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干人信仰伊斯兰教的特殊族群 寻访当年回族后裔
分享到:
2012-06-07 18:29:40 【来源:穆斯林在线】 点击:

  当时的新疆正面临着沙皇俄国扶持的阿古柏政权势力占据疆内大部地区、新疆随时都有从祖国怀抱中分裂出去的危险。对此,清政府内部也分为两派,李鸿章等人主张放弃收复新疆,左宗棠则主张一定要收复新疆。最终,清政府同意了左宗棠的意见,命他进军新疆。



新疆的陕西回族后裔。

  左宗棠和白彦虎两度在新疆相遇。

  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清军攻克乌鲁木齐后,阿古柏驱使民夫在吐鲁番大兴防务,并派白彦虎所带领的回族把守在这里,企图阻止清军收复新疆的步伐。

  左宗棠要求对跟随白彦虎的回族“均应宽贷,亦天理人情所宜”,并对部下声明:“严禁杀掠奸淫,则八城回民如去虎口而投慈母之怀。不但此时亦宜成功,即此后长治久安,亦基于此。”

  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清军从乌鲁木齐突然出兵,一举夺下阿古柏的大总管爱依德尔呼里把守的达坂城。4天后,清军从东西两面进攻吐鲁番,白彦虎带领的回族拼力守城不支后,选择了向西逃亡,替阿古柏政权固守库尔勒,再次成为新疆收复中的拦路虎。左宗棠下令清军南下攻克焉耆,白彦虎为了阻止清军前进,将开都河决堤,造成当地水灾。白彦虎本来准备将储备的粮食运走,因为慌乱中决堤,自己断了退路,便把粮食就地掩埋。追来的清军此时正处于粮草供应不足的窘境中,很快便找到了藏粮之地,解决了粮食危机。

  从焉耆撤离出的白彦虎,带领的人多达数万,但真正具备战斗力者不过千余。负责追击白彦虎的刘锦堂是左宗棠手下的得力战将,严格遵守左宗棠的民族政策,下令“守执军械者斩,余均不问”。数万回族或被俘虏或决定放弃继续流亡,被清军交给后续兵团妥善安置。

  正当清军决定乘胜收复整个新疆地区时,英国出面交涉,企图扶植阿古柏长子伯克胡里立国称汗。左宗棠指示刘锦堂:“清军收复旧疆,与英何干?”刘锦堂便带兵直逼伯克胡里和白彦虎试图立国称汗的喀什噶尔城下。白彦虎带领回族起义军站在天山脚下,他们没有臣服于清政府,而是选择了被俄国人接纳到天山另一侧的命运,这是否是他所愿?历史在这里留下了一个谜团。

  逃亡到境外的那些回族,面对当地人问起来自何处时,常常以“东干”作答,即“东边来的”之意,因此得名“东干人”。他们在前苏联时期被正式认定为一个单一民族,并以“东干”冠名。

  在新疆大地上,寻访当年的陕西回族后裔

  当年,白彦虎带领最坚定的那批追随者离开天山进入异域时,翻越海拔4000多米的多伦山,饥饿和寒冷夺走了数千人的生命。最终,约3000人战胜了天山设在他们面前的死亡威胁,这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族群到了天山另一侧的中亚,将自己驻足的地方命名为“营盘”。如今,这个具有军事意味的名字仍被哈萨克斯坦保留了下来。

  另一批在进入异域前最后离开白彦虎的回族士兵,他们的后裔目前主要集中在喀什市南边的疏勒县塔孜拱乡。百年时光流逝,他们诚如张承志先生在《正午的喀什》一文中描述的:“斤斤计较地勉强营生,紧靠着寺抱成一团。他们学了些维吾尔族话,把泥屋搭在了这片绿洲。后来世道继续稳定,他们开始出门也戴白帽子,在泥屋的庭院里,栽了些葡萄和鲜花。”

  分布在塔孜拱乡的陕西回族后裔,每逢端午和中秋等节日,都按内地的方式来庆祝。他们普遍喜欢吃洋芋和辣椒,虽然说着维吾尔语,但仍然保持着昔日陕西关中一带回族的风俗。谈起历史,他们会淡然地操起陕西口音:“祖上也就是从那边来的,一路打仗过来,没把左宗棠怎么样,倒把自己给打丢了,我们的先人发现回不去了,就在城边边子上落了户,去山那边的在国外落了户……”



 

 责任编辑 :奥斯玛廼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信仰 伊斯兰教 特殊

上一篇:“中国当代十大杰出民族诗人诗歌奖”揭晓
下一篇:临清市民宗局部署“斋月”期间工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