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义中的回族志士
分享到:
2011-11-18 13:21:07 【来源:中国民族报】 点击:

  1911年10月10日,起义街清真寺的边上响起了枪声。枪声来自距清真寺500米外的新军工程营,这是清王朝的丧钟在鸣响。武汉新军是张之洞洋务运动的产物,而军营里早在辛亥革命前几年就进入了一大批革命党人,其中也有一批早已参加了日知会、共进会等革命团体的回族穆斯林。这批有着新思想、走在时代前列的回族知识分子积极投入辛亥革命,在起义的酝酿、发动,支援起义军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有的甚至率军浴血奋战,为推翻帝制、建立民国立了大功。

  那些可歌可泣的回族英雄

  由于回族穆斯林在武昌起义中作出了巨大贡献,在1913年邓玉麟的《致北京稽勋局公函》中,马骥云、沙金海、马祖全等人均被列在辛亥革命起义有功人员甲种名单之内。尽管他们的名字并没有明晰地进入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可是武昌起义街的清真寺牢牢地记住了他们。

  马骥云(1883-1952年),又名马少青,河南固始人,年轻时曾跟着阿訇学习太极拳和医术。1905年加入日知会,1906年在汉口加入同盟会,为湖北早期同盟会员之一,积极参加了同盟会的反清活动。后日知会被查封,马骥云等组织成立振武尊心社,继续坚持革命斗争。1909年加入孙武等人在汉口成立的共进会。1911年,随着全国革命形势的急剧发展,马骥云更是全力投身于革命活动,他在武昌华林的住处,成为进行秘密活动的地点之一。起义前夕,马骥云作为湖北新军第八镇第十五协第二十九标共进会的代表,多次参加革命前的筹划工作。1911年9月24日,在武昌胭脂巷召开的共进会与文学社联合大会上,代表们商定了起义日期、制订了起义计划及起义后军政府的组成人员,马骥云当时被推举为军政府的司勋和军事筹备员。10月9日,孙武在汉口俄租界的秘密机关被破坏,清军大肆逮捕革命党人。马骥云等当即在汉阳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并及时将情况通报于武昌革命党。起义爆发,马骥云率兵参加了进攻总督衙署和电报局的战斗,取得了武昌起义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10月11日,汉口光复。13日,汉口军政府成立,马骥云参加了军政府的领导工作。

  沙金海(1888-1956年),字晏山,祖籍江苏铜山县,后迁居湖北襄阳。1905年应募加入湖北常备军马队,倾心革命,以铲除专制、建立共和为己任。1909年结识孙武,加入共进会,被委任为马队第八标代表,参加了筹划武昌起义的组织领导工作。1911年10月10日凌晨,沙金海和城外南湖的马队、炮队及革命党代表在巡司河边召开紧急会议,约定当晚发动起义。起义打响后,沙金海、祁国钧等统率马队随炮队行动,由中和门攻进武昌。武汉光复后,沙金海率部参加了保卫汉口、汉阳的战斗,大战于刘金庙,取得胜利。19日,他被军政府委任为武汉战斗区独立机关队队长,率兵在汉口奋勇作战。后奉命驻兵汉阳梅子山、黑干山一带,与清军展开激战,为保卫汉阳建功。

  邹森青,湖北汉川人,1903年入湖北护军马队前哨当兵,后随营调襄阳。1908年参加共进会,秘密从事革命活动。武昌首义前,邹森青为马队中革命党负责人之一,积极协助祁国钧、沙金海筹划马队起义事宜,并组织马队英勇参战。起义后,邹森青作为第二营右队队官,奉命镇守汉阳三眼桥,击退清军数次进攻。后汉阳美娘山失陷,邹森青又加入数十人组成的敢死队,冒着清军机枪扫射,奋勇当先,夺取了美娘山险要据点。邹森青在胸部、左臂中弹的情况下,仍坚持奋战,后被战友强行抬下火线。

  此外,留东清真教育会会员马祖全(湖北武昌人)亦曾参加武昌首义,在汉口保卫战中任汉口前线炮兵总指挥官。同盟会会员马刚侯(湖北沔阳人),早年结识黄兴、宋教仁,积极为革命奔走,辛亥革命前任汉口各团联合会总干事、清真自治公益会会长。武昌起义胜利后,马刚侯组织汉口各界筹集军饷,协助起义军维持社会治安,侦察敌情,运送军火,救护伤员,做了大量工作,受到各界好评。

  (本报实习生李翠根据相关材料整理)

责任编辑 :奥斯玛廼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武昌起义

上一篇:军人阿凡提—记著名歌唱家克里木
下一篇:孤寡困难老人的好“孙女”回族女青年马月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