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文明与科学》从“非典”之后的思考,看伊斯兰的文明
2014-02-25 11:34:35
【来源:】 点击:
2003年年初,当人们还沉浸在“三羊开泰”的欢庆之中的时候,一种史无前例的病毒突然袭来,一场“百俩”降临了。一时间,“非典型肺炎”在祖国南北泛起、肆虐,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干扰着正常生活,给人们带来恐惧和麻烦。经过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非典”,阻止了SARS病毒的蔓延,控制并逐步解除了疫情。随之,人们松了一口气,留下深刻的记忆并引发了种种思考。
首先,更加认识“病从口入”的老道理,也领悟了讲究卫生的新理念。在众说纷纭中,有的说“非典”病毒来自野生动物,特别是验证了野生动物果子狸带有与非典患者几乎相同的非典病毒,更说明残食果子狸等野生动物为人类带来的危害。由此联想从“非典”之后的思考,看伊斯兰的文明到目前仍在滥食野生动物的现实,有关部门专门修改了十五年前颁布的《野生动物保护法》,拟增加有关禁止吃一切野生动物和停止一切为食用野生动物的养殖行为的内容,并发表文章题为《摈弃滥食野生动物陋习,树立文明健康饮食方式》。这里,在肯定其积极精神外,也引发我们对吃在中国的反思。中国的吃文化,可以说什么都敢吃,天上的不吃飞机,地上的不吃汽车、水里的不吃轮船……。为吃熊掌,不惜群熊暴尸荒野;为吃鱼翅不惜巨鲸翻肚远洋;为吃猴脑,活敲猴头;还有蛇猫混吃—“龙虎斗”;更有残不忍睹、恶不忍闻的活吃鼠崽—所谓“三吱儿鼠”。如此残忍之举,本是不齿于人类的,但竟以品尝美味、滋补佳肴称作为“饮食文化”、“回归自然”……。其实,这只不过是部分富有人群尽显愚蛮和奢侈,部分腐败干部尽显权势姿态、放纵私欲、追求快感,而回归到了尚不如荒蛮野人的地步。说到这,不禁要问:人到底是吃什么的?人类有千万年的历史,怎么,有的人至今连自己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还不明白?时值21世纪了,经过“非典”的教训才检讨了滥食野生动物乃是陋习,才领悟要树立新理念,规范饮食方式,寻找健康和文明!
让我们纵看历史,横观现实,“……一切人都在亏折中,惟信道而且行善,并以真理相劝,以坚忍相勉的人则不然。”(《古兰经》103)此中,“……有知识的与无知识的相等吗?惟有理智的人能觉悟。……”(《古兰经》39:9)敬畏真主的人们,由真主引导,获取了知识而不受亏折。就饮食而言,早在13个世纪前,穆斯林就以真主的昭示作为自己的饮食方式和法度。“众人啊!你们可以吃大地上所有合法而且佳美的食物,你们不要随从恶魔的步伐,他确是你们的明敌。”(《古兰经》2:168)“他只禁戒你们吃自死物、血液、猪肉、以及诵非真主之名宰杀的动物;……。”(古兰经》2:173)“信道的人们啊!真主已准许你们享受的佳美食物,你们不要把它当作禁物,你们不要过分。真主的确不喜爱过分的人。你们当吃真主所供给你们的合法而佳美的食物,你们当敬畏你们所信仰的真主。”(《古兰经》5:87-88)伊斯兰法学家还以经训为准则,界定了哪些食物是合法的、佳美的和非法的、禁食的。这样,凭着对真主的信仰,遵循真主的昭示,穆斯林们获取真主供给的合法佳美的食物而杜绝诸如凶猛野生之类的各种不洁不当之物,既从“非典”之后的思考,看伊斯兰的文明作为教规和教法恪守自律,又成为伊斯兰的饮食观念和方式。
伊斯兰的这一观念和方式,取决于“认一论”的宇宙观。伊斯兰认为,真主安拉是宇宙和人类的主宰,穆斯林必须敬畏真主,服从真主,以主为本,遵循真主的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真主本真理而创造天地”“我曾展开大地,并将许多山岳投在上面,还使各种美丽的植物生长出来,……。”(《古兰经》50:7)真主又说:“在大地上行走的兽类和用两翼飞翔的鸟类,都跟你们一样,各有种族的——我在天经里没有遗漏任何事物;一切鸟兽,都要集合在他们的主那里。”(《古兰经》6:38)就是说,世界上的各种动物和人类一样都是真主创造,真主养育并同归属真主。真主虽然以“最完美的形态”万物中最高的典型”创造了人类代真主治理世界,但是没有赋予人类的霸主地位和主宰世界生态的特权。故而,人应当明白自己是被造的和渺小的,要摆正自己在宇宙中和自然界的地位、位置和责任,切不可以人类自己为核心“无所畏惧”地要“征服一切”而为所欲为。伊斯兰主张保护真主赐予的自然界,人要与各种生物和谐共存,无权随意妄杀、滥食各种生物。这既是真主给人类确定的一项道德,又是伊斯兰的法律。
伊斯兰的饮食观念和方式还体现了伊斯兰信仰的人生观。伊斯兰”主张“两世并重”,要人明白人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人的生命是一个过程,今世只是人生历程中的一个阶段,最后要归于真主。在今世,要求生存,谋安宁,营造美好的生活。但不要忘记“你应当借真主赏赐你的财富而营谋后世的住宅,你不要忘却你在今世的定分。”(《古兰经》28:77)穆斯林在今世的定分就是在寻求真主的恩惠时,要克服人性自有的贪吝、无止境的物欲追求和贪图享乐等劣性,要以真主的法度履行善功,坚忍奋斗,分舍真主所赐予的一切——以自己的财物、知识、技能等向社会做出奉献。这一人生观反映在饮食观念和习俗上,首先要分清合法与非法,而且在获得真主的恩惠和享受真主所赐的佳美食物时,既不过分又不禁忌;既反对那种为满足口舌之欲,滥吃狂饮、贪图享乐,也反对那种违反人性的强制性的禁欲、灭欲。这既保证了生存和健康的需要,又获取了美的享受,并自然地杜绝了滥食野生等非法食物的行为,而不至于“病从口入”。这既是伊斯兰信仰规范的一个方面,又是早在13个世纪前伊斯兰就树立起来的文明健康的饮食方式。
另外,伊斯兰的饮食观念和习俗所体现出的伊斯兰文明的一个方面,具有合理性和真理性。因为这是真主给确定的律例,表达了真主的迹象。真主对于万事万物是全能的,“他是前无始后无终的,是极显著极隐蔽的,他是全知万物的。”(《古兰经》57:3)所以早在中世纪,在人类尚缺乏各种知识,甚至还不懂细菌、病毒之类的机理,也未曾建立病毒学、病理学时,真主就在为人类降示的经典中,告示人们该怎样认识世界和人生,怎样生活,包括怎样饮食等等…。至今,人类具有越来越丰富的科学知识了,而科学并没有超越真主的法则,进而促使人们去参悟真主的昭示,并用科学的理念和方法——观察、实验、分析、推理,领悟和印证了真主的迹象,钩深致远。很多事实都证实,真主在《古兰经》中所提到的内容有的与科学十分相符或相似,有的乃是人类现阶段尚未认识,至少绝无与科学相矛盾的。就饮食方面而言,不论是准许的或禁止的,凡真主所规定的都是对人有利而无害、完善而尽美的。例如禁食自死物、血、猪及一些生猛野味,从营养学、传染病学看都证明是合理的和科学的。而那些所谓营养、滋补的野味,科学证实并非有营养,不仅其脂肪、蛋白不适宜人体,而且它们在野生的环境里免不了携带各种细菌、病毒或寄生虫,对人都是有害的。又如,真主要人们戒除饮酒和赌博,因为是一种秽行、恶魔的行为。这已从医学上得以证实,从社会学上看,饮酒和赌博导致吵架、仇恨、殴打,乃至凶杀等犯罪。另外,从历年来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来看,一大批野生生物遭到破坏和不断在消失。据有关组织报导,80年代地球每天至少灭绝一种生物;90年代增加到每一小时消失一种;2000年以后会有100万种生物消失。野生生物物种的消失,原因种种,主要是人为地过度开发、利用和破坏,其中包括滥砍滥伐、滥扑滥食等无忌无序的行为。从此也可以看出伊斯兰的饮食习俗和方式客观上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效果。这都说明伊斯兰的饮食观念和习俗是科学合理的,是健康文明的,经理论和实践证明具有真理性。由于伊斯兰是思想信仰与功修实践相结合、道德与法律相统一的,所以更使我们感悟到《古兰经》是真理,伊斯兰最科学。人们在抗击“非典”之后,留下伤痕和感受,并引发了各种思索。其中,不乏感悟到人类不应当是那种人——“……他们有心却不用去思维,他们有眼却不用去观察,他们有耳却不用去听闻……。”(《古兰经》7:179)进而,从“非典”之后的思考,看伊斯兰的文明促使人们去探索SARS病毒为什么是前所未有的?其根源何在?宿主是谁?研究它传播、感染的机制,寻求有效地防治的方法…。同时也冷静地反思到“病从口入”不应归罪于果子狸或各种动物身上,而应检讨人类自己,是人的陋习,违背了真主的法则,才引发了各种疾病。所以很多人纷纷要求立法,呼吁摈弃陋俗,禁食野味,讲究卫生,倡导文明。殊不知,这一文明早在中世 蒙冤的小动物——果子狸纪就进入穆斯林的生活中,他们遵循真主的法则和定制,以伊斯兰为自己的信仰和生活方式。至今,遍及世界约13亿人口信守伊斯兰这一文明,这是跨越时空的文明,是代表人类发展方向的文明,并不断为更多的人纳入其视野的永驻人间的文明。本文曾发表于《上海穆斯林》2002.03
上一篇:《伊斯兰文明与科学》伊斯兰教历浅释
下一篇:《伊斯兰文明与科学》对“克隆”导致生命异常的认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