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大皮院:因街上的绸皮生意而得名
分享到:
2014-04-17 11:29:32 【来源:】 点击:
    因街上的绸皮生意而得名

    今天的大皮院是一条远近闻名的小吃一条街,这里的小吃地道实惠,吸引了众多吃家。相传,明朝时,因街上有很多绸皮生意,因此得名大皮院。今天,在大皮院中还有一条名叫绸皮巷的死胡同。

  
    团结小学原是两广会馆

    大皮院东接西华门大街和麦苋街,西至北广济街,长398.5米。1966年改名为人民路,1972年恢复原名。
  

    70岁的刘先生世代居住在大皮院,他说,大皮院名称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相传唐代时这里有个大悲庵,是个姑姑庙。不过,唐代时,大皮院所在地是皇城内,大约在皇城第二横街中段,从唐长安城图中可见,当时这一带有殿中省、门下外省左监门卫等官署衙门,不可能有一座尼姑庵。
  

    第二种说法是,大皮院拓建于明洪武年间,以经营皮业而得名。很久以前,回族的祖先就在西安城的鼓楼西北部居住,回坊一直有一个说法,“回回baba(爷爷),汉人nana(奶奶)”。刘先生说:“相传,安史之乱时,我们的祖先出兵帮助平定叛乱,一些士兵留下来居住在长安,此外还有经商来到长安的。我的父亲告诉我,过去回族人经营的生意多以珠宝、茶叶、绸皮生意,而大皮院和小皮院过去就是买卖绸皮的地方,也可能因此而得名。”
  

    明代时,永寿郡王的镇国九将军府,在当时的长安县京兆坊,即今化觉巷以北,大皮院以南,北广济街以东,北院门以西的地方。清代,大皮院街南还有抚标左营游击署。清光绪年间的西安府地图中,大皮院东口路北有两广会馆,当时里面崇祀关帝和文昌。解放后,两广会馆所在地改造为团结小学,现在大皮院东段路北还有“莲湖区团结小学”的门楼,但校园已空,没有学生了。刘先生说:“团结小学原名小皮院小学,因为当时其正门在小皮院,教室是小皮院清真寺的寺产,我小时候就在小皮院小学上学。‘文革’中学校改为团结小学,大门开在了大皮院。”民国《西京快览》中记载,大皮院中还有两江会馆。
  

    大皮院西段南侧有一座清真寺。是一座具有中国古典建筑风格的清真寺。据寺藏清咸丰立石碑记载,始建于明永乐九年(1411年),由马道真先生购地兴建,距今有600多年。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重修。1959年被占作他用,致使年久失修,大殿、南北亭倒塌。1985年由当地教民捐资,经过5年的努力,不但恢复了清真寺的原貌,而且新修了石刻围栏、牌杭、满拉楼、虎国拜楼等设施。寺院内树木参天,花草拨佛,环境整洁优雅。该寺占地面积共约5亩,建筑总面积1610平方米,寺门坐南朝北,临街置镜面大门,东西两则各有砖雕照壁,呈八字形,门上悬挂“清真寺”木匾。

    街北有4条小巷子

    刘先生告诉记者,大皮院刘家是明代从南京水西门迁到西安居住的。自从搬到这里,就一直在大皮院街北的一条小巷子中居住,过去,这条小巷中住了10家人,刘先生的父亲刘汉基在民国时逐渐买了其他的院子。后来因为这条小巷中居住的刘家人很多,大家就叫这里为刘家巷。那时候,刘家巷里只住了两户人家,前面住着马家,后面是刘家,只有两个门楼。而现在巷子里住的人家多了,除了刘家和马家,还有陈家等等。刘先生记得,刘家巷过去是通小皮院的,后来小皮院的人家把门开在了小皮院街面上,把后墙堵上,刘家巷成了死巷子。

    大皮院街北从西向东有4条小巷,分别是张家巷、李家巷、刘家巷、绸皮巷。这些巷子现在都是死巷,刘先生说,过去,绸皮巷也是通小皮院的。而现在要去小皮院,只能从东边的麦苋街或者西边的北广济街过去。李家巷里过去住的也都是李家人,张家巷也一样,主要住着张家人。
  

    大皮院还有很多从南京迁来的住户。街上的大户“张家、刘家、娃娃童家”,都是从南京迁来的。刘先生说:“张家人很多居住在张家巷。刘家就指的我家。娃娃童家在刘家巷斜对面。这三家都是做生意的。张家卖牛羊肉泡馍。童家的生意做得很大,据说,‘文革’时,红卫兵到童家去,童家人为了避免被打,就告诉红卫兵,树下埋了宝贝,挖出来一看,黑黑的一块石头,童家人说,这是黑金,比黄金还值钱,可见他家以前生意做得多大。”
  

    刘先生记得,解放前大皮院是土墙、土路,大半天才能过一辆汽车,以至于孩子们都好奇地跑出去看。刘先生说:“我父亲是那时候大皮院第一个把自行车骑回来的人。当时家里的院子很深,有厅房、厦房、正房,都是父亲自己盖的。”
  

    刘家巷对面,民国时有个泰华医院,是陈大夫开的西医医院。刘先生说:“陈大夫和我父亲是好友,我父亲和陈大夫还有几位考古爱好者成立了一个西安的‘轮子会’,就是好友在一起轮流请客吃饭,联络感情。我记得小时候我弟弟得肺炎,在陈大夫的医院打盘尼西林,当时盘尼西林特别贵。”陈家不是世代居住在大皮院,而是民国时才搬来的。
  

    大皮院东段还有一户“马牙家”,专门做牛马经纪人,在买卖牲口的双方中间做中介人。街上还有马步芳的一位小老婆的宅院,人们叫她马太太。后来马太太去了兰州,她的房子就卖给了街上的一户人家。
  

    著名武术家,陕西红拳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马振邦就是大皮院人,他家就住在清真寺斜对面。他家的院子特别大,有好几进院子,马振邦的父亲马士杰老人,曾在院子养奶牛,可见他家院子有多大。
  

    那时候大皮院里以住家户为主,店铺非常少。刘家巷口,马家的老人过去开了个杂货铺,卖水果杂货。清真寺对门有个茶铺子。还有一个李家面坊,是磨面的作坊。
  

    大皮院中驻扎的单位也不多。刘先生说,清真寺对面的街北,解放前是一座清真墓园,“文革”时期改造成皮毛加工厂,后来又相继改造成印铁制品厂、电大,现在是清真寺的寺产。大皮院东段街北,解放后是助产医院所在地,1962年产院并入西安市中心医院,其原址成为西安市教师进修学院所在,“文革”中,学校停办,校址由莲湖区委和区革委会使用,后来学校恢复了一段时间,但现在这个院子没有挂牌匾,看不出所属单位。

    街上人擅长做饮食生意

    清末到民国,回坊一带的回民以提篮叫卖的小生意为生的居多,卖牛羊肉,卖饮食小吃成了主要营生。刘先生说:“我的爷爷就是以腌制和批发咸鸭蛋、咸鸡蛋为生的。我爷爷的咸鸭蛋有三个秘方,一是立土,二是颗子盐,三是井水。立土就是用筛子筛过的黄土,颗子盐是过去那种大块的盐,不是现在的细砂盐,井水要用过去家里面的苦井水,甜水不行,用这三样秘方配上茶叶,以一定的比例调制后腌煮出来的咸蛋特别好吃。我爷爷那时候做咸蛋还有歌谣,唱的是他做咸蛋的工序,唱完一首歌,就能做出100个咸蛋。那时候家里一缸一缸的咸蛋,我常看着爷爷制作。”
  

    刘先生的伯父和叔父们继承了他爷爷制作饮食的传统,有的自己开店,有的在饭店掌勺。民国时,刘先生的大伯刘汉鼎在北大街和西华门街口买了店面,卖牛羊肉泡馍,字号“鼎兴春”。刘先生说:“做饭学问也大,每家泡馍馆都有自己的秘方,这属于商业机密。伯父曾经告诉我,煮泡馍文火和大火的掌握很重要,牛羊肉泡馍中,高汤的味道最为关键,当时鼎兴春的泡馍卖得好,就是高汤跟别家的不一样。我父亲曾经跟我伯父和叔父说,‘鲜’字就是鱼和羊,所以想要汤的味道鲜美,要在肉汤里加点海米。当时也没有味精,通过父亲的建议,泡馍就特别好吃了。我听父亲说,有一天晚上,一个达官贵人让佣人来鼎兴春买泡馍,但是时间太晚,已经卖完了,于是伯父让佣人拿别家的泡馍冒充鼎兴春的泡馍,结果这个达官贵人对佣人说,你还没到门口,我就闻到了,味道就不是鼎兴春的。鼎兴春在解放前特别有名,解放后公私合营,交给了公家。”

    改革开放后,大皮院人凭借自己的手艺,开起了一家家特色小吃店,今天的大皮院以各种民族特色小吃而闻名,这里的小吃地道又实惠,不论是外地来的游客还是当地的老西安,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口味。

    民间记忆

    南糖橘饼秘方 已经失传

    大皮院老住户刘先生说,他父亲叫刘汉基,是著名文物鉴定专家,解放后受聘于陕西省博物馆。父亲从小就在鼓楼、八仙庵等文物市场摆地摊,练就了鉴定文物的扎实功力。父亲在文物考古鉴定方面工作了70年,用一首诗总结自己的一生,“古刻模糊自有神,石残文缺尚有真。虽然两截难成併,墨宝终逢赏识人。”
  

    “我的伯父刘汉鼎也是坊上的名人。他开牛羊肉泡馍发家后,又开了家皮货作坊,加工皮货,然后到上海去卖货,生意做得很大,”刘先生说,“解放后公私合营,伯父将生意交公,到一家牛羊肉加工厂工作,买羊买牛买西瓜,我记得他挑西瓜有一手,手在西瓜上一摸,就知道这个西瓜是红瓤还是白瓤,甜还是不甜。”
  

    大皮院的老住户,大部分都是做小生意的。刘先生说,小时候街上提笼卖小吃的很多,吆喝的声音都不一样,在家里面听见吆喝声,就知道是卖啥的来了。巷子口杂货铺的老伯拖着长腔唱着吆喝:“卖杏啊,吃的喝的,卖玛瑙樱桃哎。”
  

    李家巷有个富贵老人,做的南糖特别好吃。刘先生说:“他做南糖有个秘方,把十斤油,十斤面,十斤蜂蜜和在一起,但是一般人把这三样东西和不到一起。富贵老人做的橘饼非常有名,很好吃,可惜现在失传了。”(西安晚报)

实习编辑:小伊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西安 大皮院 生意

上一篇:陈赓师长与红军回民连
下一篇:回民解放的先声——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成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