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兰经导读》一O九﹑不信道的人们章导读
分享到:
2014-02-20 12:11:32 【来源:】 点击:
        这个苏勒降示在麦加早期﹐伊斯兰开始诞生时﹐先知穆圣单枪匹马一个人向社会传播真主的光亮﹐扑面而来的是各种形式的误解﹕有敌视﹑有嘲笑﹑有曲解﹐也有亲友善意的劝阻﹕“人们都有信仰﹐何必多此一举﹖”   这个苏勒从开始到世界的最后都有深刻的意义﹐向全社会表明伊斯兰的信仰﹐也昭告民众信仰的界线﹐伊斯兰与多神崇拜是信道和不信道的根本区别。

      蒙昧的阿拉伯时代﹐崇拜多种神灵﹐人们从实际利益需要向不同功能的神像顶礼膜拜。  当时主要的神像有﹕武士神“旺旦”﹐可以避邪﹔美女神“素娃儿”﹐可以激发色欲﹔威严神“叶武苏”﹐能避邪的怒吼雄师﹔敏捷之神“叶欧古”﹐迅如骏马﹔洞察神“奈斯勒”﹐目光锐利如兀鹰。  此外﹐还有许多各种情调的色情女神和数以百计不同级别的部落罗汉和鬼怪。 求神拜仙是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欲望满足和精神自慰﹐形式可以自由选择﹐各部落都自有一套拜神礼仪﹐是族内巫师的世袭专利。

      伊斯兰之前的阿拉伯人信仰属于世界普遍的庸俗崇拜﹐大体有三种类型﹕图腾﹐代表祖先是某种动物的化身﹔物神﹐对日月星辰或者山河树木表示恐惧﹔偶像﹐代表神仙或祖先的精灵。  信徒们必须按时节向他们崇拜的神祇礼拜﹑跳舞﹑歌颂﹑供奉牺牲或鲜花果品﹐祈求获得特殊的恩惠和偏袒的保护。  偶像崇拜是为了获得实际利益﹐如维护政权或个人私欲﹐无视全社会的道德准则﹐导致现实生活中对权势官僚的贿赂和奉承﹐以及形成维护私利的党派集团和会道门组织。  为私欲形成的信仰﹐形式崇敬而无视天道正教﹐所以﹐以自私目的的偶像崇拜是不信道的表现。

      在面对社会各种反应﹐许多人自称有信仰﹐抗拒真主的正道﹐真主启示他的使者说﹕“你说﹕‘不信道的人们啊﹗  我不崇拜你们所崇拜的﹐你们也不崇拜我所崇拜的。’”(1-3)    这是先知穆圣承领真主的命令﹐开始了不同的信仰﹐与众不同﹐绝无妥协与和解﹐但也不对其他人的信仰攻击或排斥。   伊斯兰坚持“信仰绝无强迫”自由选择的精神﹐但必须表明自己的立场和信仰观点。 世界上有不同的信仰﹐是很自然的现象﹐真主在“呼德章”中说﹕“假若你的主意欲﹐他必使众人变成一个民族。  他们将继续分歧﹐但你的主所怜悯的人除外。”(11﹕118-119) 

      真主的使者和他的弟子们﹐根据真主的命令实行开放社会多元化政策﹐在保存自我独立特色的同时﹐尊重各种信仰﹐既不对其他信仰实行压迫和攻击﹐也不同其它信仰混为一谈。 真主对他的使者说﹕“(你说﹕)‘我不会崇拜你们所崇拜的﹐你们也不会崇拜我所崇拜的﹔你们有你们的报应﹐我也有我的报应。’”(4-6)    信仰是深层思维和智慧的结晶﹐没有任何内在自私的动机和外来的压力或引诱﹐对伊斯兰的真理﹐贵在至诚﹐以敬畏和善行为表现﹐与其它信仰界线分明。  道贯古今﹐德配天地。  伊斯兰信士毋须去干预别人的信仰﹐对其他宗教宽容﹐而对于自己的认知和信心﹐必定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没有半点的虚假﹑藏私﹑犹豫或动摇。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古兰经 导读 一一

上一篇:《古兰经导读》一一O﹑援助章导读
下一篇:《古兰经导读》一O八﹑多福章导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