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具一格 青海回族多姿多彩民族风
分享到:
2013-10-22 11:20:09 【来源:】 点击:

别具一格 青海回族多姿多彩民族风


       青海回族的起源与形成
 

       回族的族源比较复杂。就构成的成份来看主要是阿拉伯人、波斯人和中亚人。就迁入我国的时间来看主要有两个时期:早期的是从唐初至宋末的五六百年间,从海上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商,最后留居在广州、泉州、杨州等地的阿拉伯人。后期的,也是最主要的是十三世纪中叶被蒙古族先后征服的葱岭以西、黑海以东中亚和西亚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除阿拉伯人、波斯人外,还有其他一些民族。这些征服的民族,由于各种原因随蒙古军从陆上经过新疆来到中国。其中规模最大的是被蒙古族征调过来的“西域亲军”中的“回回军”。这些在不同时期、经不同线路到中国来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族人民,经过与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特别是与汉族一百多年的溶合演变,到明代时终于形成了一个独立民族,因“回回军”而得名回族。
 

       回族地理分布的历史演变。回族目前的分布除主要聚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外,还有甘肃临夏、新疆昌吉两个回族自治州和甘肃张家川,青海化隆、门源、大通、民和,新疆焉耆,河北大厂、孟村等八个回族自治县,贵州威宁、云南巍山和寻甸等3个回族彝族自治县,此外在河南、 山东、安徽、湖北等省还有以民族乡和与汉族杂居等形式的零星分布。总之大分散、小集中,是回族最基本的分布特点。分散范围之广,分布地区之多,都是其他民族所不能相比的。回族这种分布局面的形成,是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的。
 

       其一,是本族先民迁入的时间和路线不相同。从海上来的分布在东南沿海各主要城市,从陆路来的主要在西北及内地一些城市。
 

       其二,是本族先民的职业成份复杂,迁入中国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和中亚人,包括军士、工匠、商人学者、贵族、掌教和普通的老百姓。由于职业和生活的需要,对于居住地的环境要求也就不同,因而开始就分散在许多地方,奠定了大分散的分布特点。例如,军士主要驻防在河西走廊与宁夏、河南、山东、河北及云南等地。后来这些分驻各地的军士,除了小部分过着兵农合一的生活,被称为“屯戍”人户外,大部分随地入社,成了普通农民,他们或聚居,或杂居。商人、工匠等又多分居在各个城市和交通要道上。贵族和学者多住在各级政治中心城市。
 

       其三,是宗教信仰的凝聚作用。回族虽然从一开始就居住分散但却没有被同化或融合,反而始终保持一个独立民族的特点,使大分散中的小集中能够存在下来,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伊斯兰教的信仰成为回族共同文化心理素质的一个基本条件。分居各地的阿拉伯人、波斯人,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建筑清真寺院,并围寺而居,在多民族的环境中,自成格局,俨然是一个个小的阿拉伯世界。
 

       其四,是特殊的社会政治地位。由于随蒙古军东来的许多回回人对元朝的开国及其军事、政治、经济都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回回中的上层人物直接参与了元朝的政事,被朝廷作为“色目人”,给予高于汉人一等的社会地位,享受特殊待遇。这也成了促成回族民族自我意识形成的一个因素,使得回族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能保持着本民族的独立性。
 

       回族是青海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分布较广的一个民族,1999年有74.02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4.52%。主要分布在省境东部和东北部,以化隆、门源、民和、大通、湟中、祁连、贵德等县和西宁市城东区较为集中,其余各州、县也有分布。其来源比较复杂,唐、宋时期,回族的先民们就已在青海地区有活动,至元代有大量回回人集体移居河湟地区。明清以来,由于极其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移居青海的回民不断增多。其主要是从阿拉伯、波斯等国和新疆、甘肃、陕西、南京、北京等地而来的穆斯林人,经过长期同当地汉、藏、蒙古、土等各兄弟民族的友好相处,逐步发展繁衍,成为回回民族共同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回族的形成过程中,伊斯兰教起了决定性作用,伊斯兰教在很大程度上支配和影响回族穆斯林的心理状态和生活习俗。回族普遍使用汉语汉文,在本民族内部和宗教生活中还保留着一些波斯和阿拉伯语的词汇,在化隆县卡力岗地区有少部分回族则使用藏语,或兼通汉、藏语。青海回族的社会经济表现为,以农业为主,兼营商业和小手工业,农业经济中以种植为主,并有相当的牧业经济成分,在城镇,多经营饮食业、手工业、皮毛加工业及商业、贸易活动等。我省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东北部,先后成立了门源、化隆两个回族自治县和民和、大通两个回族土族自治县。
 

       青海回族的社会习俗
 

       青海回族婚俗深受伊斯兰教法的影响,许多程序仍按教法规定进行。不过早婚、一夫多妻制等一些违背婚姻法的陈规陋习,基本上已消失了。青海回族的家庭,多为夫妻和子女组成的小家庭,但在农村和一些比较富裕的家庭中,也有祖孙三代或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在家中,辈份最高的男子是家长,享有声望,拥有实权。回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在青海回族中形成与保留着尊敬老人、爱护少小的美德。凡亲朋、熟人见面,既不作揖下跪,更不上前叩头,只行说“赛俩目”礼。


       青海回族的生活习俗


       回族的男人,一般头戴回回帽,从颜色上看,有无沿小白帽、小黑帽,大多数喜欢戴白帽。回族男女都喜好穿青坎肩。回族妇女的衣着打扮也很讲究。一般都头戴白色圆撮口帽,搭盖头。回族在饮食上有许多讲究和忌讳。这些习俗,盖源于伊斯兰教。回民所吃的牛、羊、鸡、鸭等可食畜、禽,一般都请阿訇宰杀,在特殊情况下也请懂得宰牲戒规的回民宰杀。回族还有喝盖碗茶、糖茶的嗜好。青海的回族,主要居住在河湟谷地一带的山乡城镇。由于回族长期同汉族杂居,他们的住居和汉族相差无几。在农村大都是平顶庄廓,在城镇多四合院。 青海回族喜居独院,院中辟有花园,育花种树,幽雅清静。屋内不张贴画有人像及动物的画儿及照片,以避崇拜偶像之嫌。喜挂阿、汉文中堂条幅、圣地卡尔白图及山水画。来客必让到上席,敬以茶饭,不到饭饱茶足,主人会轮流敬让不止。客人不能有任何客套,否则主人会认为你为人不直爽或瞧不起人。在吃油饼、饼子时,先掰开再吃,不能拿起就用口咬;舀饭菜要顺着倒,不能反手倒;遇到讲究较严的家庭,不能抽烟,更不能喝酒。(本文来自: 世穆网 )

责任编辑:鲁格亚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别具一格 青海 回族

上一篇:大通回族的“地下”史
下一篇:画笔下的永恒瞬间----中国画家画中的少数民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