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坚 伊斯兰教中国化的推动者、践行者
分享到:
2021-08-18 10:37:29 【来源:《中国宗教》】 点击:

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行的爱国宗教界人士马坚伊斯兰教中国化的推动者、践行者



     马坚(1906-1978),原名马玉书、字子实,回族,云南沙甸人,是我国著名的伊斯兰学者、宗教学家、语言学家和翻译家,一生都在致力于推动伊斯兰教中国化。他皓首穷经,致力于《古兰经》等伊斯兰教典籍的翻译工作,成为伊儒双向交流的使者,推动了伊儒对话;他深耕教育,心怀伊斯兰教中国化人才培养,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大批教育、外交人才;他一生爱国爱教,促进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消除民族隔阂、推动党和国家政策的顺利实施作出了杰出贡献。

一、促进中国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高度统一。马坚一生爱党爱国,家国情怀深厚,为促进中国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贡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

  抗战时期,马坚勇于向国际社会揭露日本侵华暴行,宣传中国抗日政策。1939年,日本侵略者制造国际與论掩盖侵华罪行,准备令中国的日伪分子以中国伊斯兰教朝觐团的身份到沙特阿拉伯朝觐。此时正值马坚留学埃及时期,以马坚为代表的留学生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报告国内,最终由爱资哈尔大学的中国留学生组成的中国朝觐代表团到沙特阿拉伯朝觐。在朝觐过程中,他们大力宣传我国抗日运动,揭露伪朝觐团阴谋和日本侵略者的无耻行为。回埃及途中,马坚把他为朝觐团所著的《告世界回教教胞书》寄往国内外报纸刊发,同时在船上发表演讲,揭露日本侵华真相,挫败了日伪分子的阴谋。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有重要影响力的穆斯林学者,马坚表现出对新中国的信心和对民族的希望,他对国家、宗教和个人的关系有着深刻认识。关于国家与宗教的关系,他的认识是:"宗教乃赖国家以保护,赖国家以生存。”关于宗教与个人,他认为:“我是中国人,又是穆斯林,我肩负着双重义务:公民的义务和宗教的义务。”他通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天津《进步日报》发表文章,帮助人们全面正确认识伊斯兰教,同时呼吁回民大众投入新中国建设,共同促进新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其中《中国人民革命成功对于回教各国人民的影响》《回民同胞对于新时代应有的认识》等文章引起了极高的社会关注,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马坚扎根本土的历史观、文化观和宗教观,继承了中国伊斯兰教云南学派的传统,不断增强我国伊斯兰教的文化自信,始终坚持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了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马坚多次担任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翻译,为中国人民的友好往来架起桥梁。在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期间,他积极建言献策,全身心地投入到新中国各方面事业的建设中,尤其对推动伊斯兰教中国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深耕教育,培养教育、外交人才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马坚将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教育事业,他关心伊斯兰教中国化人才培养,多年坚持奋战在教育的第一线,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大批教育、外交和翻译人才,体现了我国穆斯林学者无私培育英才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担当。

  马坚先生心怀伊斯兰教中国化人才培养。1956年,他到云南红河地区考察工作时,强调要办好教育,提高教师素质。在《回教教育史》的译者序里他写下了自己的思考见解。第一,他肯定了中国伊斯兰教悠久的历史,针对中国伊斯兰教教育史料缺失的现状,提出要努力搜集、整理伊斯兰教文献资料的建议。第二,他指出了中国伊斯兰教人才培养的局限性,即只注重宗教教育,而不注重普通教育,限制了学生未来的发展。第三,他指出了民国以来宗教学校的缺点,如宗教学校强调阿文原文经典,延误了学生对伊斯兰教精义的领会。最后,他建议创办一种适合中国伊斯兰教环境的学校。在高一层学校里,应将宗教学与阿拉伯文字分成独立的两系,并以国文编辑宗教学的教材。对自幼学习阿拉伯文的青年,一方面改良阿拉伯教材和教法,使他们能读能写,同时添授国文和科学常识。

  1945年,马坚任国立云南大学教授,开设伊斯兰文化讲座。自1946年起,马坚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创建阿拉伯语教研室,主要教授阿拉伯语文、伊斯兰教史、《古兰经》研究、高级阿拉伯语等科目。他将大量精力投入到新中国阿拉伯语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上,并亲自参与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制定、教材选编等工作。

  作为中国高等学校阿拉伯语言、阿拉伯文学专业的奠基者之一,他表现出超前的眼光和严谨、求真务实的教育实践者的精神风范。1978年,72岁高龄的马坚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把晚年献给祖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一文。在文中他这样写道:“我是一个回族教育工作者。……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亲切关怀教育下,自己取得了一定进步,对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只做了些微不足道的工作。……我虽然已是七十多岁的人了,左眼已失明,右眼视力已很微弱,行动吃力,但我要把自己的晚年全部献给祖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他将毕生大部分精力都奉献给了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深刻思考适合中国化的伊斯兰教教育发展方式与道路,培养了新中国阿拉伯语专业领域的中坚力量,这些中坚力量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增进中国和阿拉伯各国人民的友谊作出了贡献。

三、皓首穷经,推动伊儒对话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马坚译著丰富,涉及伊斯兰教义学、哲学、教育学、天文历法、宗教比较学、宗教与科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他推动了伊儒文明对话,促进了中阿学术、伊儒文明的深入交流。

  早在埃及留学期间,他就将《论语》译成阿拉伯语,并在开罗出版发行,扩大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阿拉伯世界的影响力。1939年,马坚学成归国后便积极开展《古兰经》的翻译工作。他全面考证了明清汉文译著中关于《古兰经》的译法,为翻译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他的《古兰经》中文全译本经受住了时间和历史的考验,受到伊斯兰教界、学术界的高度认可和广泛好评,为我国伊斯兰教经学思想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此之外,马坚还参与并完成了其他相关书籍的编集与翻译工作。一是对《阿汉词典》与《汉阿词典》的编纂。1959年到1961年间,马坚对《阿汉词典》初稿逐字逐句审校。1972年北京大学东语系阿拉伯语教研室编写《汉阿词典》时,他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埃及宪法》的翻译。1956年中埃建交,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外交关系进入历史新阶段。马坚及时撰文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将《埃及宪法》译为汉语。这一双向翻译工作为新中国中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三是对《回教哲学》与《伊斯兰哲学史》的翻译。1934年马坚把穆罕默德·阿布笃的《回教哲学》译成汉语,又在1944年将第·博尔著的《伊斯兰教哲学史》译成汉语。这两部著作较全面地介绍了伊斯兰教的哲学体系,促进了中国伊斯兰教哲学研究的发展。

  马坚先生的学术贡献是双向的:既有阿拉伯学的汉译,又有以儒学为代表的汉学的阿译,不仅继承了明清时期"伊儒会通”的文化模式,完成了一系列填补空白的译著,还为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作者:勾字威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本文刊《中国宗教》2021年第4期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马坚 伊斯兰教 中国化 推动者 践行者

上一篇:米广江:传承阿文书法的使者
下一篇:著名阿拉伯文书法家哈吉·努伦丁·米广江先生简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