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荫下的一抹清凉
分享到:
2010-01-20 19:46:16 【来源:穆斯林在线】 点击:

        还有多位作家出版了自己的散文随笔集,他们大多以文化眼光介入历史、异域、时代与人生。年内归真的有甘肃著名作家赵之洵先生留下绝笔遗著《敦煌沙》,凝结着老作家的终极思考与浓情挚爱,令人怀念和敬重。马吉福出版《从空间追寻时间》《幸福与痛苦的人生》《理性与本能的人生》等4部散文集,是回族散文界迟来的黑马。他对人生哲学的深度巡游,秉承了东西方文化的精髓,关注心灵自由,充满生命信仰的关怀。马瑞芳的学术随笔《马瑞芳趣话王熙凤》,以诙谐有趣的笔触,对王熙凤身上潜隐的人性特点进行了个性化的解读,显示了学者深厚的古典文学根底和红学研究造诣。马季的《消失的王城》《消失的文化遗产》《消失的宝藏》系列文化随笔,聚焦于人类发展史上神秘消失的文化生态,潜入一条文明奥秘的隧道,如一道闪电照亮了人类的记忆,引发我们对精神旷野的怀恋,并唤起我们对现实视野里文明多样性的礼敬。毛眉的散文集《新疆,我要拖你入海》,以散点化视野,重新打量西域故土,与早年的《走遍新疆》等游记相比,女作家的散文创作已从浮光掠影的风光扫描走向深沉厚重的文化寄寓。

        刊物发表的散文较之作品集质量更优,最出众者当数名不转经转的河南女作家阿慧。她的《羊来羊去》被《散文选刊》《读者•乡土人文版》等刊转载,不夸张地说,是近几年国内最好的散文之一,女孩与羊的故事,在阿慧笔下是那样曲婉怜人,感人肺腑。当散文写作普遍强调刺激、崇拜小资、沉湎过去时的时候,当世俗物欲不断吞噬生命尊严的时候,阿慧以河流般的湿润和悲悯,救赎着爱的传统。写母爱的《十一个孩娃一个妈》、写乡土的《西洼里的童年》,以及《天边那片白》《黄的视宴》等作品,都闪耀着洁净的人性光芒。我的预言是,很近的将来,大器晚成的阿慧将不仅在回族文坛成为领跑者之一,而且也将在全国散文界获得更加充分的评价和应有的席位。阮殿文的《一个漫游者在迪庆高原》和《小街少年》于精神高原上立意,于灵魂疼痛处发微,写出了散文的美感与深度。沙戈的《悲伤,不悲伤》对死亡的体察与感受,冷峻清凉,有诗性的内敛和悲悯。以王正儒的、方芒、任建强为代表的80后作品也较醒目,他们肩负新一代回族知识分子的道义与良知,为母族精神传统立言。其中,王正儒的散文代表作《拒绝遗忘》多次转载后,在第八次宁夏文艺评奖中获得一等奖,成为回族散文中的新经典。网络领域,网络写手安然、伊蕾的随笔杂文在全球化语境下,为重塑文明的尊严而啼血发声,也为回族网络生态从快餐化、娱乐化向思想化、学知化过渡,付出了诚恳着实的努力。中国穆斯林、伊斯兰之光等网站在斋月期间出现“斋月日记”系列写作热潮,成为回族民间写作的代表性现象,值得深入研讨。

         从宏观趋势来看,创刊30周年的《回族文学》杂志在近两年下大力气拓展地理散文版图,以弘扬回族文化为己任,植根民族传统,追寻文明记忆,涌现出数量可观的一批佳章。如拜学英《渭河边上的追思》,古原《关于西安的一条巷子》,马志荣《西部写意》,叶多多《湄公河畔穆斯林人家》,冶生福《汤瓶里的村庄》,敏洮州《风雨故乡》等等。这些地理文化散文,或是一座山、一条河、一个村落、一户人家,或是一桌宴席、一本家谱、一座墓碑、一把木梳,触角遍及东西南北中各个地域文化现场,摊铺开回族文明辽阔丰饶、姿色万千的精神图谱。此外,李佩伦、杨继国、王树理、马有福、哈正利、马霁鸿、马福仓、君悦、马强、马锦丹、范景鹏、沈沉等也都有散章发表。客观地说,回族作家的散文创作尽管饱怀文化忧思,充满生命记忆,但精神硬度、思想高度还普遍显得乏力,与小说相比,品相平平。尤其是距离领跑者张承志散文所能抵达的精神驻地,尚有漫长之旅有待求索。

诗歌:黎明前的匍匐等待

        宁夏青年诗人马占祥出版《半个城》,是本年度回族中成色最佳的一部诗集。诗人在感动与疼痛中,深入同心故土的纯净与虔诚,集中的每一首诗,都殷实、干净、致远。“因为有了马占祥,西部诗歌的坐标上注下同心;也因为有了马占祥,狂热的诗歌写作者不敢轻易写下同心”④。出版的优秀诗集还有:沙戈的《尘埃里》、马季的《马季诗选》、敏彦文的《生命的夜露》、杨志广《低处的光芒》等,体现了回族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多元的艺术追求。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浓荫

上一篇:新月(短篇小说)
下一篇:心灵的最高洗礼——我的2006年朝觐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