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振民小楷书法欣赏
分享到:
2015-05-12 16:32:41 【来源:】 点击:

     和朱振民老师相识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朱老师那时时任城东区政府办公室主任。每每看到公文上朱老师签发的笔注,苍劲俊美的字体让我羡慕不已,后来更见朱老师的毛笔字了得,着实让我眼羡。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朱振民老师1940年出生于青海化隆一个回族书香门第之家。在祖父、父亲的熏陶下,朱老师五岁时就开始临帖习字,唐诗、宋词、古文的背诵更是年少时的必修课。

范仲淹《岳阳楼记》
      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直至1985年调入城东区政府,这期间一直不忘临池泼墨,在长期的捉笔写作中,朱老师逐渐痴迷上了小楷。

苏轼词《念奴娇》
苏轼词《水调歌头》
辛弃疾词《永遇乐》

      小楷,一般指的是直径两厘米以下的毛笔楷书,是为了抄写、批注等实用需要而产生的一种书体,尽管后来逐渐演变出现了多种风格,但是工整化一,笔画清晰平稳,结构匀称大方,布置得当,始终是书写小楷的基本要求。

天方至圣宝录卷之《至圣赞》(局部)



      朱振民老师处事低调,不事张扬,于世丝毫无争。多年来默默潜心钻研,三国魏忠繇的小楷《宣示本》、王羲之小楷《乐毅论》、赵孟頫的小楷《汲黯传》、唐人的《灵飞经》等无不涉猎,大量的名家小楷范本拓展了朱老师的眼界,笔下功力日见长进。书法心得、理论水平步步稳升,并在长期的书写训练中,摸索出了一整套自己的技巧,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读朱老师的字古老中透着朴拙,而又处处尽显规矩缜密,意到笔到,工整精妙,气韵超逸,熠熠动人,令人爱不释手。

金陵刘介廉《五更月》


      退休后的朱老师,比退休前更忙,担任《绿荫》杂志编委,约稿、审稿,忙的不亦乐乎;和青海民族大学已故教授朱刚下江南、赴化隆、钻故纸堆,历经数年寒暑,完成《朱氏家谱》;近年又担任南关清真寺《寺志》主编,日子过得幸福又充实。
工作中一步一个脚印,书海中一笔一划写字,生活中一撇一捺做人,正是75岁高龄朱振民老师的人生写照。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朱振民 小楷 书法

上一篇:好人赵子君的旅游创业梦
下一篇:已故科威特慈善家苏麦特博士的感人故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