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近代回族报刊创刊号及其爱国特征初探
分享到:
2020-01-24 08:26:38 【来源:清真古韵】 点击:

摘要:回族报刊作为近代回族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文化现象,具有宝贵的史料和研究价值,通过对其创刊号基本信息的统计和整理,可反映出近代回族报刊发展史的特点与规律,而创刊号中反映出的爱国思想,则是回族人民爱国主义传统和与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历史潮流的体现。

关键词:回族报刊;创刊号;爱国

回族报刊是近代回族社会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回族人创办或主持的综合性报刊;一是回族人创办或主持的专门性报刊。”[1]前者主要面向社会大众发行,后者主要报道与讨论回族社会问题和文化宣传。一般认为,近代回族报刊以1906年丁宝臣创办《正宗爱国报》为始,以1949年《回民大众》的创办为终,前后跨度44年。综合各种统计可知,在20世纪上半叶共有数百种回族报刊问世,其风格各异,专题繁多,内容丰富,地域广泛,在近代回族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亦成为记录近代回族社会发展史的重要文献库,受到学界的关注与重视。




一、近代回族报刊之搜集整理

近代回族报刊的种类数量巨大,但具体数量尚未有最终定论。有关回族报刊数量之统计,向来为相关研究的首要问题,1934年,虎世文阿訇在《五年以来之中国回民文化》中,将回族报刊的创办视为回族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并统计32种回族报刊及其创办时间、地点和现状[2]。1936年,赵振武先生的《三十年来之中国回教文化概况》提及到的回族报刊增至62种[3]。此外,《月华》《震宗报(月刊)》《伊理月刊》《伊斯兰学生杂志》等曾开辟栏目介绍各地回族报刊种类统计。新中国成立后,1985年出版的《中国伊斯兰教参考资料选编》统计有67种回族报刊,1992年,赵晓燕女士在《回族报刊史研究》中统计了140种[4]。2008年,马博忠先生的《民国时期中国穆斯林报刊统计表》统计到各类报刊270种[5],这是目前统计近代回族报刊最为全面的成果。由上可知其数量之巨,此外,个别报刊创办长达数十年,栏目众多,内容丰富。

由于各种原因,目前能查阅到内容的近代回族报刊只有一百多种,还有相当一部分报刊尚未发现实物存世,只能在其它刊物中看到其创刊发行之报道或史志文献之介绍。近年来,诸如《醒回篇》《月华》《清真铎报》等影响较大者,又影印再版,极大方便了学术研究。笔者对近代回族报刊有浓厚兴趣,并利用学业之余,借助数据库和图书馆搜集整理。“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CADAL电子数据库”“大成老旧刊全文数据库”收录回族报刊较多,国家图书馆、民族图书馆、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图书馆、福德图书馆、上海市图书馆、南京市图书馆、甘肃省图书馆、中山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杂书馆等为馆藏回族报刊较多单位。借助上述电子资源和国家图书馆、民族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甘肃省图书馆、杂书馆等单位,笔者共查阅到回族报刊一百余种,通过对刊物的系统翻阅,可基本了解其主旨、特征、类型、内容等,并发现诸如《天风报》《新绿》等以往统计中被遗漏者。

由于报刊种类多,每种报刊发展过程各有特点,依据不同标准,得到的刊物种类数量亦会有别。如《中国回教学会月刊》更名为《中国回教学会季刊》,《回民言论》从第二卷起更名为《回教论坛》,本文皆视其为一种刊物;又如《丁嘤》《绿旗》《回民青年》等为报刊中附录之子报刊,以独立刊物视之。总而言之,是否有发刊词是本文确定某种报刊是否为独立刊物的主要标准。笔者依此统计出可以见到全部或部分内容的刊物106种,其名称及创刊年代如下:

《正宗爱国报》(1906)《醒回篇》(1908)《回文白话报》(1913)《爱国白话报》(1913)《清真月报》(1915)《回文报》(1914)《清真学理译著》(1916)《清真汇刊》(1917)《清真月刊》(1920)《清真周刊》(1921)《醒时(报)月刊》(1924)《明德月刊》(1924)《明德报》(1924)《穆声报》(1924)《中国回教学会月(季)刊》(1926)《震宗报(月刊)》(1927)《伊光》(1927)《清真导报》(1928)《真光》(昆明)(1928)《天方学理月刊》(1928)《中国回教俱进会滇支部振学社高等中阿学校第一期毕业纪念特刊》(1928)《(云南)清真铎报》(1929)《穆光》(1929)《月华》(1929)《伊斯兰学生杂志》(1930)《中国回教公会陕西分会特刊》(1930)《回教青年月报》(上海)(1930)《中国(华)回教公会陕西(省)分会月刊》(1930)《穆士林》(1930)《成达学生会月刊》(1930)《北平伊斯兰》(1931)《穆民》(1931)《伊斯兰青年》(北平-西安)(1931)《正道》(1931)《穆音》(1932)《塔光》(1931)《醒民》(1931)《回民》(1932)《醒民》(1932)《成达文荟》(1932)《回族青年》(1933)《河南驻马店回教会成立特刊》(1933)《丁嘤》(1933)《开宗》(1933)《东光》(1933)《西北(校刊)》(1933)《回教临时难民救济会特刊》(1933)《边铎-天山》(1934)《成师月(校)刊》(1934)《突崛》(1934)《人道》(1934)《广西回教》(1934)《伊斯兰》(1935)《晨熹》(1935)《友穆》(1936)《回教青年(月报)》(南京)(1936)《昆仑》(1936)《伊斯兰妇女》(1936)《中国回教青年学会会报》(1936)《清真教刊》(1936)《广州回协》(1937)《禹贡回教专号》(1937)《回民公报》(1937)《柳州回教特刊》(1937)《中国回民救国协会通告》(1938)《星月》(1938)《回教》(1938)《新民报-回教周刊》(1938)《回教大众》(1938)《宁夏回教战时专刊》(1938)《回民言论-回教论坛》(1939)《中国回教总联合会成立一周年年报》(1939)《西北回民正论》(1939)《新民报-宗教周刊(回教)》(1939)《中国回教救国协会第一届全体会员代表大会特刊》(1939)《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报)》(1939)《绿旗》(1939)《中国回教总联合会成立二周年年报》(1940)《回教周报》(1940)《正源月刊》(1940)《回教月刊》(1941)《伊斯兰青年》(重庆)(1941)《回教文化》(1941)《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安徽省分会会刊》(1942)《新穆民》(1943)《金字塔》(1944)《伊斯兰公论》(1944)《真光》(成都)(1944)《伊联》(1944)《回教妇女》(1945)《阿尔泰》(1945)《回声月刊》(1946)《回民青年》(1946)《伊理月刊》(1946)《回协》(1947)《天山》(上海)(1947)《古尔邦》(1947)《月华周报》(1947)《回族文化》(1948)《北平小报》(1948)《北平小报-回民青年》(1948)《北平小报-绿旗》(1948)《云南全省回民援阿圣战大同盟特刊》(1948)《天园》(1948)《新绿》(1949)《回民大众》(1949)

上述106种刊物,囊括了绝大多数近代回族报刊之有影响者,还有诸如《竹园白话报》《文化周报》《回光月刊》《伊斯兰旬刊》等,已发现其馆藏地,但尚未查阅到内容。上述刊物中,笔者能查阅到其创刊号全部或部分内容者有80余种。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报刊中,有极个别刊物如《回教》等为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操纵创办,此类报刊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中。

二、近代回族报刊创刊号概况与特点

近代回族报刊主题多样、栏目丰富、内容浩瀚,是研究近代回族社会的重要文献。此外,研究近代回族报刊之主旨与思想,创刊号尤为重要,作为报刊第一期,在创办史中有特殊地位和意义,不仅有实物收藏价值,而且包含有关刊物的重要内容和信息,除正文外,会有发刊辞、办刊主旨、投稿简章、本刊启事、编辑出版等基本信息,个别报刊还有社会名流题词、贺词等内容。因此,创刊号是了解刊物主旨、思想和基本信息的最佳选择,也是了解回族报刊整体创办情况的重要途径。有鉴于此,笔者从掌握的回族报刊中选取72种的创刊号,以表格的形式对其基本情况做出统计。个别刊物创刊号,只能查阅部分内容,略有遗憾,但基本不影响全文研究。

(一)近代回族报刊创刊号统计表

 

序号

名称

发行单位/负责人

时间

//刊地

已知期数

页面

备注

1

正宗爱国报

丁宝臣

1906.11.16

北京(创)

2363

6/8

综合

2

醒回篇

留东清真教育会

1908.12.6

东京(创)

1

110

编辑长保廷梁

3

爱国白话报

马太璞

1913.7.30

北京(创)

2976

8

综合

4

清真月报

云南省回教俱进会;

1915.3

昆明(创)

4

64

编辑长马德贵

5

清真学理译著

清真学理译著社

1916

北京(创)

1

90

编辑主任王友三

6

清真汇刊

云南清真报社

1917.1

昆明(创)

1

95

 

7

清真月刊

寰球清真青年会

1920.1.31

上海(创)

1

36

编辑者尹光宇

8

清真周刊

清真书报社编辑部

1921.1.1

北京(创)

112

14

编辑主任马宏道

9

明德月刊

天津回教联合会

1924.5.15

天津(创)

11

23

编辑主任刘子清

10

明德报

天津回教联合会

1924.11

天津(创)

2

53

编著者曹恕伯

11

穆声报

西单清真寺

1924.12.26

北京(创)

73

4

韦耀先

12

中国回教学会月刊

中国回教学会季刊

中国回教学会

中国回教学会

1926.1

1929.10

上海(创)

上海(创)

112

11

79

81

主编沙善余

主编沙善余

13

震宗报

震宗报(月刊)

震宗报社

震宗报社

1927.5

1931.1

北京(创)

上海(复)

28

774

4

27

社长唐雨田

社长唐雨田

14

伊光

伊光胜利后复刊号

天津伊光报社

天津伊光报社

1927.9

1946.10.

天津(创)

天津(复)

128

1

4

16

总理编译王静斋

王静斋

15

清真导报

中国回教俱进会四川支部

1928.1

成都(创)

1

80

编辑清真导报社

16

天方学理月刊

天方学理月刊社

1928.10.23

广州(创)

74

4

主编马瑞图

17

中国回教俱进会滇支部振学社高等中阿学校第一期毕业纪念特刊

 

云南回教俱进会振学社

 

1928

 

昆明(创)

 

1

 

68

 

特刊

18

云南清真铎报

清真铎报

清真铎报副刊

中国回教俱进会滇支部

云南清真铎报社

云南清真铎报社

1929.2.10

1940.6.1

1945.11.20

昆明(创)

昆明(复)

昆明(创)

32

37

4

30

30

4

白亮诚、马聘三等

马坚、纳忠等

 

19

月华

月华复刊(一)

月华复刊(二)

月华复刊(三)

成达师范学校

月华报社

月华旬刊社

月华报社

1929.11.5

1938.4.5

1946.1.5

1947.6.15

北京(创)

桂林(复)

重庆(复)

北京(复)

9272

5147

1211

9

4

20

16

32

主编孙幼铭

主编白寿彝

主编马松亭

主编庞士谦

20

伊斯兰学生杂志

上海伊斯兰学生杂志社

1930.1.21

上海(创)

15

55

编辑主任金志晏

21

中国回教公会陕西分会特刊

中国回教公会陕西分会

1930.2.1

西安(创)

1

27

特刊

 

22

中国回教公会陕西分会月刊

中华回教公会陕西分会月刊

中国回教公会陕西分会

陕西省回教公会月刊社

1930.5

1936.2.25

西安(创)

西安(复)

2

1

35

22

 

23

穆士林

中华回教博爱社

1930.9

香港(创)

12

20

穆士林书报社

24

北平伊斯兰

社长刘玉峰

1931.2

北京(创)

1

不详

编辑李韶忱

25

正道

正道复刊号

正道杂志社追求学会主编

 

1931.5.15

1946.11.1

北京(创)

北京(复)

45

2

72

8

编辑主任马宏道

26

醒民

民锋中学抗日救国会

1931.12.28

北京(创)

9

8

周刊

27

成达文荟

成达师范学校

1932

北京(创)

4

246

总编纂孙幼铭

28

穆音

穆音报社

1932.11

常德(创)

16

25

马大伦

29

河南驻马店回教会成立特刊

河南驻马店回教会

1933.1.8

驻马店(创)

1

不详

特刊

30

丁嘤

丁嘤学社

1933.1.15

北京(创)

7

1

报中报

31

开宗

河南回教会郾城分会

1933. 4.15

漯河(创)

3

不详

 

32

回族青年

回族青年社

1933

北京(创)

216

18

主编薛文波

33

回教临时难民救济会特刊

北平回教临时难民救济会

1933.12

北京(创)

1

36

特刊

34

边铎

天山

边铎半月刊社

天山月刊社

1934.3.5

1934.10.15

南京(创)

南京(创)

26

16

210

172

双语

双语

35

成师月刊

成师校刊

北平成达师范学校出版部

北平成达师范学校出版部

1934.4.15

1936.4.5

北京(创)

北京(创)

224

595

35

8

编辑成师月刊社

编辑成师校刊社

36

突崛

突崛月刊社

1934.5

南京(创)

889

44

主编穆建业

37

人道

人道月刊社

1934.6.1

上海(创)

216

22

发行者杨玉书

38

广西回教

广西回教刊社

1934.10.10

南宁(创)

1

80

 

39

伊斯兰

伊斯兰复刊

河南伊斯兰社

河南伊斯兰月刊社

1935.1.1

1946.7.1

开封(创)

开封(复)

5

7

20

不详

主编白寿彝

张怀德、卢振明

40

晨熹

晨熹社

1935.1.25

南京(创)

350

43

主编刘伯余

41

回教青年月报

回教青年月报复刊

回教青年

回教青年还都号

回教青年月报社

回教青年月报社

回教青年社

回教青年出版社

1936.4.1

1938.3.1

1940.4.15

1947

南京(创)

兰州(复)

兰州(创)

南京(复)

118

324

441

7

24

16

16

12

主编石觉民

主编石觉民

主编石觉民

发行人石觉民

42

昆仑

昆仑(革新号)

昆仑编辑社

昆仑编辑社

1936

1936.4

西宁(创)

西宁(复)

14

6

不详

52

 

主编任用之

43

伊斯兰妇女杂志

上海伊斯兰妇女协会

1936.6.3

上海(创)

1

20

 

44

中国回教青年学会会报

中国回教青年学会

1936.9.15

南京(创)

3

43

主编王曾善

45

清真教刊

熊振宗

1936.11.15

香港(创)

1

27

 

46

广州回协

中国回教协会广州支会

1937.1

广州(创)

1

不详

熊振宗

47

禹贡回教专号

禹贡学会

1937.4

北京(创)

1

205

特刊

48

回民公报

天津清真大寺教义研究社

1937.6.25

天津(创)

1

11

创刊者王兴文

49

柳州回教特刊

广西柳州回教堂

1937.

柳州(创)

1

44

特刊

50

中国回民救国协会通告

中国回民救国协会

1938.1.10

郑州(创)

37

4

时子周、王静斋

51

回教大众(武汉)

回教大众(重庆)

回教大众社

回教大众社

1938.2.25

1939.1

武汉(创)

重庆(复)

9

3

18

21

主编沙蕾

主编沙蕾

52

宁夏回教战时专刊

宁夏省政府教育厅

1938.9

银川(创)

1

102

特刊

53

回民言论(重庆版)

回教论坛(重庆版)

回民言论社

回教论坛社

1939.15

1939.7.15

重庆(创)

重庆(创)

112

438

36

50

主编尹伯清

主编尹伯清

54

西北回民正论

中国回民救国协会陕西分会

1939.3.1

西安(创)

8

22

马福泽

55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第一届全体会员代表大会特刊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

1939.8.10

重庆(创)

1

60

特刊

 

56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报

中国回教协会会报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

中国回教协会

1939.10.15

1940.11

1943.1

重庆(创)

重庆(创)

224

224

437

40

46

31

 

57

绿旗

绿旗月刊社

1939.10.16

上海(创)

218

8

发行编辑杨玉书

58

回教文化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回教文化

1941.10.1

重庆(创)

14

54

闪克行

69

新穆民

突崛社新穆民编辑部

1943.1.1

昆明(创)

4

37

 

60

金字塔

金字塔月刊社

1944.6.1

桂林(创)

1

42

杨正旺

61

回教妇女

中国回教协会第二组

1945.1.1

重庆(创)

1

8

 

62

回声月刊

回声月刊社

1946.5.1

新乡(创)

8

16

发行者张国彦

63

回民青年

中国回民青年会

1946.5

南京(创)

3

24

薛文波、马汝邻

64

伊理月刊

伊理社;社长张兆理

1946.8.29

武汉(创)

20

24

主编马全仁

65

回协

中国回教协会北平分会

1947.3

北京(创)

2

24

 

66

天山

复旦大学回教同学会

1947.5

上海(创)

1

20

负责人仝道章

67

古尔邦

北平回民青年联谊会

1947.6.1

北京(创)

2

16

主编黑颂扶

68

月华周报

月华报社

1947.8.22

北京(创)

75

4

主编庞士谦

769

回族文化

回族文化社

1948.1

南京(创)

12

40

主编马力克

70

正义

云南回民援阿大同盟

1948

昆明(创)

1

24

特刊

71

天园

北平回教经学院

1948.11.17

北京(创)

3

1

报中报

72

回民大众

回民大众社

1949.11.15

北京(创)

2

16

主编庞士谦


(二)近代回族报刊创刊号特点


上述表格中所列回族报刊创刊号共计72种,创刊时间跨越将近半个世纪,每种刊物的主旨、篇幅、风格、时间、地点、周期等不尽相同,很难用统一标准进行分析,但对其基本信息的观察,亦可发现其整体规律与特点,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其一,报刊内容和类型不同

上述报刊按内容可分为综合性报刊和专门性报刊。综合性报刊有三种:《正宗爱国报》《爱国白话报》《醒民》,此类报刊主旨、内容为综合性题材,面向社会大众,偶尔亦涉猎回族报道,创办时间主要集中在晚清民初,以日报为主,期数多达数千。专门性报刊主要面向回族社会,内容以回族社会报道与问题讨论为主,抗战时期,又涌现出数种宣传回族抗战的报刊。专门性报刊以1908年《醒回篇》的创办为标志,至1949年的《回民大众》,其占近代回族报刊绝大多数,周期、数量、时间、版面等差异较大。

如按性质大致可分三种类型:普刊(报)、特(专)刊、附刊(报)。此处普刊(报)指通常所办按照一定规律定期出版期卷之回族报刊,此类报刊占据多数。特(专)刊往往只1期,将纪念事件发生、机构成立等的相关资料、论著等汇集成刊。上述创刊号中,有9种为特刊专刊,如《回教临时难民救济会特刊》。附刊(报)亦可视为报中报、刊中刊,其往往体现在在普刊(报)中又附录另一种报刊,有单独主办者、出版规律和期数,上述创刊号中,《丁嘤》附录于《正道》,《天园》附录于《月华周报》。还有单独出版之副刊如《清真铎报副刊》等。

其二,报刊刊期和期数不定

近代回族报刊之刊期不尽不同,有日报、周报(刊)、旬刊、半月刊、月刊(报)、季刊等,还有五日刊、六日刊等,个别报刊刊期曾发生变化。日报者如《正宗爱国报》《爱国白话报》,周报(刊)者如《清真周刊》《月华周报》等,旬刊最为典型者为《月华》,半月刊如《穆光》,月报(刊)如《清真月报》《天方学理月刊》《回教青年月报》《伊理月刊》《回声月刊》等。《成师月刊》刊期曾调整为五日刊并更名《成师校刊》,《月华周报》从23号起调整为六日刊。

不同报刊创办期数亦大不相同,上述除特刊专刊外,还有13种报刊只出版1期即停刊。期数较多者主要集中在前期的《正宗爱国报》《爱国白话报》等日报,多达2000多期,《伊光》《月华》《成师月刊-成师校刊》等创办期数亦在百期以上。此外,《清真铎报》《回教青年(月报)》《突崛》等刊物亦近百期,成为回族报刊中有影响者。

其三,办报时间长短不一

回族报刊办报时间,一为报刊之创办持续时间,一为报刊创办之集中时间。持续时间较长者为张兆麟之《醒时报》,长达36年,《伊光》《月华》等有20年之久,《回教青年(月报)》《突崛》《震宗报(月刊)》等亦在10年以上,10年以下报刊种类数量众多,相当数量仅持续一两年。这一时期的局势变化和经费问题是影响报刊持续的主要原因。就上表而言,44年中创办72种刊物,平均每年至少1种,然而,报刊之创始年代亦存在集中现象,如1920年代末,《震宗报(月刊)》《伊光》《天方学理月刊》《清真铎报》《月华》等重要报刊陆续创刊,1933年、1934年、1936年等每年至少创办5种,此外,抗战期间陆续创办几种宣传抗战的回族刊物,抗战胜利后,又有一批报刊集中出现。

其四,报刊复刊、更名、重名现象

近代回族报刊亦存在复刊、更名、重名现象。上表中12种刊物有复刊或更名,复刊与更名的原因不尽相同,部分刊物中断和复刊与时局有关,如《月华》曾历经3次复刊,有时复刊伴随着更名,如《清真铎报》。此外,刊期的调整亦是更名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成师月刊》《中国回教学会月刊》等,因编辑部改组原因者如《震宗报(月刊)》。重名体现在没有关系的不同报刊拥有相同的名称,近代回族报刊中除上表《天山》重名外,《回教青年月报》《醒民》《回教》《伊斯兰青年》等皆存在重名报刊。

其五,报刊地域分布广泛

近代回族报刊地域分布十分广泛,创刊地可以分为国内与国外,创刊于国外者只有留东清真教育会在日本东京创办之《醒回篇》。上表创刊于国内的报刊,主要集中在北京(21种)、上海(7种)、南京(7种)、昆明(6种)、重庆(5种)、天津(4种)等地,其余主要创办于西安等16个城市。显然,报刊创刊数量较多之城市,多为诸如首都、文化中心、经济中心、陪都等特殊地位者,亦是文化运动开展较好之地区。上表中北京数量尤其突出,亦与笔者所查刊物馆藏地有关。

除上述外,近代回族报刊创刊号还存在诸如同一机构或个人创办数种报刊之现象,如杨玉书创办《人道》《绿旗》等刊物,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及其分支机构创办《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报)》《回教文化》《回协》《西北回民正论》等。

三、近代回族报刊创刊号的爱国特征

创刊号最能反映报刊主旨、思想,同样,回族报刊作为近代回族文化运动的重要部分,也是了解当时回族社会与知识分子思想的重要材料,尽管其大多数属专门性报刊,但也包含强烈的国家情怀与爱国思想,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之初,贯穿始终,当然,这种爱国思想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鉴于报刊种类众多,内容丰富,故而选择部分影响较大之报刊,根据其内容分三种类型分别简述其爱国特征。

(一)综合性报刊

近代回族人创办的综合性报纸,主要集中在晚清民初时期,如《正宗爱国报》《爱国白话报》等,关注时政,关注民生,表达爱国思想成为其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报刊名称与报刊主旨上。报刊名称的爱国特征,主要体现在命名之寓意,上述两种报刊以爱国为名称,办报思想和主旨十分明确。尤其前者作为第一份近代回族报刊,爱国主旨突出,创办者丁宝臣又是经堂教育出身,反映出回族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爱国爱教传统。

报刊主旨之爱国特征,体现在爱国理念在创刊号和发刊辞中屡次强调,并贯穿报刊始终,如《正宗爱国报》创刊号强调其宗旨为“合四万万人为一心,……让黄脸面,黑头发的中国各族人民痛痒相关,爱国如命,保卫中华……万万年”[1],并将“尚实”“提倡公益”“劝学”“劝工”等列为办报的“六大主意”的重要内容。宗旨反映出对民族羸弱、列强掠夺的强烈危机感,主意则与清末中华儿女尝试“实业救国”“强国富民”等救亡图存主张一致。《爱国白话报》开篇强调“个人合国家比较,自然是国家为重”,[6]并对国势民生不被关注而感慨:“国势是安是危,民生是苦是乐,反倒没有人过问一声,岂不是一个可怪的现象?”[6]并提出解决办法,认为唤醒民众实现真正的爱国是办报主要目的:“叫人人晓得国家合个人确有密切的关系,然后爱国思想,几能真心发生出来,从口头上的爱国就变为事实上的爱国了,这是本报出版的大目的。”[6]《爱国白话报》创办于辛亥革命结束封建帝制,创立民国之际,其爱国特征体现在国人对国家相关概念之反应。1930年创办的《醒民》在发刊辞中强调:“本刊的刊行,可以说有四种重要的意思;第一,现在中国被列强们压迫得已经快到绝气的时候了,眼看就要亡国灭种,而一般民众仍是死气沈沈,……本刊的使命是要警醒了他们,让大家一齐起来,努力作救国运动!”[7]该刊呼吁民众觉醒,救亡图存,与当时中华民族面临的列强侵略危机加重,奋起抵抗、救亡图存成为各族人民共同心声一致。

(二)专门性报刊

专门性报刊主要面向回族社会,受众以回族同胞为主,第一份专门性回族报刊《醒回篇》,内容饱含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以唤醒回族人民,实现民族振兴和国家发展为目的,对中华民族面临的危机表达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强调各民族要休戚与共,团结一致。

专门性报刊名称之爱国特征,以《突崛》的命名最为典型。其创刊号《编校后记》专门介绍刊名的含义:“本刊命名:系取发刊辞第一段中‘……吾中华民族宜如何突破此危机,开展新生命,以崛兴于此险象环生之境遇中耶?’数句中之突崛二字而成,别无深义。特告读者。”[8],其中爱国情怀显而易见。

专门性报刊主旨之爱国特征,在不同报刊创刊号中有所体现。如《清真铎报》主办方在章程中强调“凡区内同教之一部,或个人有被人煽惑,以致妨害地方治安,及国家主权时公议劝导阻止之。”[9]《月华》在开篇六条报刊宗旨中,强调“发达中国回民之国家观念”[10]是其一,创刊号中梦扬的《回教与中国》强调“必须联合起来抵抗而制胜帝国主义者;中华民族和回教民族占了弱小民族的大多数,而且处处有合作的可能,并且是可能,而且是特别优秀者,所以应当联合起来,领导其他的弱小民族去实行抵抗而制胜帝国主义者谋全世界的和平的实况”[11]上述两种刊物的爱国思想,均强调要牢固树立国家观念,维护国家利益。《突崛》强调“吾中华民族如何突破此危机,开展新生命,以崛兴于此现象环生之境遇中耶?”[12]认为刊物的首要动向为“唤醒中国回民,……孕育为坚强之国家意识和民族观念,……加入民族解放之革命运动,以摆脱此严重之国难”[12]《回教青年月报》强调刊物所负使命,首条即在边疆地区宣传国家德意,“宣传中央德意,挽回民心,实目前协助治边必要之工作,为本刊首当担负之责任也”[13]“实现真正之民族团结,完成整个国家民族,政治上、经济上,最后之自由与解放!”[13]反映出在日本侵略活动加剧的背景下,唤起民众觉醒,团结各民族的重要性。此外,诸如《伊理月刊》等亦在创刊号中体现出爱国主义理想和实践,当然,由于时代背景,此时的爱国主义主要体现在呼吁中华民族团结,救亡图存等方面。

(三)宣传抗战报刊

回族宣传抗战报刊属专门性报刊,其创办于抗战时期,主要目的为宣传抗战和救亡图存。宣传抗战报刊主要有《中国回民救国协会通告》《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报)》《西北回民正论》等,此外,《回民言论-回教论坛》《回教文化》《伊光》等亦刊发揭露侵略罪行,呼吁团结抗战之内容。

宣传抗战报刊名称之爱国特征比较明显,如《中国回民救国协会通告》《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报)》等,名称上包含“救国”二字,号召回民参与抵御外辱,积极抗战的主张十分明显,内容报道也多围绕“救国”展开。

宣传抗战报刊主旨之爱国特征,体现在其内容以提高国家、民族意识,宣传抗战为主。正如《中国回民救国协会通告》所言:“虑此日寇毒□方张,全国一致抗战之际,我教胞忝为中华国民,爱国岂肯后人:趁此时机,若不团结奋起,以表现我回教之精神。”[14]又强调“团结御侮是我回民天职,……争取民族的最后胜利。”[15]《西北回民正论》发刊辞强调“四万万五千万不愿做奴隶的中华儿女,已经同一了心志,齐一了步伐,正在做着神圣的民族复兴的事业。……我们的使命是:一、提示回民救国途径。二、发动回民抗战力量。三、完成回民救国任务。”[16]并强调要牢固树立“抗战必胜,建国必成,为吾人应有之信念”[17]抗战报刊报道了大量涉及抗战之内容,如抗战宣传、抗战活动、后方支援、公益慈善等内容,是研究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回族抗战活动之重要史料。

总之,近代回族报刊创刊号的爱国特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近代中国社会不同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息息相关,与中华儿女不同时期的爱国主张和救亡实践相一致。创办于晚清的回族报刊,其爱国特征主要体现在实业救国、救亡图存等主张;创办于民初的回族报刊,其爱国主要体现在国家观念增强和国家与人民关系的认识;创办于民国中期的回族报刊,其爱国主要体现在唤醒民众觉醒,力图救亡图存方面;创办于抗战时期的回族报刊,多以宣传抗战,抵御外侮为特点。

小结

回族报刊是近代回族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文化现象,其数量众多,内容丰富,是回族学相关研究的重要史料来源之一。由于其创办时间、发行量、影响力等不尽相同,馆藏分布亦多散落各处,因而,搜集整理回族报刊对丰富回族研究史料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创刊号在报刊的创办过程中地位特殊,最能反映其思想、主旨和办刊理念等问题,通过对创刊号基本信息的统计与分析,可以对近代回族报刊整体的创办特点和规律有全面系统的认识。近代回族报刊创办于二十世纪上半叶,正值中华民族多灾多难饱受外敌入侵之际,回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亦对国家之未来,民族之前途充满关注。近代回族报刊创刊号中所反映之爱国理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既是回族社会知识分子为实现国家民族振兴富强,宣传救亡图存思想,呼吁各族人民团结一致的尝试,又反映出回族人民的家国情怀,以及其早已与各兄弟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爱国传统。

[1]张巨龄.清末民初的回族报刊和丁宝臣等五大报人[J].云梦学刊,2006(5).
[2]虎世文.五年以来之中国回民文化[J].月华,1934,6(28-30).
[3]赵振武.三十年来之中国回教文化概况[J].禹贡,1936,5(11).
[4]赵晓燕.回族报刊史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2.
[5]马博忠.民国时期中国穆斯林报刊统计表[J].回族研究,2008(3).
[6]懒.爱国白话报刊辞[N].爱国白话报,第一号,1913-7-30.
[7]编辑部.发刊辞[J].醒民,创刊号,1931(1).
[8]编者.编校后记[J].突崛,创刊号,1934(1).
[9]中国回教俱进会滇支部章程[J].云南清真铎报,创刊号,1929(1).
[10]本刊宗旨[J].月华,创刊号,1929(1).
[11]梦扬.回教与中国[J].月华,创刊号,1929,1(1).
[12]本社同人.发刊辞[J].突崛,创刊号,1934(1).
[13]石觉民.发刊辞[J].回教青年月报,创刊号,1936,1(1).
[14]中国回民救国协会宣言[N].中国回民救国协会通告,第一号,1938-1-10.
[15]敬告全国回民同胞[N].中国回民救国协会通告,第一号,1938-1-10.
[16]发刊辞[J].西北回民正论,创刊号,1939,1(1).
[17]编辑余缀[J].西北回民正论,创刊号,1939,1(1).

Array

上一篇:爱国是信仰的一部分从阿拉木图到莫斯科看中国回族后遗东干族卫国英雄
下一篇:伊斯兰恐惧症给穆斯林身心造成双重伤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