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益崛起的民族医药——佤药
分享到:
2011-10-11 13:17:32 【来源:中国中医】 点击:

佤族分布于澜沧江以西和萨尔温江以东的怒山山脉南段,人口大约38万(第五次人口普查),因佤族居住,这一带被称为“阿佤山区”。它多属于亚热带低纬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热,适合多种动植物生长,这里山多林密,植被覆盖率达54.95%,动植物种系繁多,被动植物学家称为可与西双版纳媲美的“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丰富的动植物是佤药的来源,利用当地的药材就可以满足佤族人民的医疗保健需求。

    一、根据发病种类和药物的功能特性,佤族草医在用药时带有以下特点:

    包药。照方取药(鲜品)捣烂后包敷患处。常用于跌打损伤、骨折、风湿疼痛等症。

    洗药。照方取药(鲜品)于水中煎煮,取药液洗全身或患处。用于皮肤疾病,无名肿毒等症。

    煮药。照方取药用水煎煮,取药汁内服。广泛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

    擦涂药。单方或配主(鲜品)捣细或放口中嚼碎后涂擦患处。用于烧烫伤、外伤止血、消炎等。

    酒药。取药(单方或配方)切碎后放入盛酒瓶中浸泡,内服或外用。用于强健滋补以及内、外科疾病的治疗。

    熏药。取热酒糟或取药煎煮至沸时倒入盆中,盆中置一小凳,人坐凳上后四周用毯子盖严熏蒸,至流汗时即可。主要用于风湿关节疼痛、感冒等症。

    膳药。取鲜(活)品煮食或加工成粉后用肉汤冲服。常用于贫血、体虚瘦弱等症。

   二、剂型。佤药中常见剂型有煎剂、洗剂、酒剂和散剂。

    药材加工简单。佤医一般多用鲜(活)品入药,或仅作切碎凉干或晒干等简单加工即可。动物药中,其肉多配方或单方炖熟食用;皮、毛类则多经炭化后使用,如刺猪毛碳化后研粉内服治流鼻血,狗皮毛碳化后研粉调敷治狗咬伤。

    生熟药各半混用。将同一配方的药(鲜品)分为两半,取其中一半用火烤、灶火灰烫等法加工制熟,然后两半混匀使用。常用于包药的配制。

    三、药引。佤医在配方用药时,经常使用一些具芳香理气、舒筋镇痛作用的药如胡椒、草果、酒、丁香、红糖等为药引。

    佤族医药作为我国民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为佤族人民防疫治病、生存繁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至今仍在广泛应用。同时这个古老的民族至今还较多地保留着原始文化的遗风、鲜明的民族传统文化特质,被看成是“人类原始社会的活化石”,是我们研究人类医学发展的历史以及医学文化不可多得的宝贵素材。


责任编辑 :奥斯玛廼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日益 崛起 民族

上一篇:得天独厚的民族医药——云药
下一篇:原生态的民族医药——彝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