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尔寺与东关清真大寺
分享到:
2012-08-14 00:57:26 【来源:穆斯林在线】 点击:

盛夏八月,走在西宁街头,不时会看到上身穿着坎肩、腰系赭色裹裾、外披紫红袈裟的藏族僧人从身边走过,他们身材高大,脸膛黑里透红,神情庄重而又安祥。更多的,是健硕俊朗、头戴洁白顶帽的穆斯林汉子,还有身材窈窕、戴着盖头或纱巾的女子,他们衣着严整,眼神清澈透亮。这一切,构成了夏都街头亮丽的一景。

    自古以来,青海一直是多民族的聚居地,遍布于全省各地数以千计的藏传佛教寺院和伊斯兰教清真寺院就是各民族文化和智慧的结晶。

    藏民心中的圣地

    从西宁坐汽车向西南行50公里,就到了湟中县鲁沙尔镇,与镇子紧邻的莲花山峰峦起伏状如张开的千瓣莲花,塔尔寺就座落在莲花的中心。放眼望去,整座寺院依山就势而建,参差错落、气势恢宏。寺院共有52座大型佛殿、经堂、佛塔,其主体建筑小金瓦殿、大经堂、大金瓦殿、弥勒佛殿等兼俱藏汉风格,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壁画塑像栩栩如生,构成了一个巨大的藏传佛教文化的宝库。寺院内还有9300多间活佛府第和僧舍,鼎盛时期僧众达3600多人。

    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宗喀巴天资聪颖,3岁时就由噶玛巴活佛传授居士戒,7岁在夏琼寺受须弥戒,正式出家学习佛法,16岁赴藏深造,他潜心钻研佛学理论和各教派教法,长期苦学精修,于明永乐年间创立了藏传佛教中信众最多、影响最大的格鲁派佛学体系。

    为纪念大师的诞生,当地部族和信众以宗喀巴出生地的菩提树为中心、大师亲绘的狮子吼佛像为胎藏,修建了聚莲塔,后又建成佛殿。此后,清代的蒙古亲王、西藏郡王等先后捐资黄金数千两、白银数万两数度扩建修缮这座塔殿,三层歇山式的殿顶全部覆以镏金铜瓦,成为闻名遐迩的大金瓦殿。大殿中心是上下贯通的天井,天井中央即是高十多米的纪念宗喀巴的大银塔,塔的周围供有历代高僧大德之舍利塔、灵骨塔、藏文佛典及双层佛龛,殿内还供奉着七世达赖喇嘛献给塔尔寺的弥勒佛镏金铜像及轿状佛龛。

    塔尔寺每年举行四次观经大会,招来大批香客游人,平日里也是游人如织。我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进入各个殿宇参观,所到之处,每个殿堂的大小佛龛前,堆满了信众敬献的哈达、酥油、米钱。殿前的围廊里是一排排叩长头的藏民,有脸上写满沧桑的老汉和阿妈,也有年轻的姑娘和小伙,跪下,叩拜,五体投地,虔诚而又专注,每叩过一定数量后,就拨动一颗念珠计数,十万个长头要叩上三四个月。他们风尘仆地从远方赶来,或投亲靠友,或在寺院周围风餐露宿。

    塔尔寺的阿卡们大多自幼出家,我与一位阿卡交谈,他来寺院已十几年了,说在这里过得很好,哪里都不想去。目前阿卡有七八百人,住集体僧舍,他们系统学习藏文、医学、历法、宗教,寺院有显宗、密宗、医明、时轮四大学院,学制三到五年、十几年不等,有的在寺院研修成为一代高僧,有的成为一名喇嘛为寺院工作,也有的还俗成家。在各经堂供职的阿卡们接受信众供养和布施。寺院有可观的门票收入,还建有藏医院,以寺养寺,自给无虞。

    藏民们不论僧俗都诵经念佛,每个村子都建有嘛尼庙,居中设一个大嘛尼经轮供全村群众转经祈愿。平日里他们也手执小转经筒,不时摇动口诵嘛尼。一些虔诚的信徒劳作一生,会将百分之九十的财产捐献给寺院。他们以此积累功德,求得佛祖的保佑。

    青海湖畔,转湖的藏族牧民磕着长头绕青海湖一圈,朝拜他们赖以生存的高原圣湖和神灵,内心充满了悠远、古朴和醇厚的情感。日月山口,五彩经幡随风猎猎飘舞,每飘动一下,就是藏民带着深深的祈愿在诵读一遍经文。经过藏传佛教洗礼的藏族同胞们,血管里流淌着纯净的热血,他们善良,敬畏,对生养自已的这片高天厚土有着深深的眷恋。

    穆斯林的精神家园

    早在唐、宋时期,来自波斯、中亚的一些穆斯林商人就在青海留居下来。元代开始伊斯兰教兴盛起来。明太祖朱元璋分封开国功臣、回族将领沐英为西平候,镇守今青甘地区,应居住在西宁的穆斯林的请求,沐英奏请朝廷允准,在回民聚居地西宁东关地区修建了清真大寺。

    东关清真大寺是青海最大的伊斯兰教寺院,经过几百年来多次重建和扩建形成了今天的格局:寺院正门是一幢阿拉伯风格的三层主楼,楼顶两侧为四十五米高的六角形宣礼塔,中间为阿式穹顶。整体建筑绿白相间,绿色象征着和平,白色象征着纯洁。往里走穿过欧式风格的重门和宣礼塔,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方开阔洁净的大青砖场地,这里可容纳两万人进行礼拜。两侧是古典式南北厢楼。宫殿式礼拜大殿分前后两部分,后殿门前是一排八根八米多高的巨大廊柱,殿内为宽七间、进深七间,铺有华丽的坐毯,可容纳三千人进行礼拜,前殿正中设拱形圣龛,但是并不供奉神像。大殿殿脊中央的镏金宝瓶和宣礼塔上的镏金经筒是拉卜楞寺和塔尔寺僧众捐送的,象征着当地不同宗教之间的友好和团结。

     接待我们参观的是一位头戴白色顶帽、身着白色长袍的年轻阿訇,他招呼我们在树荫下的麻石条上坐下后,就充满激情地介绍开了:伊斯兰教认为众生是平等的,所有的人都是真主阿拉创造的,真主是万物的创造者,无形无人格,穆斯林不崇拜偶像,因此不烧香不点烛也不烧纸……他正滔滔不绝地讲着,又有两位身着长裙的姑娘飘然而至,阿訇高声赞美道:看,这有多美啊!姑娘连连道歉:不好意思,是我们不懂这里的规矩。原来这两位游客是穿着热裤短裙而来,在门口被要求换装后才允许进入清真寺的。

    这位阿訇在接待我们的过程中不时接听手机,用普通话、青海方言或阿拉伯语与对方简洁地进行交流,他上个月刚从麦加回来,下个月还将再次前往接应当地去朝觐的穆斯林。作为伊斯兰的信徒,一生中能去麦加朝觐,是他们最大的宗教功德。朝圣回来的人将会变得冰清玉洁,被称为“罕智”,备受人们的敬仰。

    穆斯林男人们每天都要到清真寺做礼拜,女人们在家里面对圣地麦加的方向跪拜。平日里有三千多人进寺,主麻日有上万人前往,开斋节、古尔邦节时达到二十万人,从东关到火车站全部戒严。一个穆斯林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一息尚存,都不会忘记他每天要做的五次礼拜。我在去西宁的火车上就看见几个回族汉子洗手、洗脸、洗鼻子、洗耳朵,最后还洗了洗脚,然后在火车的过道中放一块拜毯,盘腿坐在上面念经。

    我在西宁逗留期间适逢斋月,穆斯林从黎明到日落戒饮食,以此陶冶心性、节制欲望和体验生活。阿訇和穆斯林民间组织慰问穆斯林的贫困家庭。当斋月进入第三天或第七天时,小辈们买上牛羊肉、鸡蛋、茶糖等礼品给长辈开斋,祝愿他们身体健康、平安愉快。

    清真大寺礼拜大殿的北侧还设有男女淋浴室和殡葬室,伊斯兰教信徒身后奉行土葬、速葬、无棺木,在完成宗教仪式后白布裹身,送往穆斯林公墓安息,亲人念古兰经祭祀。在穆斯林的心目中,伊斯兰教是人类最完美的生活方式。

    步出寺院大门,走进主楼临街一侧的六层商贸大楼,商铺里经营着琳琅满目的民族服饰、顶帽盖头、金银饰品、宗教用品和阿拉伯、波斯风情的工艺品,应有尽有。再往两边溜跶,清真糕点、牛羊肉铺子和各式清真馆子一家紧挨着一家。自古回回善商贾,真是名不虚传!东关街头的树荫下,头戴白色顶帽、胡子修剪梳理得十分精神的老汉们在石凳上下棋,戴着绿色丝绒盖头、高鼻大眼的俊俏媳妇们抱着娃娃在一起闲聊,从东关回民女子小学里走出来的身着校服、头戴纱巾的女童们在追逐逗笑着。这家常而又和谐的一幕永远地留在了我的记忆中。

责任编辑 :奥斯玛廼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塔尔寺 东关 清真

上一篇:伊斯兰孕育出来的文化巨人
下一篇:重现历史烟尘中的回族人物——读陈晓虎的《回族与辛亥革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