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信奉伊斯兰教的中国皇帝
分享到:
2015-09-15 20:15:35 【来源:】 点击:

 一位信奉伊斯兰教的中国皇帝

北京新近落成开放不久的首都博物馆,以英国大英博物馆馆藏珍品文物展,作为其首个奉献给首都市面民的礼物。其中一件明代的青花瓷有些与众不同。这件青花瓷 罐是明代正德年间的器物,品相完好,器型也比较饱满圆润。虽然不是什么明代青花瓷器的代表或稀有品种,但它的表面的阿拉伯文饰却让它大放异彩。
 
     明正德青花插屏 英国大维德基金会藏

      在这件青花瓷罐表面的主要文饰,是缠枝文,而在其开光处,则装饰的是一句阿拉伯文的文字。从这种用阿文作为图案装饰的器物,是典型的明代正德年间器物的特点。比如前不久,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就展示过一件带有阿拉伯文装饰的明正德年间的铜香炉。
 
      为什么会在明代正德年间,出现这么多带有阿拉伯文文饰的器物呢?这就不得不谈一下明代的正德皇帝朱厚照。
 
      明武宗朱厚照崇信伊斯兰教,在其在位期间(1506—1521),曾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各个宗教进行过评述,他认为:“儒者之学虽可以开物成物,而不足以穷 神知化。佛老之学,似类穷神知化而不能复命归真。盖诸教之道各执一偏,唯清真认主之教,深源于正理,此所以乘万世与天壤久也。”可见其对伊斯兰教的推崇。
 
他还亲自写了许多赞美伊斯兰教的诗,后来被编辑成了《御制尊真主事诗》。在这里,举其中一首作为例子,诗曰:“一教玄玄诸教迷,其中奥妙少人知,佛是人修人是佛,不尊真主却尊谁?”
 
      明武宗朱厚照还有一个阿拉伯文的名字,叫作妙吉敖兰(mejid-Allah),意思为安拉的荣耀。

      说完明正德皇帝,可能大家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朱厚照为什么会信奉伊斯兰教,是不是有什么缘故,还是他就是明代唯一一个特例呢?
 
他当然不是明代仅有的穆斯林,说起明朝皇室信奉伊斯兰教,要追溯到其开国皇帝朱元璋。目前学界对此问题还有争议,但其中的一派就认为,朱元璋本身就是回族。我在这里列举此派观点的两个主要依据。
 
      一个就是朱元璋对其父母的安葬形式。据《明史》记载:“至正四年(1344年)旱蝗,大饥疫,太祖时年十七,父母兄相继殁,贫不克葬,里人刘继祖与之地,乃克葬,即凤阳陵也。”而什么是“克葬”,又如何“克葬”的,《明史》并没有详细记述。
 
      而在海外史学家黎东方博士所著之《细说明朝》中,则说朱元璋是在邻居的帮助下,与其二哥朱兴盛一起将其父母和大哥朱兴隆的遗体,用白布裹起来而下葬的。照 此推断,《明史》中所谓“克葬”,即伊斯兰教中规定,穆斯林去世后,必须先穿“克凡”(白布殓衣)然后土葬,故朱家当为回族。
 
      第二个就是朱元璋推翻元朝政权,跟随他一起打天下的主要将领都是回族。元末蒙古统治者把大量的回回人、色目人从大都、中都贬到豫南、淮西等地区。朱元璋当 时就在这些地区,发展联合了许多色目人、回回人组成起义军。在这些回回人中,涌现出后来的明朝开国功臣名将,著名的有常遇春、胡大海、冯国勇、冯胜、丁德 兴、蓝玉、沐英、华云、李文忠等。因此中国民间流传着“十回保一朱”和“十大回回保明朝”的说法。
 
      再有就是朱元璋的夫人马皇后是回民,因为她的后裔尚存。

      朱元璋登基后敕建清真寺于南京、西安及滇、闽、粤等地区。南京清真寺赐名“净觉寺”,落成后朱元璋数次临幸,并御制至圣《百字赞》赐清真寺,其文如下:

      乾坤初始,天籍注名。传教大圣,降生西域。受授天经,

      三十部册,普化众生。亿兆君师,万圣领袖,协助天运,

      保庇国民,五时祈佑,默祝太平。存心真主,加志穷民,

      拯救患难,洞彻幽冥,超拔灵魂,脱离罪业。仁覆天下,

      道冠古今,降邪归一。教名清真,穆罕默德,至贵圣人。

      从《百字赞》中不难看出,朱元璋高度赞颂了真主和穆圣,褒扬了伊斯兰教。如果他对伊斯兰教没有信仰和深刻认识,是写不出如此赞文的。

      一个小小的青花瓷罐所呈现出来的中国宗教发展史,是多么的令人不可思议呀。也使一直以儒家学说为立国之本的中国皇家正统,除了在不同历史时期,封建统治者 笃信佛教、道教外,还出现了信仰伊斯兰教的这样一个有趣的历史现象。实在让我们不禁感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与融合性,在世界上绝对是当之无愧、 首屈一指的。

      正德皇帝是否信仰伊斯兰教,这是个有争议的学术问题。这里仅摘一点他们的意见。

      自明清以来,中国民间,尤其回民聚居区流传着明朝开国大帝朱元璋、马皇后及扶助朱元璋开创明朝天下的文臣武将多为回民,如李善长、刘伯温、徐达、常遇春、 冯国用、冯胜、胡大海、蓝玉、汤和、邓愈、华云等,在起义前不但彼此相识,而且是拜把为兄弟的回民,故民间才有“十回保一朱”和“十大回回保明”之说。但 是,明正史并未提及朱元璋的族属和宗教信仰,而只记载他在起义前当过“和尚”,也未载常遇春、胡大海、李文忠、丁德兴、华云、沐英等武将的族属和宗教信 仰,在《大明英烈传》中主要宣扬他们的武功业绩,形容他们为“刚烈之回民”。
 
      现代以来,穆斯林史学家从他们的出身、思想言论和行为以及从他们的后裔中考证出他们的族属和宗教信仰,确定他们是元代来自西域,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其中多数为回回。因此,回族中世代相传是有一些根据的,而不全是凭空臆测。

      19世纪,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托勒卡普皇宫档案中发现了波斯旅行家赛义德•阿里.阿克巴尔•哈塔伊于1516年(即回历922年,明武宗正德十一年)在当时奥斯曼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用波斯文写的《中国纪行》一书。
 
      该书是作者1500年(明孝宗弘治十三年)来华游历的见闻录,后奉献给奥斯曼帝国素丹赛利姆一世(1470—1520年)。全书共2l章,记述了当时中国 的地理、政治、军事、法律、宗教、宫庭、礼仪、监狱、学校、医疗、农业、货币、节日、文化艺术、社会习俗、剧场以及外国使臣和侨民等丰富内容。作者从穆斯 林的角度,用较多的篇幅介绍了明代中国伊斯兰教的情况,特别记述了明代王室与伊斯兰教的关系;穆斯林文臣武将对明朝开国的贡献及明朝皇帝对他们的重用。书 中第二章《中国人的宗教信仰》附有《中国皇帝每年出宫的情况》,专门记述了明朝皇帝到清真寺礼拜。
 
大明正德年阿拉伯文铜香炉
 

 

 

      铜香炉1件,该香炉为圆柱马蹄腿形紫铜香炉。炉口为凹槽形沿口,炉身为阳文,书有阿拉伯文伊斯兰教教义用语。炉面为凸起的云图图案,喻示“天经”,间有 8cmX7cm 的三开光阿拉伯文艺术字。分别是“一切赞颂全归安拉”、“一切尊严全归安拉”、“伟大尊崇全归安拉”。阿文间有与云图相似的音标。文字与云图浑然一体。这 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交融的产物。香炉底部有3cm×2.7cm 凹型制造年款及凸型楷体年号“大明正德年制”,其中“德”字中间缺一横。香炉总高度11cm,直径13.3cm,炉身高9.2cm,腿内侧高1.9cm, 壁厚1cm,总重量1220克。炉身炉底四处有字,紫铜,阳文,保存完好。
转载
伊斯兰之窗(www.yslzc.com)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伊斯兰教 中国 皇帝

上一篇:圣人的爱女―法图麦
下一篇:四大哈里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