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汉族女孩和她的维吾尔族母亲的故事
分享到:
2010-07-06 20:45:50 【来源:国际在线】 点击:


幸福的一家




兄妹情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王丽楠、陈钧、赵洋):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红旗路小区,有这样一户特殊的家庭,一对维吾尔族夫妻带着儿子,同他们收养的汉族女儿一起平静快乐地生活着。提起这特殊的一家四口,邻里街坊无不称赞、羡慕,这家中不平凡的母女之情也深深地打动着人们。

  在昌吉市二中的一间教室里,学生们正在紧张地进行着期末考试。在众多哈萨克族、回族、维吾尔族孩子们中间,一个身穿绿色衬衫、扎着马尾辫、长相清秀的汉族小姑娘尤为引人注意,她就是我们今天故事的小主人公——古丽。

  古丽,在维吾尔语中的含义就是“花儿”。这个汉族小姑娘为何取了一个维吾尔族名字?这还要从13年前说起。

  1997年10月27日的一个下午,进入深秋的新疆天气已经开始转冷。这一天,买尼沙汗·沙吾提(女)像往常一样,带着自己不到10岁的儿子阿巴拜克热·买合木提,骑着三轮车来到昌吉市的一个菜市场。就在她们买完菜准备回家的时候,发现三轮车上多了一个神秘的盒子。打开一看,他们大吃一惊,盒子里面竟然是一个婴儿。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买尼沙汗妈妈至今记忆犹新:“她好像刚出生3天,被装在一个纸箱子里,搁到我们的三轮车上。我们打开看了,看见这个娃娃好好的。我在那等了3个多小时,天黑我们才回来。(当时)在她跟前放着一个奶瓶还有一点奶粉,给她冲了喝了,可是没人来抱,晚上11点多我就把她抱回家了。” 

  就这样,出生仅3天就被遗弃的小古丽被买尼沙汗带回了自己的家,办理了领养手续。从此,这个汉族孩子就有了一个美丽的维吾尔族名字“古丽”。

  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突然多了一个婴儿要抚养,30平米的房子,又没有稳定的收入,使得一家人的生活变得更加紧巴。然而,善良的买尼沙汗全家没有将小古丽送走。

  买尼沙汗说:“我(把小古丽)抱回来老公也很喜欢,马上跑到农村去买了牛奶。我想着,我要有一口饭吃娃娃也饿不着。别人也打击过我,说你自己没工作,因为我所在的轧钢厂只有开始盖楼房施工时才能生产钢筋,夏季有三、四个月上班,冬天一直都休息、没有工资,可我想再辛苦也要自己带。” 

  日子虽然苦了点,但一家四口的生活还算过得去。然而,这样平静的日子并没有多久。就在小古丽快两岁的时候,买尼沙汗和她的丈夫买合木提所在的昌吉市轧钢厂倒闭了。这使他们一家生活骤然困难起来。为了给古丽买牛奶喝,一家人不得不到距离昌吉市几十公里的一个垃圾场捡垃圾。

  在这个维吾尔族家庭里,哥哥阿巴拜克热也将这个小妹妹像珍珠一样呵护着,小小年纪的他就省吃俭用,将最好的都留给了妹妹。说起这些,小古丽记起了妈妈给她讲过关于一瓶“娃哈哈”的故事:“我妈跟我讲过一个事情,就是我哥哥小的时候跟朋友们出去玩的时候,都喝娃哈哈之类的饮料。然后我哥哥就当着别人面,用吸管假装喝,一直舍不得喝,带回家给我喝。我妈说,其实我哥,都喜欢喝那种饮料的,我觉得很感动。” 

  为了让小古丽读书,哥哥阿巴拜克热决定放弃学业。初中还没念完,十几岁的他就开始到处找活儿干:“初中也没毕业,只上完初一。然后我一看我妹上学的年龄也快到了。我也上学,两个人一块上学,家里面的负担就会比较重。我就退学吧,就开始让我妹让她上学。”

  生活的艰辛从没有让这个维吾尔家庭放弃对小古丽的责任,买尼沙汗哽咽着说:“我跟她说,人穷志不穷。你好好学,以后将来你学好了考个好学校。我们没有钱,还有国家要管你。” 

  在母亲这样的教育下,小古丽快乐的成长着,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她的作文曾经多次获奖,在学校活泼、善良的她同各族同学关系都非常融洽,被同学们选为学生会会长。她的班主任梁老师评价说:“这孩子天性特别善良。跟其他孩子相处都非常融洽,在学生会工作方面,她都每天认真地及时和学生会的同学一块检查呀,查卫生呀,查纪律呀,她每天做得都踏踏实实的。尤其是班级的,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她都能主动地出来就是带领学生一块跳舞。像那个维吾尔族舞蹈呀、哈萨克舞蹈呀,她都跳得挺好的。”

  哥哥阿巴拜克热提起这个聪明好学的妹妹也是十分的骄傲,他希望妹妹能够继续读书,出国留学,他会一直供到妹妹毕业:“我觉得这辈子干对了这件事,我妹现在学习特别好,我也没有觉得我没有上完学而(遗憾),我觉得我做对了。我希望她有机会留学、上学,我希望我妹不管她有能力到哪上学,(我们都支持她)。”

  现在,爸爸买合木提用三轮车为别人在外面拉零活儿,妈妈买尼沙汗在红旗路小区当保洁员,哥哥阿巴拜克热在一家公司当保安。一家人的生活还算过得去。从古丽一岁开始,每年六一儿童节,家人都会带她去逛公园,拍纪念照,而小古丽也成为了全家人的开心果。晚上做完作业,也会给爸爸妈妈唱歌、跳舞,逗他们开心。买尼沙汗说,只要听到古丽念她写的作文,就忘了之前所有的苦:“现在每天她(古丽)回来给我干家务活,有时候给我洗脚等等。哎呀!我心里想,以前我的那些受苦的经历一下就忘了,她每天回来给我念一篇作文,我心里很高兴。我不管多累,她给我念那个作文,我一下就有精神了。”

  虽然有很多的担心和顾虑,但是对于小古丽的身世,买尼沙汗还是决定在她18周岁生日的那天告诉她。然而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小古丽10岁的时候,一次意外让她提前知道了身世。

  古丽说:“在四年级的时候,我要写作文,我一般都会把作文保留到那种文件袋里面。有一天,我想要找回我以前写的作文想参考一下,就打开了家里的一个包,看见了一个收养的文件,很好奇,就打开看了……那时候我就知道了,但没有告诉妈妈。”

  得知身世后,古丽没有告诉任何人。而另一件意外的发生,让这对母女终于能够坦诚相对,尘封了十多年的秘密,终于说了出来。那一次是因为小古丽买几块钱的菜没有对上账,挨了妈妈的打。

  买尼沙汗说:“把她打了一顿以后,她就说‘妈妈,你打我是应该的,我是你抱(养)的。我一下就愣到那个地方,当时我的眼泪就流得……我说‘从你小小的把你带到这么大,你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我心里很难受。她就抱着我就哭:‘妈妈,你是世上最好的妈妈,无论我的生母多富裕多有钱,我不去!妈妈你放心。’一下抱着我就哭,两个人哭了一场。”

  对于一个10岁的孩子来说,这是重大的心理打击!然而小古丽有着超出她年龄的成熟,这次意外不但没有让小古丽改变对家人的态度,反而使她变得更加成熟、更加爱她的爸爸妈妈和哥哥,下定决心努力读书,实现他们的愿望,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我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习。虽然这四个字很简单,但做起来很难,所以就付出比别人更多一点。我要好好学习,不能辜负爸爸妈妈对我的期望。我一定要让他们达成这个愿望,考到好的大学,尽我自己应尽的责任。”

  极具语言天赋的古丽说起维吾尔语来也是十分流利,她用维吾尔语表达了对维吾尔族爸爸、妈妈、哥哥的报答之情:“爸爸、妈妈、哥哥,谢谢你们养育我这么多年,就像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看待我,谢谢你们!”

  就如她的名字一样,汉族姑娘小古丽在维吾尔族家人的关爱和呵护下,正在像花儿一样成长、绽放。
 

责任编辑 :奥斯玛廼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维吾尔族 汉族 母亲

上一篇:西吉县职中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开设阿拉伯语班
下一篇:回民村里的阿语女校 已有两届学生毕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