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智万能的真主说:“你应当奉你的创造主的名义而宣教,他曾用血块创造人。你应当宣读,你的主是最尊严的,他曾教人用笔写字,他曾教人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96:1——5)以上经文是真主通过哲使降示给至圣最初的五节经文,其中有五个单词:“你读”、“你的养主”、“创造”、“人”、“教”都重复出现,这是在言简意赅的《古兰》中绝无仅有的现象,它必然昭示着人生五大要务(真主至知)。其中的四大要务都是围绕着认主这一中心,说明了人生最终的目的就是认主拜主。正如真主所说:“我创造精灵和人类,只为要他们崇拜我。”(51:56)如果说求知、格致、识己是个人的认主行为,那么教育将会达到团体效益,由小我提升到大我的境界。对于一名信仰坚定,并决心为主道奋斗的人来说,要想使自己的认主信念得到进一步的坚定和升华,就应当把毕生的精力奉献于把更多的人导向认主拜主的教育事业上。伊斯兰文明的传承和发扬非靠教育不可。教育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并非靠几个伟人就能完成,而需要整个穆斯林群体的共同参与。一提到穆斯林的教育,不少人就会认为它是阿訇们的责任,与自己没多大关系,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事实上,教育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尽管真主给每一个人的能力、天赋、学问各不一样,但每个穆民都承担着不同程度的责任。我们每个人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这一义务,踊跃的承担起这一神圣的职责。因为经文中的“教育”这一单词是针对每一个有信仰的穆斯林,而不是指至圣一个人。教育关系到伊斯兰民族的兴旺发达,关系到伊斯兰的生死存亡,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活生生的现实。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日本投降,在兵荒马乱的撤退中,某一记者惊奇的发现,在一片小树林里,一群日本小孩趁等候船只的空隙,在老师的组织下,席地而坐,温习功课。这位记者就断言,日本不久就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国家。果然不出他所料,这个在二战中惨败且唯一受了原子弹侵害的国家不久后在战争的废墟中崛起了,并且雄踞世界强国之列,凭的就是教育。那么,对于我们谋求今后两世成功的穆斯林民族来说,教育则更是重中之重!几十个阿拉伯国家竟然对小小的以色列束手无策,以色列的强大依靠的是强劲的教育优势。他们对教育的投入无论是个人、团体还是国家都居全球领先地位。因沙安拉,我们将会对教育安排一个系列专题演讲,今天仅对伊斯兰的教育特征做一概述,它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特殊性:与其他教育模式相比,伊斯兰的教育具有它的特殊性,如果一个人失去了正当的必要的教育,那么其行为表现就不如一个低级动物。伊斯兰教育的宗旨是把人培养成造物主合格的仆人,宇宙大地称职的代治者,为了达到这一崇高的目的,就必须依赖种种优良特殊的教育形式。
2、全面性:人是来自泥土的躯体和真主赐予的灵魂以及二者结合产生的理智的共同体。故伊斯兰的教育不仅仅针对躯体,还涉及理智和灵魂,任何一方都不可偏废。比如在礼拜中务必要谦下恭敬,精力高度的集中,始终保持心灵的宁静,这正是礼拜的灵魂所在。如果一个人在礼拜中心猿意马、左顾右盼,只表现出动作上的上上下下,那么他的礼拜仅仅是一具没有灵魂的僵尸,在真主那里就没有多大回赐了。在礼拜中除了全神贯注以外,还要用我们的理智参悟念词、祷词的意思,礼拜所蕴含的真正价值。在达到以上境界的同时,还伴随立站、鞠躬、叩头等动作,以实现陶冶灵魂、促进理智、锻炼躯体的目标。世俗的教育往往只注重人的躯体,为了体魄的健美或为了达到某项生理指标而不惜一切代价,却放松了对理智和灵魂的培养,导致人们知识贫瘠,内心世界空虚。或者只注重对知识技能的培训,在情感、信仰等方面却表现的极度脆弱。
3、持久性:伊斯兰提倡终身教育。早在一千四百多年以前,至圣就说出了“求学从摇篮到坟墓”的至理名言。遵照至圣的教诲,每一个穆斯林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场所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个人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者。比如在学问比自己高深者的面前,我们是一个受教育者,就应当谦虚勤奋;在学问不如自己,前来求知者的面前,我们又是一个教育者,就应当诲人不倦。
4、全方位性:教育场所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清真寺教育。我们处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中,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主导权不在我们的掌握中,这样家庭教育和清真寺教育对我们显得至关重要。虽然在某些地方设有我们本民族的教育机构,但其规模、设施都不尽人意。令人欣慰的是云南等地的一些有志人士,经过多年努力,在国民教育的体制中,增设了阿语等课程,这是值得我们效法的。其实,在穆斯林社区,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优化我们的教育环境。围寺而居是穆斯林特有的生活方式,应大力传承和发扬。令人费解的是竟有一些穆斯林兄弟专门搬到离清真寺很远的地方居住,还自慰自嘲的解释道:“那边闲静!有者麻提的地方可是非啦!”也许在穆斯林社区确实存在着脏、乱、差、是非等弊端,然而从子孙后代教门的长远利益考虑,我们还是应当积极克服一切困难,坚持先辈们围寺而居的优良传统。对于生活在清真寺周围的孩子们来说,每天五番拜中的邦克声将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种下伊玛尼的种子,即便是父辈们带他去清真寺玩耍,给他也会留下一些美好的记忆,对教门产生特殊的感情。或许远离清真寺的住宿环境更别致优雅,但那些享受将会在不知不觉中淡化自己和下一代的信仰,那是得不偿失的。
家庭教育这一至关重要的环节常常被我们所忽视。在家庭教育中扮演主角的往往是孩子的母亲。常言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然而这位家庭女教员本身的素质又是怎样的呢?我们的许多女同胞从小没受过良好、正规的教育。试问:这样一位母亲又怎能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呢?当然男人作为一家之长,对教育自己的妻子和子女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古兰》云:“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当为自身和家属而预防那以人和石为燃料的火刑,主持火刑的是许多残忍而严厉的天使,他们不违抗真主的命令。”(66:6)至圣说:“你们每个人都是牧羊人,都要为自己的羊群负责。男人是全家人的牧羊人,要对他的家人负责,女人是丈夫家中的牧羊人,要对他的家庭负责。”(两大圣训集),在孩子牙牙学语的时候,就应当教给他们清真言和作证词,让他们从小养成饭前洗手、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点点滴滴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将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其次,家庭中装潢、摆设中加入一些伊斯兰文化的元素,也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在客厅中配上清真言的字画或克尔拜形象图案,家庭的教门气息和生活氛围就大不一样。
清真寺教育将会对孩子的教门生活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清真寺是真主最喜爱、最充满吉庆的地方,每年的寒暑假是孩子们接受清真寺教育的大好时机,家长们要给予大力的支持。每一个穆斯林都有进入清真寺分享吉庆和学习伊斯兰知识的权利,并有自愿接受清真寺教育的义务。让我们扪心自问:是否为自己和家属尽到了参加清真寺学习的义务,得到了分享吉庆的权利呢?
总之,教育是人生第五大要务,若要实现自身的生存价值,就必须把落脚点放在教育上。至圣说:“有两种人值得羡慕:一种人真主赐给他学识,他以此明辨是非,并教诲他人;另一种人真主赐给他财富,他专为主道花费。”(两大圣训集)如果真主已经赐予了我们一定的学识,那么为了感恩回报,我们要尽力而为的用它教诲他人;如果真主赏赐了我们金钱,我们就要为博取真主的喜悦,投资于教育事业上,在后世中获利最多的投资渠道就是教育事业。纵观世界,不少外教人士都在无偿的致力于对教育的投资(例如:对宁波大学多年鼎力资助的包玉刚等)我们作为穆斯林,更应当在此方面争先行善。近年来,穆斯林中也相继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了民族教育的事业上,可谓利在当代,功在千秋。但仍有一些人,把大把合法的钱财奢侈在了赌博等非法之事上,这是何等的耻辱和悲哀啊!对于一位既无学识又无金钱的普通人来说,只要我们尽最大的努力不断地学习,只要我们有一个虔诚为主道奉献的举意,并且为奉献于教育事业的人做好都哇,我们会照样获得求知和兴办教育的回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