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比较赞同译者王秋平欣赏的一句话:“二十年前的译作或著作应尽快出版发行,二十年后的今天,则应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切忌不负责任,仓促付梓。”因为,今天的中国,能够拿起笔的着译者绝非凤毛麟角,应当也可以满足惯用汉语的穆斯林大众日益提高的阅读需求。
  • 这是事实,我们所有的人都很苦恼于父母的期望,或父母的建议和责备,但我们的宗教教导我们,要控制这种愤怒,更不能用粗鲁的语言表达出来。“封住自己的嘴!” 当我看见我十几岁的孩子在生他妈妈(或我)的气时,我会劝解他:“当你冷静下来再和我们说。生气是可以的,但把愤怒发泄出来不可行”。(唉,这样的建议不一定每一次都会对他起作用)没有人知道你的父母会和你在一起多久。在他们还健在的时候,抓住机会,赢得你在天堂的地方。服侍他们,留下美好的回忆。
  • 更重要的,是这个爱情浪漫传说告诉我,限睛与心灵有难以言喻的关联。我们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都只是自己心灵的工具。对我而言,当年在Granada看到「红堡」 (Alhambra)的景象,随即把我带入伊斯兰艺术、社会及历史之内。 去年夏天在香港看到一本《我的名字叫红》,这不但带给我冒着严寒到伊斯坦堡布尔寻找作者帕穆克。而与这位出色的土耳其作家会面的结果,令我这外行人能有勇气,记述下我过去二十年在这迷人而又极其错综复杂的领域中的心灵之旅。
  • 今天要让伊斯兰在台湾复苏的力量,可说完全寄托在年轻一代身上,但是他们到底有没有那份担负使命的力量?而长辈们到底有没有认真的培养年轻人?如果大家仍像过去的四十年因循苟且,你争我夺,廿年后的台北清真寺若被误认为是外国穆斯林的礼拜寺,将不是一件令人诧异的事。我想借着这篇文章激起有心人士关心穆斯林青少年的教育工作,同时恳请教胞们支持所有为主道贡献棉薄心力的人以及他们的工作,他们真正需要的是您以实际的行动参与。最后,我祈求真主赐福于伊斯兰及穆斯林,祈求真主让台湾的穆斯林从迷误中归回正道,祈求真主赐给我永远虔诚的信仰。
  • 我是一个基督教徒,于民国七十二年十月二十日,弃耶归回,信奉伊斯兰教,成为一个穆斯林。我在这两年零九个月的感恩岁月中,一面想叙述一下我改变宗教信仰的原因:总以自己才疏学浅,更乏写作经验;惟恐野人献曝,贻笑大方,所以迟迟下笔。敬请诸位先进贤达,多予指正为幸。
  • 目前,我还算不上是真正的穆斯林,因为思想和灵魂还远远与真正的传统的穆斯林有着天渊之别。但是,单就从做人这一点来说,我会不断地用伊斯兰的教义来规范自己的言与行,力求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好人!
  • 从去年年初皈依到现在,觉得最困难的时候大概就是这周。我实在是不想做任何事情,不忍心看那些残酷的灾区照片,又每天忍不住去看。边看边流眼泪。脑袋里时不时浮现那些照片。那些孩子怎么那么凄惨?他们的亲人们如何忍受丧子之痛?
  • 人都有思维的能力怎样思维或是否思维都是个人的自由。 认识世界和认识真主的造化应当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不必有太多的书本知识人人都可以做得到。 有能力思维而不思维而沉迷于暂短世界的物质追求和享乐错过了美化的时光到头来亏枉了自己只能是咎由自取了。 善于思维的人不贪恋这个世界认识到了真理生命变得无限光辉能吃苦耐劳能坚忍不拔能助人为乐能舍身为人活的轻松愉快知天乐命充满对未来的喜悦和希望。
  • 说这些话的目的只是希望提醒大家。 人活着是个难得的机遇从对自身的了解认识独一无二的真主意识到生命的来龙去脉未来的前途 ----- 死后复活真主公正判决的日子。 西方文化的入侵宣传无神论唯物质主义把社会导向自私无德堕落腐败犯罪根源在于否定造物主用虚假的人造神话代替信仰的真理。 在虚妄中生存的人借用物质刺激的障眼法自欺欺人永远感到人生的不幸。 不论什么身份地位势力和财富都不能保障一个人的幸福幸福的人生在于顺从真主时刻记念真主提高对生命的自觉性。
  • 人在世上苦难多穷有穷人的苦富有富人的难每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也有人说人生八苦世事沧桑谁都避免不了的。 有正信者心中有一个永恒的精神主心骨坚信真主公道万变不离其宗。 因此有信仰的人就是一份福气胜不骄败不馁富不淫贫不贱永远心平气和身在风雨中恰似闲庭信步这是学习圣训所得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