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庄高处
分享到:
2011-07-09 11:30:13 【来源:穆斯林通讯】 点击:

上网浏览时得知北庄门宦马进成老人家归真的消息,看到数张十多万人送葬的图片和哀悼、追思、祈祷的帖子,许多人高度赞扬马进成老人家高尚的人格魅力,对他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宗教和顺发展所做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一致认为他是一位虔诚的穆斯林、一位谦虚谨慎、和善待人、力行功课、为穆民表率的阿訇。看到这诸多评论,我深有同感,想起六年前那次难忘的北庄之行。

  走访北庄门宦

  2003年2月上旬,我去兰州参加甘肃广播电视报会议,会后返回临夏,用一天时间走访了临夏北塬各拱北,本想宰牲节前回家,但妻子带女儿回了娘家。于是,我决定上东乡去走访著名的北庄拱北。

  老人家的住宅

  早上9时许,我从临夏市乘车到达东乡县城。换乘农用车到了北庄。车上人说:“前面就是北庄老人家的家了,你在这里下吧。”我顺着那人指给的方向,朝前走。在马路右边,是一幢红砖修筑的庄园,高高的院墙,宽敞的大门,大门左上方是一个阁楼,下面是车库,这是一幢一进两院二层楼式的四合院,与周围庄户人家的泥墙土屋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

  初见马进成老人

  转目向左,一座清真寺赫然映入眼帘。白墙绿瓦,高高屹立在村边马路边上,寺里正在礼“古尔邦”节的乃麻子,时不时传出“安拉乎艾克拜尔”的声音。一刻钟后,礼拜的人们走出寺门。最前面的是一位个头不大的古稀老人,头上的号帽雪一样白。大家簇拥着他走着。我想这位老人就是北庄老人家马进成。我也跟在人群后面,来到了老人的家中。抬眼间,我见马进成老人家身披一件青布羊皮大衣,正站在上房的台阶前。我快步上前道了“色兰”,老人家接了“色兰”,便抓住我的手,谦和地将我往客厅中让。

  鼓励我多宣教

  进了正房的大客厅中坐就,有人进来泡上了茶。我说明来意后切入正题,我们谈到《中国穆斯林》杂志上关于他的报道,谈到他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肩负的责任和所做的贡献。他说,不久要召开全国政协会议,他今年身体不好,凭真主的口唤,看能否能参加。他问我是哪个教派的。我说我父亲是华寺,母亲是西道堂。他说,不管是哪个门宦,都是伊斯兰教大家庭的一员,都对教门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天下穆斯林是兄弟,要相互团结,只有团结才能发展教门,促进民族进步。他希望我多写民族宗教方面的报道,多宣传教门和穆斯林民族。他还说,西道堂教长敏生光哈吉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学者型阿訇,他们虽然交往不多,但彼此理解尊重,敏教长的睿智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北庄的“古尔邦”

  我们正谈着,有人躬身进来说:“阿訇们要念了。”老人家说:“今天是古尔邦节,家里要念个赫亭,你就在这里坐着,接个‘都阿宜’吧!。”说着起身和那人出客厅去了。刹时,诵念《古兰经》的声音便从右手房间里响起来了。悠扬的诵念声在空气中弥漫着,阳光一样温暖着心胸,雨露一样滋润着血脉,身体随着思绪飘起来,在云端翱翔。

  张承志与北庄的雪

  老人家出去后,在诵经声中,我默默打量这客厅。客厅30平米见方,四周摆着不同样式的沙发茶几,墙上挂着一些伊斯兰教内容的字画、老人家参加全国有关会议的照片,以及贺幛。比较显眼的是迎门墙上一幅楷体字轴,内容是著名回族作家张承志《北庄的雪》,字体秀丽,装裱讲究,给人一种深邃感、悠远感和厚重感。

  古尔邦节的祈祷

  大约一刻钟,诵念的声音渐停,传出接“都阿宜”的声音。我不由自主地展开两手,默默地念起来,祈求安拉赦免我们的罪过,赐予世界和平安宁,赐予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赐予我们幸福和平安。

  餐后看拱北

  接着负责舍散的管事进来,从一叠五元面值的钱中抽了两张给我,说是念赫亭下的海提牙。随后,年轻人们端来了油香、花卷、红枣等,并斟上了茶。稍顷,端来了八宝米饭和碗菜。每人一碗,上面还放了一块古尔巴尼肉。老人家进来,大家起立歉让。来到我们桌前时,老人家对我说:“记者吃好啊,下来后让人陪你去拱北看一看。”饭后,一位三十来岁的男子胡塞陪我去拱北。

  拱北中的坟墓

  绕过绿色大殿清真寺,沿马路走不远,拱北就赫然在眼前。拱北比较简陋,没有我想象的那样华丽雄伟。举目望去,拱北园已经被规格不一的坟墓占满,坟墓分三类,一种是石棺型,高出地面,用砖头水泥砌裹而成,体积不大,小巧玲珑,显得清洁雅致。一种是用特选的石头镶嵌在土堆周边,或将坟墓整个用石头包裹,起到加固、规整、显眼的作用;再一种是土堆式,这是天下穆斯林坟墓的主要形式。

  拱北中的石碑

  拱北左右两边是便道走廊。廊道外立着两块石碑,一块为汉文,一块为阿拉伯文和波斯文,两块都是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初建拱北的碑文,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碑文题目是《修建北庄马太公追远亭碑记》。记述了北庄门宦创始人马葆真先贤生平事迹及赴新疆叶尔羌求道,创立北庄门宦的简要过程。先贤于道光六年(1826)11月26日归真,享年54岁,葬于其生前指定的墓地。碑记以古汉语写成,行文简洁通畅,是研究北庄门宦历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资料。

  道祖与四大门徒

  两廊尽头,是数十层的踏步台阶,台阶之上,是一座重檐重顶八卦四壁建筑。隔窗而视,里面有几座坟墓。胡塞说,这是道祖太爷的墓庐,里面除了葬着道祖太爷外,还葬着道祖的四大门徒,其中有临潭人敏尚礼。胡塞还说,除了敏尚礼,这里还葬着一位临潭人,新华社甘肃分社记者的敏钟杰。胡塞说:“文革”中,北庄拱北惨遭毁坏,道祖和其他老人家的陵墓俱未幸免。改革开放后,拱北得到了恢复。他说,老人家想修一下拱北,只苦于拿不出钱。我听了,也觉得惋惜。

  感悟拱北

  下了台阶放眼望去,从围栏的下边一直到对面山坡,全是芸芸众生的坟墓,。为什么众多的“多斯达尼”选择这地方为归宿呢?无非是想沾一沾先贤们的吉祥。站在正门前,感觉站在了北庄的高处,感觉驾着拱北上空的云要飞起来,一闭眼,仿佛春天已经来临,满山遍野的草都绿了,绿成一望无际的信仰的世界。啊,我明白了,这不仅仅是北庄的高处,更是信仰的高处。而这高处显得如此平易近人、朴素实诚,就象它的主人马进成老人家一样。

  返回临夏城

  因为过节,所以没有从北庄到东乡县城的车辆,我只好步行,这时天气变了,刮起了旋风,堆起了云层,太阳被遮住了,稀稀拉拉下起了雨雪,感觉有点冷。回望北庄,已成一幅水墨画,飘逸在山峦间,有点朦胧。

  全国政协委员

  2003年初召开的全国两会上,马进成老人家再次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这是他连续五届当选这一重要职务。这一晃,已经六年了,我再也没有见过马进成老人家,我一直真诚地祝福着他,祈望他健康长寿。

  感受北庄的高度

  当我听闻老人家归真的消息时,忍不住心里一阵酸楚。然而,当我看到那十多万人参加老人家葬礼的壮观场面,看到细雨蒙蒙,天地同悲的景象时,我却感到欣慰。这是对老人家高贵品性的最好礼赞,它代表的是一种信仰的高度,也是北庄的高度。我举起双手,为这位和蔼可亲的穆斯林老人家祈祷!愿我们的“都阿宜”能够得到安拉的喜悦和准承,愿大家从进成老人家的人格魅力中获得美好的滋润,阿悯!

责任编辑 :奥斯玛廼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上一篇:村官征文选:我成了土生土长的新街人
下一篇:真的阿訇敢于向汉族宣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