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圣道》
分享到:
2013-12-10 09:51:27 【来源:】 点击:


四、追悼 情愿 忍耐

    ①据赛利买的母亲的传述,她说,我听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只要一个仆人遭遇一件不幸之事,随后他念了安拉的命令:‘我们确是真主所有的,我们必定只归依他,’(黄牛章:156),主啊,因我的不幸你报酬我,你为我安排更好的代替者。那么,安拉一定为他的遭遇而给他报酬,并为他安排更好的代替者。”赛利买的母亲说:“当赛利买的父亲归真后,我说:‘哪一个穆斯林比赛利买的父亲更高贵呢?他是迁往安拉使者的第一家。’然后,我念了以上的祷词。后来安拉给我安排了安拉的使者。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派遣哈退布·本·艾布·贝星台尔来向我提亲。我说:‘我有一个女儿,况且我是一个有妒性的女人。’使者说‘至于她的女儿,我求安拉不再依赖她,同时我求安拉取走她的妒性’。”

    ②据艾乃斯·本·马立克的传述,他说:“安拉的使者路过时碰到一个女子在坟前哭泣,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对她说:‘你敬畏安拉,忍耐吧。’她嚷遭:‘你给我滚开!像我这样的不幸你还没遭遇过’。”艾乃斯说,有人告诉她,那人是先知!她难过得要死,于是去找穆圣。在穆圣家门口,她没有遇到门卫,她径直来到穆圣跟前,道歉道:“安拉的使者啊!我并不认识你。”先知(愿主福安之)回答道:“忍耐只是在事发之初啊。”

    使者(愿主福安之)是以赞美和仁慈受报喜者,是众望所归。

    先知(愿主福安之)的话“事发之初”指忍耐是在遭到灾难悲痛万分的那一刻。值得称颂得到赏赐的忍耐是在事发的那一刻。因为时间长了自然会淡忘痛苦,因而也就无所谓报酬了。

    人们不会因祸得福,因为祸患不是出自他手。而只有对患难泰然处之,好好忍耐,才可因祸得福。

    欧买尔慨叹道:“多美的赞颂和慈爱啊,多好的引导啊,那等人,他们遭难的时候说:“我们确是真主所有的,我们必定只归依他。’这等人,是蒙真主的祜佑和意思的;这等人确是遵循正道的。”(黄牛章:156、157)

    遭遇灾难时,让人们以忍耐和礼拜求助吧。安拉说:“你们以忍耐和礼拜求助吧,对敬畏者,它确是一件容易的事。”(黄牛:45)

    ③据胡宰弗的传述,他说:“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当遭遇不幸时就礼拜。”

    忍耐,它会戒除人的妄想和贪婪。因此有人将不暴躁者称之为坚忍者。因他控制住了自己的私欲;也有人将“莱买丹”月称之为忍耐月,因斋戒者戒除了饮食。让仆人因来自安拉的一切和为安拉所做的一切而高兴吧,那是心灵渴望安拉的征兆。

    安拉说:“谁信仰安拉,安拉便引导他的心灵。”(相欺章:11)

    艾里盖姆由阿布顿拉的传述,他是一位对所遭之不幸心甘情愿的人,他知道,那来自于安拉。

五、赞美亡者 忌谈过失

    圣训教导人们悼念亡者的优点,禁止谈论其缺点和过失。

    ①据伊本·欧买尔的传述,他说,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你们记念亡者的善行,切勿谈论其过失。”

    ②据艾乃斯的传述,他说,一个亡人从先知(愿主福安之)的身边抬过了。先知(愿主福安之)说:“你们赞美他吧!”他们说:“安拉和他的使者会喜欢我们所熟悉的亡人的情况”。他们赞美了亡人。于是先知(愿主福安之)说:“一定了”。然后又抬来了一个亡人,他说:“你们赞美亡人吧!”他们说:“这人的教门真糟糕”。他又说:“一定了。你们是安拉在大地上的见证者。”

    ③据艾布·买斯沃德的传述,他说:“我来到麦地那,那儿正瘟疫肆虐,人们相继死亡。我坐在欧买尔身边。一个亡人被抬了过来,有人称赞他,欧买尔说:‘一定了。’然后又有一个亡人被抬过,有人称赞他,欧买尔说:‘一定了。’第三个亡人被抬过,有人非议他,于是欧买尔说:‘一定了。’我问:‘众信士的长官啊,什么一定了?’他说:‘我模仿先知(愿主福安之)说过的话:任何一个穆斯林,四个人称赞他,安拉就让他进入天堂’。我们又问:‘三个人称赞呢?’他说:‘三人也行。’我们又问:‘两人呢?’他说:‘两人也行’。我们再也没有追问一个人是否可以。”

    按一般的规律:一个人死了,安拉默示人们赞美他,那么,这种赞美证明他为天堂的居民,无论其行为与事实相符与否,一切工作全取决于意念。这也是种以人们对亡者的褒贬来求证其行为优劣的默示。赞美亡人的好处可见一斑。

    从好的一面来讲,这已很明确。下面来到的圣训更加肯定了这点:

    ④据艾乃斯的传述,先知(愿主福安之)说:“只要一个穆斯林去世了,他的四个近邻一致作证他是一个善人,那么安拉说:‘我接受了你们的话,我已经饶恕了他的你们所不知道的过错’。”

    从坏的一面讲,圣训的指示也是一样的,但那只是针对其恶行重于善行的人。

    ⑤“安拉的天仙,他们按人们的口吻叙述着一个人的善行。”

    这段圣训中评论的证词是指高尚诚实者的证词,而非指山村野夫的证词。因为山村野夫也许会赞美跟自己臭味相投的人,而不会赞美跟自己有过节的亡者。而且对立者的证词是不被接受的。

    ⑥据阿依莎的传述,她说,先知(愿主福安之)说:“切勿骂亡者,他们已受到了自己行为的报应。”

    ⑦据阿依莎的传述,她说,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当你们的朋友去世时,你们为他善意地祈祷,切勿诅咒他。”

六、洗礼

    ①据辅士翁姆·阿退耶的传述,她说:“使者的女儿去世了,他进来告诉我们:‘你们洗她三遍,五遍或更多遍,洗时用清水和皂类,最后一遍用樟脑,洗完了通知我一声。’洗完后我们告诉了他,他递给我们他自己的一条裤子说:‘给她穿上’。”

    很明显,本段圣训中,每洗亡人一次,用皂类,表明这样洗只是为了清除人身上的污垢,并非是净身,因为混合水是不能用来净身的。

    将皂类放入水中,即搅拌到浮出泡沫,用此水来搓洗亡人身体,然后将纯净水倒在身上,这就是净身洗礼。

    ②翁姆·阿退耶的传述,她说,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在洗他的亡女时说:“你们先洗她右边的肢体和小净的部位。”

    另一传述中:“如果你们认为必要,洗七遍或更多遍。”

    在又一传述中,翁姆·阿退耶说:“我们把她的头发梳成三个辫子,放在她的背后。”

    洗亡人的圣行是:开始洗小净的窍数;如果亡人身上有污垢或脏物时,用皂类洗;梳理胡须和头发;洗单数;最后放樟脑以保护尸体的干净。

    据穆罕默德·本·塞热尔的传述,他向翁姆阿退耶学习了洗礼。他用皂类水洗亡人两次,第三次用樟脑水来清洗。

    据阿依莎的传述,她说:“当他们想洗圣人的时候,他们说:‘我们不知道是否像普通人一样脱去衣服洗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还是合着衣服洗他,’当大家众说纷纭时,真主让大家熟睡过去,个个的下颚都垂在胸前,后来不知是谁从屋内的一角说道:‘你们和衣洗先知(愿主福安之)吧,’大家站起来走到使者(愿主福安之)跟前,合着一件大衣洗他,大伙把水倒在大衣上,用大衣搓他而没用他们的手。”阿依莎说:“假如此事能挽回,那么穆圣的妻子们最有资格洗他。”

    据翁姆·穆罕默德由其奶奶奥买斯的女儿艾斯玛的传述,安拉使者(愿主福安之)的女儿法图玛嘱咐道:当她去世后,由艾斯玛和阿里为她洗礼。后来她跟阿里洗了法图玛。

    ③据阿依莎的传述,她说:“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从百盖尔回来了。他看见了我,我正头痛。我说:‘头好痛啊!’他说:‘阿依莎,我的头才痛呢。’然后他说:‘假如你先我而去,我须亲自给你洗净、穿衣、殡礼、埋葬。’”

    圣训严禁在洗亡人时看亡者的遗体。

    ④据阿里的传述,先知(愿主福安之)说:“不要暴露你的大腿,也不准看活人和亡者的大腿。”

    据穆罕默德·本·西林的传述,他说:“我洗了艾乃斯·本·马立克,当洗到羞体时,我对他的儿子说:‘你们最有资格洗他的羞体,你们拿着洗吧。’于是他把洗具——一块布递在他手中,羞体裹在衣服中,然后他就在衣服下洗了羞体。”

    给亡人擦点麝香或其它香料是圣行。

    ⑤据艾布·赛尔德·胡德勒尔的传述,有人向先知(愿主福安之)询问麝香,于是他说:“麝香是你们最好的香料。”

    这段圣训吻合本篇,因为大家都知道给亡者擦美香是圣行,麝香是最为矫贵的香料之一,用它来美洁亡者更是圣行。

    据艾布·瓦里的传述,他说:“阿里藏着麝香,因此他遗嘱道:‘用麝香来给他防腐。’他还说:‘用麝香来防腐是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的一大特色。’”

    洗亡人者当看到遗体上的某种缺陷时,遮住尸体也是圣行。

    ⑥据艾布·沃玛买的传述,他说,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谁洗亡人,替他遮羞,安拉会遮住他的罪恶;谁给亡人穿殓衣,安拉将给他穿上绫罗绸缎。”

    ⑦据艾布·拉菲尔的传述,他说,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谁洗了亡人,并替亡者遮掩缺陷,安拉便饶恕了他的四十样大罪。谁给他的兄弟掘坟埋葬,好像让他住进了一处居所,直到复生日。”

七、穿尸衣

    ①据阿依莎的传述,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穿的尸衣共三件,都是也门产的纯棉白布,没穿衫子没戴帽子。

    大部分学者主张裹在一件套内:裤子、盖头和三件披单。部分学者将三件披单中的一件作为衫子。

    ②据贾比尔·本·阿布顿拉的传述,他说,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你们给自己的教兄穿好尸衣。”

    本段圣训中的“穿好”不是指尸衣要娇美华贵,而指干净纯洁,即不厚也不薄,能遮羞,跟亡人生前平时所穿的衣服相当,既不过分也不寒酸。

    ③据阿里的传述,他听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对于尸衣,你们不可铺张浪费,因为尸衣很快就会腐烂。”

    ④据贾比尔的传述,他说,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谁有宽大的布料,将亡人裹在大披单里。”

    ⑤据艾布·赛尔德·胡德勒的传述,当他快去世时,要来了一件新衣裳穿上了,然后说:“我听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死时穿什么衣服,复活时也穿什么衣服。’”

    艾布·赛尔德根据圣训的表面意思引用了这段圣训,而有些学者的解释与此相反:衣服指工作,以此来暗示工作,是指亡人是根据他生前的善恶工作而复生的。还解释说:阿拉伯人说某人的衣服干净,是指此人心底纯洁,光明磊落。当说某人的衣服肮脏,是指此人心底阴险,卑鄙,龌龊。而且他们还援引伊本·阿拔斯传述的一段圣训:

    ⑥“你们觐见安拉时,一丝不挂,赤手空举。”

    本段圣训表明上段圣训中的“衣服”并非指裹尸衣。又有—些学者说:“复生不同于末日集合,也许复生时连同衣服一起复生,而集合时是赤身裸体的。安拉至知(罕塔宾《圣训路标》)。”

    ⑦据伊本·阿拔斯的传述,他说,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你们穿白色衣服,白色衣服是最好的,你们给亡者穿上白尸衣服。”

    阿布顿拉·本·阿慕尔·本·阿绥说:“合上亡人的双眼,遮起亡人,用三件披单给他做尸衣。”

    ⑧罕巴卜的传述,他说:“为了博得安拉的喜悦,我们跟随安拉的使者迁徙了。我们的报酬已定。我们中有人去世了,在今世没有享受。穆苏阿布·本·欧买勒就是其中一员。他在伍候德战役中阵亡。他留下了一件斗篷,我们用它来盖住他的头,他的两脚露了出来,盖住他的两脚时,他的头又露了出来。于是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命令我们盖住上身,在脚上盖点草。我们中有些人,他的果实已成熟了,他正在摘禽果实。”

    据阿依莎的传述,艾布·白克尔看了看身上的衣服,衣服上染有曾经治病用过的番红花色,他说:“你们把这件衣服洗一洗,然后再添两件衣服,以后给我穿尸衣。”我说:“这是件破衣裳呀。”他说:“活人比死者更应该穿新衣服,死人立马会化成脓水。”

    贾比尔传述的关于“穿好”尸衣的那段圣训跟本段圣训并不冲突,因为本段圣训对前面那两段圣训进行了协调。“穿好”指尸衣的样式,而“铺张浪费”是针对价格而言的。艾布·百克尔亲自选择这件衣服,也许这件衣服是穆圣赠送给他的,或者他曾穿着这件衣服行军礼拜。艾布·百克尔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正好证明了这一点:“你们用我做过礼拜的衣服给我穿尸衣。”

    给尸衣熏香是圣行。艾布·百克尔的女儿艾斯玛对家人说:“当我去世后,你们给我的尸衣熏香,然后给我防腐,千万不可在我尸衣上留下防腐剂,也不可以用火来燎我。”

    艾布·胡莱勒同样禁止他死后用火燎他。

    当受戒者去世,就用戒衣给他穿尸衣。

    ⑨据伊本·阿拔斯的传述,同使者(愿主福安之)在一起的一个人被他的骆驼摔下来死了,当时他在受戒。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你们用水和皂类洗了,然后给他穿两件尸衣,不要给他擦香,也不要蒙着他的头,因为在复生日他要念着响应词复生。”

    本段圣训指出:要给受戒去世的人保留受戒的标志:露头,不带美香也不增加第三件尸衣,以示尊重。阵亡的烈土同样保留圣战的标志,他们无需洗礼,和着鲜血埋葬。

    ⑩据贾比尔·本·阿布顿拉的传述,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在吴候德战役中将两位阵亡的烈士包在一件尸衣里。然后问:“他俩中谁背记的《古兰》经文多?”有人指着其中一位,他就让他先进入坟墓。他说:“在复生日,我是这些烈士的见证者。”命令将这些烈士带血埋葬,没有洗也没有站殡礼。

八、殡礼 送葬 祈祷

    ①据艾布·胡莱勒的传述,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满怀信心地为穆斯林送葬站殡礼直至埋葬者,将获得两个‘基拉特’的报酬,每个‘基拉特’犹如伍候德山(金子)。凡为亡者站了殡礼,在埋葬前返回者,他将带着一个‘基拉特’回来。”

    ②据艾布·胡莱勒的传述,一位黑人(男的或是女的),曾为清真寺的清洁工。他(她)死了,先知(愿主福安之)没有知道。有一天他记起了这位清洁工便问:“那位清洁工在干么呢?”人们说:“安拉的使者啊,他(她)去世了。”他说:“你们怎么不告诉我呢,”他们说:“他(她)曾是如此这般的。”他说:“你们小瞧他(她)了。带我去他(她)的坟地吧。”到了坟地,使者(愿主福安之)给他(她)站了殡礼。

    ③据贾比尔·本·阿布顿拉的传述,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给埃塞俄比亚国王艾斯哈玛站了殡礼,念了四次大赞。

    ④在另一传述中: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在埃塞俄比亚国王去世的那天给大家报丧说:“你们给你们的兄弟求饶吧。”

    据阿塔布·本·艾布·拉巴赫的传述,他说:“我从未放弃过为穆斯林祈祷,哪怕是一个奸淫受孕的埃塞俄比亚妇女。因为我听到安拉只禁止为以物配主者祈祷。”安拉说:“先知和信士们,既知道多神教徒是火狱的居民,就不该为他们求饶,即使他们是自己的亲戚。”(忏悔章:113)

    ⑤据奥富·本·马立克的传述,他说:“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为一亡人站了殡礼,我记住了他的祷词:‘主啊,你饶恕他,慈悯他,治愈他,原谅他,使他的居所完美宽敞,用雨水、雪水和冰水洗涤他,除去他的罪行,犹如洗除白布上的污垢一样。你赐给他比他今世更好的宅院、眷属和妻室。你让他进入天堂,保护他免受坟坑的刑罚,火狱的刑罚’。”他说:“以至于我曾渴望我就是那位亡者。”

    ⑥据霍速尼·本·外候卧的传述,塔利哈·本·白拉仪·本·阿则布病了,先知(愿主福安之)来探望他,他说;“我预知塔利哈要去世,一旦去世,你们告诉我,要从速,因为穆斯林的遗体不能停留在亲人间。”

    ⑦据艾布·胡莱勒的传述,他说,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你们抬着殡床快走,如果他是善人,你们把他安置在好的地方,如果他是恶人,你们把他从肩上放下,放在不好的地方。”

    总之,速葬为佳行,但前提是不导致亡人腐烂或对抬殡床送葬者不造成困难。给穆斯林群众添麻烦会违背讲卫生的初衷。

    本段圣训指不要延期埋葬,也许,延缓会带来矜夸、炫耀。

    ⑧据艾布·赛尔德·胡德勒的传述,先知(愿主福安之)曾说:“当亡人被放在殡床上,让人们扛在肩上时,如果他是善人,他会说:‘你们抬我前行吧。’如果是恶人,他会说:‘哇,你们要把我抬到什么地方?’万物都听见他的嚎啕声,只有人类除外。假如人类听见,必定要吓死。”

    ⑨据哈尔斯·本·瓦哈布的传述,他说,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我的民族,只要他们将亡人归给其家属置之不理,他们已不再坚持这个教门。”

    ⑩据艾布·胡莱勒的传述,他说,我听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当你们为亡人站殡礼时,虔诚地为亡者做祈祷。”

九、远离嚎哭和瞎祈祷

    ①据阿布顿拉的传述,他说,先知(愿主福安之)说:“抓脸、撕衣、瞎祈祷者不是我的教民。”

    ②据阿布都·拉赫曼·本·奥富的传述,他说,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我没有禁止哭泣,我只禁止嚎哭。”

    ③据艾布·布尔代·本·艾布·穆萨的传述,他说,艾布·穆萨害病疼痛难忍,头枕在一位妻子的怀中晕过去了。另一位妻子放声嚎哭,而他无力制止。当他清醒后,说:“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与之无干系者,我依然与之无干系。确实,安拉的使者与嚎哭的、削发的和撕衣的女人毫无干系。”

    ④据翁姆·阿屯耶的传述,她说:“穆圣禁止我们嚎啕大哭。”

    ⑤据欧买尔的传述,先知(愿主福安之)说:“亡人在坟坑中因活人的嚎哭而受刑。”

    ⑥据艾布·马立克·艾什阿里的传述,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嚎哭是一种愚昧的现象。嚎哭的女人,如果在死亡前未忏悔,复生日她将穿著涂满焦油的衣服和喷火的铠甲。”

    在另一传述中:“嚎哭而死前没有忏悔的女人,在复生日将穿著涂着焦油的衣服和疥疮的铠甲站起来。”

    在又一传述中:“复生日安拉在世人面前要复生她。”

    ⑦据伊本·阿拔斯的传述,他说:“当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解放了麦加的时候,恶魔如遭霹雳,他的部下统统集合在他的周围。他说:‘从今往后,你们别再指望让穆罕默德的民族以物配主,但你们可以在他们中间兴风作浪,让他们随时嚎啕大哭吧。 ’”

    ⑧据艾乃斯·本·马立克的传述,他说,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两种声音在今后两世都遭到弃绝:发达时的吹箫和遭灾时的嚎哭。”

    ⑨伊本·阿拔斯说:“当欧买尔去世后,我记起了阿依莎的话。她说:‘愿安拉慈悯欧买尔。’以真主起誓,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没有说过信士因家属的嚎哭而受刑的话,而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过:死去的昧徒因其家属对他的嚎哭而遭灾。”《古兰》经文足够证明“一个负罪者,不负他人的罪(夜行章:15)。  ”

    此时,伊本·阿拔斯说:“指主起誓”,一个贝荷者不负有别人的重担。

    伊本·艾布·买利开说:“指主起誓,伊本·欧买尔什么也没说。”

    先知(愿主福安之)的话“亡人因活人的嚎哭而受刑”的解释是:这段圣训专指那些因犯罪而必受惩罚的人,安拉决定在亡者的亲属嚎哭时惩罚他。这正如阿拉伯人所说:“因大雨倾盆,我们遭到了雨淋”,即“当下大雨时我们遭到雨淋。”同样,先知(愿主福安之)的话“亡人因亲属的哭嚎而遭灾”可解释为“当亲属们哭嚎时,亡人在受刑。”亡人的受刑是因自身的罪恶,而非他因,因此假如我们将亲属的嚎哭作为亡人受刑的原因,那么跟《古兰》背道而驰。安拉说:“一个负罪者,不负他人的罪(夜行章:15)”(罕塔宾《圣训路标》)。

    ⑩据奥塞德·本·艾布·奥塞德由穆巴耶尔蒂的女人的传述,这个女人说:“我们和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缔结的必须顺从的条约中有一条便是:不打脸、撕衣、扯头发和嚎哭。”

    ⑾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我跟嚎哭、扯发、撕衣服者毫无关系。”

    据努尔曼·本·拜四尔的传述,他说:“阿布顿拉·本·拉瓦赫昏死过去了,阿慕莱(据说是他的妹妹)开始嚎哭起来:‘哇!大山啊,海洋啊……,’不断地在吼叫。当他苏醒过来时说:‘你每吼一句,天仙就质问我:你是这样的吗?’”

    据艾布·穆萨·艾什阿里的传述,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只要一人死了,有人哭嚎道:‘哇,大山啊,领袖啊……’之类的话,真主就派俩天仙打亡人的脸,质问他:‘你曾是这样的人吗。’”

    据贾比尔·本·阿布顿拉的传述,他说:“先知(愿主福安之)抓住奥富的儿子阿布都·拉赫曼的手,带他来到他的儿子伊布拉欣的跟前,发现伊布拉欣在奄奄一息,使者将他抱在怀里哭了。阿布顿·拉赫曼问:“你在哭泣?”或者“难道你不曾禁止哭泣,”他说:“是啊,但我禁止的是两种放荡的傻笑、遭难时的嚎哭抓腮撕衣和魔鬼的吹箫声。”

    在另一传述中: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抱起了伊布拉欣,亲了亲,嗅了嗅。过了一会儿我们进去了,伊布拉欣正奄奄一息,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的两眼开始流泪。阿布都拉赫曼·本·奥富问他:“安拉的使者啊,你……?”他说:“伊本·奥富啊,这是怜爱。”说着又流泪了:“眼泪掉,心衰痛,我们只说养主喜悦的话。伊本拉欣啊,我们和你生离死别,感觉万分悲痛啊!”

    在又—传述中: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眼中的泪水,不会因此受到安拉的惩罚,内心的忧愁也不会为其受到罪刑。而受刑与获福,全在这三寸不烂之舌呀。”他用手指着舌头说。

    在一个传述中:“眼睛流泪,心灵悲伤,我们不说惹恼养主的话,死亡假如不是真实的许诺,伟大的约定,我们后来的人也要跟随前辈相继去世的话,伊布拉欣啊,我们在你身上尝到了无以伦比的痛苦。伊布拉欣啊,我们为你的离去悲痛万分啊!”

    本段圣训允许为病人和亡人哭泣,这不仅跟情愿前定不矛盾,而且是安拉注入仆人心中的一种仁慈。不允许的是:懊恼、哭嚎、哀叹和抱怨等不健康的话,因而先知(愿主福安之)说:“你们只说我们的养主喜悦的话(脑维《穆斯林圣训注释》)。”

    欧买尔说:“你让她们为艾布·赛莱买哭丧吧,只要她们没有仰面撒土,嚎啕大哭就可以。”

    哈桑的传述,盖斯·本·阿绥目·塞阿丁耶在离世之时,召集他的儿子们道:“孩子们啊,你们听取我的忠告,你们再也无法听到比我的忠言更好的忠告。你们千万不可嚎丧我。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没有被哭丧。我听到先知(愿主福安之)曾禁止嚎啕大哭。你们将我生前的礼拜服作为我的尸衣。”

    十,埋  葬

    ①据伊本·阿拔斯的传述,他说,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我们穆斯林用偏洞,而非用直坑。”

    萨迪,本·艾布·宛戛斯在患不治之症的那次说:“你们按人们给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做的那样,给我挖个偏洞,用土坯给我砌上。”

    ②据苏玛买·本·谢飞耶的传述,他说:“我跟弗匝莱·本·奥拜德在罗马贝布鲁斯,一位友人去世了,弗匝莱·本·奥拜德命令埋葬他。事后将坟堆夷平了。他说:‘我听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命令人们将坟墓夷为平地。’”

    ③据艾布·汉亚治·艾塞丁耶的传述,他说,阿里·本·艾布·塔里布对我说:“难道我不按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的嘱咐吩咐你吗?只要见形象就除掉,只要见坟堆就夷平。”

    ④据贾比尔的传述,他说:“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禁止坟上用石灰,禁止坐在坟上,禁止在坟上建筑。”

    据艾布·伊斯哈戛的传述,他说:“哈勒斯留下遗嘱:阿布顿拉·本·耶济德给他站殡礼。后来他给他站了殡礼,然后把他先脚后头地安放在坟墓中。他说这是圣行。”

    ⑤据黑夏木·本·阿米尔的传述,他说:“伍候德战役那天,一伙辅士来到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跟前说:“我们已尽心尽力了,你有什么吩咐吗?”他说:“你们挖坟,拓宽,将两三人葬在一个坟穴里。”有人问:“先安葬谁?”他说:“他们中背记《古兰》最多的人。”

    ⑥据戛西木的传述,他说,我来到阿依莎跟前问:“母亲啊,给我指指先知(愿主福安之)和他的俩伙伴的坟墓吧。”于是她给我指了三座坟墓。这三座坟墓既未拱起也未涂灰,是一块红色空旷的平地。

    ⑦据伊本·欧买尔的传述,先知(愿主福安之)在安葬亡人时念:

    奉安拉之名,按安拉使者的圣行。

    ⑧据奥斯曼·本·安法尼的传述,他说:“先知(愿主福安之)每当埋葬完亡人便站在坟头说:‘你们给自己的同胞求饶、求平安,他现在迫切需要祈祷啊。’”

    这段圣训证明,亡人埋葬后,允许替亡人求饶,求安拉让他不慌不忙地问答坟坑中的拷问。

    十一、替亡人还债

    ①先知(愿主福安之)说:“信士的灵魂,因欠债而悬空,直到替他还债。”

    悬空指被拘留,其事务被搁置,不做好恶处理,直到他的债务能否被还清。

    ②据艾布·胡莱勒的传述,先知(愿主福安之)说:“为主道捐躯,可消除一切罪恶,除了债务。”

    ③据赛姆尔的传述,他说,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给我们作了演讲,接着问:“这儿有x x人的子嗣吗?”没有人响应。他又问:“这儿有x x人的子嗣吗?”仍然没有人回答。他又问:“这儿有x x人的子嗣吗?”一人站了起来说:“安拉的使者啊,我。”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前两次你为何不回答呢?真的,我告诉你们的只会是好事。你们的父亲被拘捕,我确实以为他已还清债务了,不想有人一直在向他付债。”

    ④据艾布·胡莱勒的传述,一个负债过世的人被抬到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跟前。他问:“此人为自己的债务留下了遗产吗?”当说留下了,使者(愿主福安之)便为其举行殡礼,否则,他对穆斯林大众说:“你们给他站殡礼。”当安拉开导了使者之后他说:“我比信士更应偿还他们的债务,谁负债弃世,债务归我,谁留下财产,财产归继承者所有。”

    使者(愿主福安之)没有给他站殡礼,旨在鼓励人们活着时还清债务而别欠债,否则,错失先知(愿主福安之)的站礼。当安拉开导了他之后,他又给负债者站礼,并替他们还债(脑维《穆斯林圣训注释》)。

    ⑤据赛姆尔·本·君代布的传述,他说,使者(愿主福安之)说:“手索取的债务理应偿还。”

    ⑥据贾比尔·本·阿布顿拉的传述,他说:“我父亲负债累累地去世了,我给债主们规定,按欠债数额收取枣子,他们拒绝了,他们认为枣子不能抵债。于是我来到先知(愿主福安之)跟前告诉了此事,他说:‘你采摘完枣子后,放在篮子里,然后唤我。’安拉的使者同艾布百克尔和欧买尔一同来了,使者就坐在他跟前祈祷祝福,然后说:‘你叫债主们来,以便还债吧。’于是我给每个债主如数地还了债。”

    据卓拜尔的儿子阿布顿拉的传述,他说,骆驼之役那天,卓拜尔站起来喊我,我立即站到他身旁。他说:“我的孩子啊,今天压迫者和被压迫者统统会遇难,我想我将被无辜地杀害,而我的心腹之患却是我的债务。你看我的家产抵债后还剩多少?”然后他继续说:“孩子啊,你变卖掉我的财产来抵债。”……后来他开始嘱托他的债务道:“孩子啊,如果你无能还债,你向我的主求援还债。”指主起誓,我未能理解他的用意,直到我问道:“父亲啊,你的主是谁?”他说:“安拉呀。”他说,我在还债时,一旦遭到困难就说:“卓拜尔的主宰啊,你替他还债吧。”于是债务就被偿还。后来卓拜尔被杀,阿布顿拉借安拉的恩惠还完了父亲的债务。当还完债务时,卓拜尔的其它儿子们说:“你给我们均分遗产吧。”他说:“指主发誓,我给你们不分,我要在四年内,在节假日要宣布:“注意!卓拜尔给谁欠债,让他来领债,我们要还债。”每年他都在宣布。当四年过去后,他给他们分了遗产。

    ⑦据阿里的传述,先知(愿主福安之)先还债后遗嘱,而你们却先遗嘱后还债。学者们都是那样做的:先还债,后遗嘱。

    安拉说“真主的确命令你们把一切受信托的事物交给应受的人。”(妇女章:58)

    因而,归还信托物比副功性质的遗嘱更为迫切,先知(愿主福安之)说:“施舍(副功)只出自富人。”

    ⑧据艾布·沃玛买·巴赫利的传述,他说,我听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在辞朝那年在他的演说中讲到:“借物须归还,受礼须酬谢,债务须偿还,保物须赔偿”。

    十二、遵守遗嘱

    ①据谢勒德·本·锁外德·赛盖飞耶的传述,他说,我来到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跟前问使者:“我母亲叮嘱我要替她释放一位女奴,我有一位闹贝的婢女,我可以替母亲释放她吗?”使者(愿主福安之)说:“你把她带到我这儿来。”先知(愿主福安之)问她:“你的养主是谁,”她说:“安拉。”“我是谁,”“你是安拉的使者。”她回答道。“你释放了她吧,她是信女。”穆圣说。

    ②据贾比尔的传述,先知(愿主福安之)对我说:“当巴林的税收缴上来时,我给你这样三捧。”在巴林的税收交上来之前,先知(愿主福安之)已归真主了。艾布·百克尔命人宣布:谁跟先知有约言或债务,就到我这儿来。于是我来到他跟前:“先知(愿主福安之)确实跟我有如此约言。”他便给我捧了三捧。霍宰里·本·谢里胡拜里说:“艾布·百克尔曾任命安拉使者的遗嘱,他非常想从安拉的使者那儿得到委任状,但事与愿违。”

    十三、为亡人施舍

    ①据阿依莎的传述,一个人问先知(愿主福安之):“我母亲突然病故了,我想如果她能说话,她定会施舍。我替她施舍吗?”先知(愿主福安之)说:“你替她施舍。”

    这段圣训允许施舍,认为施舍为佳行,其回赐直达亡人,可益济亡人,也可益济施主,这是已被共决的。穆斯林大众一致主张,继承人不必替亡人额外施舍,那种施舍只是一种嘉行。至于亡者所背负的经济手续,如果亡者留有遗产,替亡者还债是义务,无论亡者遗嘱与否。那属于资本,无论是对安拉的债务,如天课、朝觐、许愿、罚赎、替代斋戒等,还是对人的债务。如果亡者没有留下遗产,继承者不必偿还,但无论是继承者或别人替亡人还债都是种善行(脑维《穆斯林圣训注释》)。

    ②据艾布·胡莱勒的传述,一个人问先知(愿主福安之):“我父亲去世了,留下了遗产而没有遗嘱,我替他舍散能赦免他的罪恶吗?”他说:“能。”

    ③据伊本·阿拔斯的传述:萨迪·本·奥巴代——白尼·萨迪人氏,他母亲去世了,而他不在母亲身边。他来到先知(愿主福安之)跟前问:“安拉的使者啊,我不在时母亲去世了,我如果替她施舍,会益济她吗?”他说:“是的。”他说:“我请你作证,我替她要出散一座果园。”

    ④据艾布·胡莱勒的传述,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当一个死了之后,他的工作终止了,唯有三件尚未终止:川流不息的施舍;益人的知识和为他祈祷的清廉子嗣。”

    这段圣训的意思是指:一个人的工作因死亡而告终,没有上述三项事物,他的回赐不会增加:子嗣、他的传道和遗著以及川流不息的施舍。这种施舍是公物(安拉的财产)。这段圣训表明:为求清廉子女而结婚是嘉行;为亡人祈祷会益于亡人;施舍尤其如此(脑维《穆斯林圣训注释》)。

    十四、偿还安拉的债务

    ①据伊本·阿拔斯的传述,一个女人来到先知(愿主福安之)跟前说:“我母亲许愿朝觐,而在完成心愿之前去世了,我可以代她朝觐吗?”他说:“可以.你就替她朝觐吧。你说说,假如你母亲负债的话,你替她还债吗?”她说:“还。”他说:“你们履行对安拉的约言吧,的确安拉是信守诺言的。”

    ②据伊本·阿拔斯的传述,一个女人许愿要朝觐,但去世了,随后她的兄弟来到先知(愿主福安之)跟前询问此事,先知问:“你告诉我,假如你姐妹负债,你替她还债吗?”他说:“还”。他说:“你们实践对安拉的许愿吧,确实,安拉是最守约言的。”

    ③伊本·阿拔斯的传述,他说,一人说:“安拉的使者啊,我父亲去世了,他未朝觐,我可代他朝觐吗?”他说:“你说,假如你父亲负债,你替他还债吗?”他说:“是啊。”他说:“安拉的债务更应偿还。”

    ④据萨迪·本·奥马德的传述,他来到先知(愿主福安之)跟前说:“我母亲去世了,她有过一个许愿,我替她释奴可补偿她的许愿吗,”他说:“你就替她释奴吧。”

    ⑤据阿依莎的传述,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谁死了而拖欠斋戒,子嗣替他把斋。”

    ⑥据伊本·阿拔斯的传述,一个女人来到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跟前说:“我母亲去世了,她欠一个月的斋戒。”他说:“请告诉我,假如她负债你还吗?”她说:“还。”他说:“安拉的债务更应偿还。”

    ⑦据伊本·阿拔斯的传述,他说,一个女人来到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跟前问:“安拉的使者啊,我母亲去世了,她没有完成许愿斋,我叫以替她封斋吗?”他说:“请你说说,假设你母亲负债,而你还了债务,难道那不正是替她履行许愿吗,”她说:“是啊。”他说:“你替母亲封斋吧。”

    有人询问伊本·阿拔斯关于一个带着许愿去世的人.他说:“替他封许愿斋吧。”奥尼·本·阿布顿拉的传述,一个女人许愿坐静十日,而未能如愿以偿地死去了,伊本·阿拔斯说:“你替父母坐静十日吧。”

    ⑧据布莱德的传述,他说,正当我们坐在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跟前,突然来了—位女人说:“我要替亡母释放一个女奴。”他说:“你的报酬必定了,遗产权使你享有了报酬。”她说:“安拉的使者啊,她缺一个月的斋戒,我可代她封斋吗?”他说:“你替她封斋吧。”她说:“她从未朝觐过,我也可以替她朝觐吗?”他说:“你替她朝觐吧。”

    ⑨据伊本·阿拔斯的传述,一个女人许愿要封斋而死去了。她的兄弟来到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跟前,向他询问此事。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对他说:“假若他负债,你是否要替她还债?”他说:“是的,要还。”他说:“你们完成安拉的债务吧,安拉的债务是最应完成的。”

    在另一传述中:据伊本·布莱代由其父亲的传述,一个女人来到先知(愿主福安之)跟前问:“安拉的使者啊,我母亲去世了,她缺一日的斋戒。我可以替他把斋吗?”他说:“可以啊”。

    ⑩据伊本·阿拔斯的传述,他说,一个女人来到先知(愿主福安之)跟前问:“安拉的使者啊,我姐姐去世了,她拖欠了连续两个月的斋戒。”他说:“请你说说假如你姐姐负债,你是否要还债?”她说:“是啊。”他说:“安拉的债务更应还清啊。”

    哈桑说:“谁欠斋一个月死去.如果有三十人共同封斋一日就偿斋了。”

    十五、走坟  祈祷

    ①据布莱德的传述,他说,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我曾禁止过你们三样事情,我现在命令你们去做。我禁止你们探坟,现在你们去探坟吧,探望坟墓是种警钟。”

    在另外一些传述中:“你们探坟吧,探坟会使人记起死亡。”“探坟一定会督促你们向善。”“探坟会软化心灵,润湿眼睛,记挂后世,而你们不会说:‘不’。”

    确实探望坟墓是一种义务,哪怕一生中只一次,明文中有规定。对女人探坟的问题颇有争议,普遍观点主张许可,但其前提是不招惹是非。

    这种腔调只是针对那些一二再,再二三地去探坟的女人们来说的,因为这种行为有点过火,也许会带来许多恶果:破坏丈夫的权利,艳服出游。有些女人还会嚎丧等等。如果能避免这一切是是非非,那么就毫无理由阻止妇女探坟,因为记挂死亡是男女共同的需求。

    ②据阿布顿拉·本·艾布·穆莱凯的传述,有一天阿依莎从坟园中归来,我问她:“信士之母啊,你从哪儿来?”她说:“从我的兄弟阿布都·拉赫曼·本·艾布·百克尔的坟墓来。”于是我问她:“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不是曾禁止过探坟吗?”她说:“是啊,他曾禁止过探坟,后来他又命令去探坟的呀。”

    先知(愿主福安之)曾去探坟,并为亡人做祈祷。

    ③据阿依莎的传述,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每当跟她过夜时,他在夜半天亮前来到拜给尔坟园。他祝福道:“祝你们平安,坟园中的众穆民啊,给你们许诺的事情已经兑现了。我们期待着明天,如果安拉的命令来临,我们就跟随你们来了。主啊,求你饶恕这坟园中的亡人们吧。”

    ④据布莱德的传述,他说,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给他们教授上坟时的祷文:“祝你们平安,坟墓中的穆民和穆斯林们啊,如果安拉的命令到来,我们就紧随你们来了。我恳求安拉饶恕我们与你们。”

    ⑤据阿依莎的传述,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曾祝福:“祝你们平安,坟墓中的穆民和穆斯林们,安拉怜悯我们中的先行者和后继者,安拉的命令一旦来临,我们便尾随你们而来。”

    十六、维护坟墓尊严

    ①据艾布·穆尔塞德·安那维的传述,他说,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你们不要坐在坟墓上,也不可朝着坟墓礼拜。”

    ②据艾布·胡莱勒的传述,他说,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你们坐在火炭上,火烧焦衣服,触及皮服。比坐在坟墓上好些。”

    ③据阿依莎的传述,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说:“捣碎亡人的尸骨犹如捣碎了活人的骨头一样。”

    ④据贾比尔的传述,他说,我听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禁止坐在坟墓上,禁止坟上涂石灰,在坟上建筑房屋。

    ⑤在另一传述中:“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禁止坟上用石灰;禁止坟上立碑记;禁止坟上盖房子;禁止踩踏坟墓。”

    禁止坐在坟墓上有两种解释:第一,按照以上圣训的解释,即坐在坟墓上是禁上的;第二,用身体的任何部位来糟蹋坟墓也在可憎之列。据传先知(愿主福安之)看到一个人靠在坟墓上,于是他说:“请别伤害亡者。”

    圣训认为起坟是嘉行,其前提是起坟有益于亡人。

    ⑥据贾比尔·本·阿布顿拉的传述,他说,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来到奥拜耶的儿子阿布顿拉跟前,此时阿布顿拉已经被放入墓穴,于是使者命令将他抬出来,放在他的两膝盖上,使者在他身上吐了些津液,给他穿上了自己的衣服。使者当时穿着两件衣服。阿布顿拉的儿子对他说:“安拉的使者啊,我父亲穿上了你的贴身衣服啊?”索菲耶说:“他们看到先知(愿主福安之)给阿布顿拉穿上了他的衣服,作为对他工作的奖赏。”

    据贾比尔的传述,他说,当吴候德战争临近时,夜半父亲唤我,他说:“我真的有一种预感,我是先知门弟子中第一个阵亡的战士。除了安拉的使者的生命外,我没有抛—下比你更令我自豪的事物了。我有债务,你替我偿债,我叮嘱你要善待兄弟们。”第二天,他确实成为了第一位阵亡的烈士。我们将他和另外一人埋在同一个洞穴中。半年后,我感觉不妥,就将先父起出来。突然间我发现,除了耳朵之外,他的仪态跟埋葬的那天一模一样。

    据贾比尔的传述,他说:“我父亲跟另外一人同埋在一个洞穴中,我感觉不踏实,后来我将他起出来,埋在一个适合他的墓穴里。”

    在另一传述中:“我完全能认识他,不过有几根胡须散落在地上。”

    贾比尔父亲的故事有如下教训:

    教导晚辈孝敬双亲,尤其在双亲离世后;指出子嗣在父母心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从而鼓励子嗣孝敬双亲;表明阿布顿拉对先知(愿主福安之)的坚定信念;奇迹的发生:阿布顿拉的预感和他的遗体的完好无损,这是他烈土地位的征兆;贾比尔的品德:替亡父还债(哈菲兹《法体哈》)。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育人

上一篇:水是真主的恩惠、生命的源泉
下一篇:《中国伊斯兰教基础知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