采纳,就命扎马刺丁为主,由奉直大夫秘书少监虞应龙等协助来编写全国范围的地理志书。他们辑录了唐代《郡县志》、宋代《太平寰宇记》和《舆地纪胜》等有关资料和虞应龙等人以前搜集和研究地理学方面的成果,在此基础上,经过15年的时间,编成《元一统志》,也称《至元大一统志》。共计483册、755卷。该书记述了全国各地的建置及其沿革,山川形势、物产资源、风土人情、名胜古迹、人物仕宦等情况。由于一些边远地区资料不全,由政府下令这些地方编录地理志进呈。于是陆续呈送来《云南图志》、《甘肃图志》、《辽阳图志》等。把这些图志的内容补充到《至元大一统志》中,使其成为600册、1300卷的巨大书册。扎马刺丁还主持绘制了全国大型地图。(《至元大一统志》是我国地理学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后代的明、清两朝也仿照编著《明一统志》、《清一统志》。


另外,扎马刺丁进献的7件天文仪器中,有一种可称为地球仪的,是我国第一个这种仪器。上面画出水陆江河,并用线条画上方格,类似经纬线,用来计算距离。由此也可以看出他在地理学上的知识水平。
 
扎马刺丁是来自境外的学者,对我国天文历法的发展和地志事业都做出了很大贡献,是一位值得称颂的科学家。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天文学 扎马鲁丁 元朝 地球仪 科学 阿拉伯

上一篇:博学多才的监察官赡思
下一篇:北京城的奠基者也黑迭儿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