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指导》:第一篇 第一章 对宣教者的认识
分享到:
2013-12-30 17:06:14 【来源:】 点击:
宣 教 者

   宣教者是指负有召人信仰安拉的责任的人,伊斯兰赋予他们合法的身份和神圣使命。对此,必须引经据典加以认识并说明其所承担的责任,以及有助于履行这一重大使命所必须具备的一些条件,我们将在此篇中分三部分来论述。

第一章──对宣教者的认识

第二章──宣教者的条件

第三章──宣教者的品德

第一篇  宣教者

第一章  对宣教者的认识

在安拉以“伊斯兰”命名我们的教门,完善对我们的恩典之后,第一位召人信主的宣教者就是最后一位封印的使者穆罕默德(祈主慈悯他!)

安拉说:“使者啊!我确已派遣你为见证者、为报喜者、为警告者、为奉安拉之命而召人于安拉者、为灿烂的明灯。”(33:45──46)

崇高的安拉多次呼唤尊贵的使者坚持不懈地召人信主。

安拉说:“你应当召唤众人来崇拜你的主,你确是在正路上的”。(22:67)

又说:“你应当召唤众人来归顺你的主,你绝不要做以物配主者”。(28:87)

又说:“你说:‘我只崇拜安拉,而不以物配他,我只号召人崇拜他,我只归依他。’”(13:36)

使者穆罕默德(祈主慈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召人于安拉,直至生命的最后,无限喜悦地回归荣耀的安拉那里,安拉给予他最美好的回赐。

召人信主是所有使者的使命

召人信主是所有使者的使命,安拉也是为此而向全人类派遣他们的,他们中毫无例外地向他们的族人和他们所被派往的地区的人宣传信仰独一的安拉,按照安拉颁降的律例敬侍独一的安拉。

安拉对使者努哈说:“我确已派遣努哈去教化他的宗族,他说:‘我的宗族啊!你们要崇拜安拉,除他外绝无应受你们崇拜的。’”(7:59)

安拉对使者呼德说:“我确已派遣阿德人的兄弟呼德去教化他们,他说:‘我的宗族啊!你们应当崇拜安拉,除他外,绝无应受你们崇拜的。’”(11:50)

安拉对使者萨利哈说:“我确已派遣赛莫德人弟兄萨利哈去教化他们,他说:‘我的宗族啊!你们要崇拜安拉,除他外绝无应受你们崇拜的。’”(7:73)

由此可见,所在的使者,他们一致的使命,便是召人信仰并敬侍独一的安拉,不兼拜其它的任何虚妄的神与灵。

安拉说:“我在每个民族中,确已派遣一个使者,说:‘你们当崇拜安拉,当远离恶魔。’”(16:36)

所有使者他们都是召人信主的宣教者,安拉挑选他们承担这一神圣的宣教使命,向世人宣谕并传达。

穆斯林民族应协同效法安拉的使者承担宣教责任

在前述中我们曾说过使者穆罕默德(祈主慈悯他!)为伊斯兰的第一位宣教者,也提及部分启示——再指示他召人信主,这些启示也是针对全体穆斯林的。因为对使者的称呼其本质上也是对他的民众的召唤,除非有除外词。在安拉命令宣教一事上没有被除外,这意味着安拉意欲穆斯林民族协同效法安拉使者宣教而得以尊贵、荣耀,这一尊贵和荣耀不仅表现在安拉对使者的召唤方面,也直接体现于下现的这些启示。

安拉说:“你们是为全人类而被产生的最优秀的民族,你们劝善戒恶,确信安拉。”(3:110)

这节启示有两点意义:首先,安拉肯定了穆斯林民族是优秀的民族;其次,阐明了它的优秀正在于它承担了劝善戒恶的责任和使命,而这正是所有使者的责任与使命。劝善戒恶的首要是召人信仰独一的安拉,弃绝一分假主的崇拜。安拉在《古兰》中还将真信士与伪信士的特征做了鲜明的对比。

“伪信的男女,彼此是同类的,他们劝恶戒善。”(9:67)

“信道的男女互为保护人”(4:97)

格尔塔比在注释这两节启示时说:“安拉以劝善戒恶作为真信士和伪信士的区分标准,并特别指出真信士的特质就是劝善戒恶,其首先要做的便是召人于伊斯兰正道。”安拉又以下节对使者穆罕默德(祈主慈悯他!)的陈述进一步肯定了伊斯兰民族的特性。

“他命令他们行善,禁止他们做恶,准许他们吃佳美的食物,禁戒他们吃污秽的食物。”(7:157)

谁来承担宣教的使命?

穆斯林无论男女都应承担宣教的使命,因为他们是伊斯兰民族的一员。每个理智健全、长到成年的穆斯林都应承担这一责任,而不是专属于部分从事教门工作的学者、阿訇,责任是全体的,他们比常人之不同是因为他们知识丰富能对教门的各项事务、规则予以解释、说明,至于宣教它是全体穆斯林的责任。

安拉说:“你说:‘这是我的正道,我号召人们信仰安拉,我和随从我的人,都是依据明证的。’[我证]安拉超绝万物!我不是以物配主的人。”(12:108)

如同使者以明证召人信主一样,追随使者的信士们也同样依据明证向人们宣教。由此可知,宣教是构成穆斯林信仰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果他宣教消极落后,则他的信仰也就有所缺损,他应尽快弥补,积极宣教。伊本·凯茜尔伊玛目在注释该节启示时说:“安拉让使者告诉众人说这是他的道,即他的信仰、行为、生活之道,也就是召人于万物非主,唯有安拉之道。他以及追随他的人都依据理智和启示的明证而宣教。”伊本·阿巴斯传述的圣训说:“让在场者将知识传达给缺席之人吧!”所谓在场者也即每个知道一些伊斯兰的道理的穆斯林。

宣教是每个男女穆斯林应尽的义务,无论是以个人的还是以集体的方式。确切地说:或是以个人的形式履行这一责任,或是作为集体中一员。

安拉说:“你们当中有一部分人,导人于至善,并劝善戒恶;这等人确是成功的。”(3:104)

伊本·凯茜尔伊玛目注释该节启示说:“这节启示意在指示穆斯林民族中应有一部分专注于宣教工作的人,既便每个穆斯林都有此责任。正如圣训所肯定的那样,‘你们中谁看到不义之事应亲手制止;若不能,则以舆论遣责;若不能,则以心诅咒。这是最起码的信仰要求。’”事实上当宣教工作重大而艰巨时,宣教者们团结合作,以集体的方式 致力于宣教是十分必要的。譬如在多神教和无神论地区,在敌对势力阻碍伊斯兰发展的地区,如非洲等地就急需有组织地投入更大人力、物力地开展宣教工作,教授他们伊斯兰各项事务的要求。仅靠一个人或几个人是不行的,要以团体、组织的形式去开展各项工作。使者曾指示穆斯林迁往麦地那,就是为了集聚更大的力量和接受使者的正确指导。

安拉说:“你们当为正义和敬畏而互助,不要为罪恶和横暴而互助。”(5:2)

这又一次证明了组织起来集体性地宣称的重要性,甚至可以说,如果不组织起团体,是无望达到宣教事业成功的目的。伊玛目艾布·哈尼法也提到凝聚起来劝善戒恶,发挥集体的力量以达到目的必要性。

对宣教的错误认识

一些人错误地认为宣教不是一件必须的事因为他不是宗教界人士,这是属于宣教人士或学者们的工作和责任,而且以下列《古兰》为证:

“你们中当有一部分人,导人于至善,并劝善戒恶,这等人确是成功的。(3:104)

事实上,在上述伊本·凯茜尔伊玛目的注释中对此已作了解释:“穆斯林民族中应有一部分人专注于宣教工作,既便每个穆斯林都有责任。”拉齐伊玛目注释这节启示说:“安拉说:‘你们中’一词有两个意思;第一,词句中的介词‘敏’音不作部分讲,证据有二,首先,安拉责成整个穆斯林民族都有劝善戒恶的责任。”

安拉说:“你们是为世人而被产生的最优秀的民族,你们劝善戒恶,确信安拉。”(3:110)

其次,穆斯林民族所承担的责任就是劝善戒恶,或以力改之,或舆论遣责,或内心里诅咒罪恶。如果这是肯定的,那么,我们说这节启示是号召整个穆斯林民族都成为劝善戒恶的宣教者。至于介词“敏”此处是说明义,不是部分义。如安拉说:“你们应当避开污秽即偶像。”(22:30)

拉齐伊玛目又说到:“敏”的第二个意思是有‘部分’的意思,因为在穆斯林民族中确实有无能力劝善戒恶的人。针对有人说:“宣教责任专属于学者,因为宣教的条件是要知道什么是恶,他也肯定了这一责任确是由学者承担,并非无知者,而学者是穆斯林全体中的一部分。关于这节启示,格尔塔比和吉萨索的注释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事实上拉齐伊玛目的话是正确的。伊本·凯茜尔伊玛目以他精辟的论述证实了这一点每个人都有宣教的责任,同时必须有一部分人专注于此项工作。事实上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产生误解,首先是因为学者一词的解释,“你们中当有一部分人……”指出了宣教的条件是具备知识,其次是因为将宣教视为部分人的主命(法勒则、凯法叶),对此,必须进一步说明。

毫无疑问,宣教是需要知识,但知识又是分门别类的,有人在一方面是权威,在另一方面却又懂得很少,这意味着他只属于一方面的权威,他的责任就是宣传所知的,不知不说。这与法学家没有什么两样,哪一方面不知道就不要说,因为知识是宣教者得以成功宣教的重要条件。据此每个穆斯林都应尽力以其所知的去宣教。所谓宣教的责任是学者们的而不是他人的,意在说明凡了解自己所要宣传内容与道理的人都有责任,无论是普通穆斯林还是大学者,说宣教只是学者或宗教人士的责任,普通人不负此责任的话是错误的,因为所谓宗教人士正好说明了每一位穆斯林都是伊斯兰人士,而不是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其次,产生这一误解的另一原因是说“宣教是部分人的主命”(法勒则、凯法叶),意味着一部分人做了,其余的人就无责任了,即便要求的是全体。拉齐伊玛目说:首先“宣教是所有穆斯林的责任,介词‘敏‘是说明义而非部分义,除非一部分人承担了这一责任,其余的人则不再承担,其观点是根据古兰:“你们当轻装地或重装地出征。”(9:41)又说:“如果你们不出征,安拉就要痛惩你们。”(9:39)这是一项对全体穆斯林的命令,但如果一部分人履行了,则其余的人再无责任了。吉萨索在注释“你们中当有一部分人,导人于至善。”时说这节启示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出劝善戒恶的责任;二是要求有人承担这一责任,如果一部分人履行了就不再要求每一个人了,这就是说,他不象绝对的主命,即便有一部分人做了,其他人也不能免除。据此看来,宣教是每个穆斯林的责任,他根据其能力去做,因为宣教是信士的品质之一,而且圣训也一再要求每个男女穆斯林根据其能力铲除邪恶,如果说一些人他们已经达到了铲除邪恶的目的了,其他人就不必要求让邪恶重现以便亲手制止,他们不会因无邪恶铲除而受责问。穆斯林应积极主动地劝善戒恶,而不应消极等待他人去做,一旦他人也不做,则罪责难以脱离。穆斯林就是召人信主,才被称作穆斯林、穆民。对此,安拉说:“你说:这是我的道,我号召人们信仰安拉,我和随从我的人,都是依据明证的。”(12:108)每个穆斯林必须召人信主,假若他没有特定的对象以宣教召人信主,或没有时间去做,而他人做了,那么,后者获得宣教者应获的回赐。如果一个穆斯林长期放弃宣教的责任,那么,他就不能算做是使者的追随者,因为追随使者的人是如人信主的人。

“这是我的道,我号召人们信仰安拉,我和随从我的人……”(12:108)

至一于此处“部分的主命”,(法勒则·凯法叶)该主命针对的是全体穆斯林,要求他们履行这一主命,有能力者应主动地肩负这一责任。

安拉说:“你们中当有一部分人,导人于至善,并劝善戒恶。”(3:104)

指出穆斯林应组成专门的宣教团体,为建立、传播安拉的教门而以各种方法相互协作,如果大家都不做,则全体承担罪责,这不仅适用于宣教领域,其他工作亦然。

也有学者指出:即便按“部分人的主命”(法勒则·凯法叶)一部分人承担,另一部分人得免除,他指的也是有人担起了这一责任。如果尚未有人承担,则全体穆斯林根据其能力都有此责任。特别是我们当今时代,在世界许多地区多神信仰、无神论思想、蒙昧主义在欧美、亚、非等地泛滥、漫延,在这一蒙昧的世界里弘扬真理,以财富、知识、思想、权力召人信主,更需要全体穆斯林根据其能力加强协作。

安拉说:“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当保持自身的纯正。当你们遵守正道的时候,别人的迷误,不能损害你们。”(5:105)

但有人错误地领会这段启示,想以为只要自己遵守正道,仍可以脱卸宣教的责任,为自己的观望、消极、等待辩解。这一错误认识甚至可以追溯到艾布·白克尔时期,他曾在一次宣讲中说到:“众人啊!你们谈到了这段启示,但未正确地理解它的意思:“当你们遵守正道的时候,别人的迷误,不能损害你们。”我曾听使者穆罕默德(祈主慈悯他!)说过:“当人们看到不义之人而不制止,安拉的惩罚将很快地累及他们。”

这节启示的本意旨在强调每个穆斯林有宣教的责任,否定了那些消极坐视者的错误认识。崇高的安拉说:“当你们遵守正道的时候。”按照伊本·泰米叶伊玛目的解释说:“所谓遵守正道,就是充分履行其责任。”

如果穆斯林履行了他应该充分履行的劝善戒恶及其它责任与义务,他人的执意迷误才不会损害他。

也许有人存在着另外的错误观点,他们认为社会上谬误横行,而宣教的效益甚微,穆斯林只应注重自身建设,莫管他人事务。对这样模糊的观点我们的答复是:宣教是每个穆斯林的责任,不论他达到目的与否,不管人们响应与否,他只履行自己的职责。关于此,安拉在《古兰》中早已告诫我们:

“当时,他们中有一伙人说:“安拉要加以毁灭,或加以严惩的民众,你们何必劝戒他们呢?他们说:‘因为求得你们的主原谅,而且希望他们能敬畏。当他们不采纳忠告的时候,我拯救了戒人作恶者,而以严刑惩罚不义者,因为他们犯了罪。”(7:164──165)

这段启示指出了该地方的人分为三种类型:犯罪作恶者;忠言劝告者;袖手旁观、沉默不语者,他们不但自己沉默不语,而且对劝告者说:安拉要加以毁灭、或加以严惩的民众,你们何必劝戒他们呢?意思是:你们知道他们趋于毁灭或应受主的惩罚,为什么还要阻止他们呢?对于他们的忠告是没什么作用的。忠告的人则回答说:“希望得到你们的主的原谅。”因为安拉责成我们劝善戒恶,我们向安拉请求原谅,我们只是受安拉之托忠告那些罪人弃恶从善。“希望他们能敬畏。”也既希望我们的忠告唤起他们的响应。这就表明只要我们承担了宣教的责任,就坚持不懈地去忠告,指导,召唤人们信仰安拉,让复苏的心灵复苏,让沉沦的灵魂沉沦。

另有一些人未能正确理解下列启示:“安拉只以人的能力加以责成。”他们推诿自己承受不了宣教的辛苦、劳累,而这正是他们信仰低弱的证明。他们所谓的劳苦都投入到今世生活的追求上去了,所获得的微不足道。宣教中的辛苦是最应付出的,所获得的也最丰裕。事实上他们所臆造的辛劳并非艰难异常,那只是他们不愿宣教的借口,难道教人伊斯兰知识,向对伊斯兰一无所知而不信安拉的人传递伊斯兰的讯息就会使他们劳累不堪吗?难道思考伊斯兰事务,阐述真理就令他们不堪重负吗?难道坦途大道地前往无神论、多神教地区宣教会让他们不胜辛劳吗?难道他们没有看到某些基督徒传教士前往一些地区传教,一去就是若干年吗?而穆斯林是最应该向世人报喜讯、传警告的,最应在无神论、多神教地区传播对安拉的信仰。因此,他们所说的辛苦、劳累的借口只是易卜利斯的唆使。

安拉说:“你们对于追逐敌人,不要懈怠;如果你们感到痛苦,那末,他们确是象你们一样感到痛苦的;你们希望从安拉那里获得他们所不能希望的报酬。”(4:104)

使者穆罕默德(祈主慈悯他!)的同伴们,他们积极地承担宣教重任,并为此而奋斗。这里摘录使者生平中的一段史实为证。当使者与穆斯林们在吴侯德战役后回到麦地那,传来消息说,艾布·苏福扬和那些麦加的多神教徒决意要再攻打麦地那,以图消灭余下的穆斯林。当使者做完晨礼后便让比俩里传唤说:“安拉的使者命令你们向敌人讨回血债,凡在昨天出战的人与我们一同再度出战。”赛阿德·本·穆阿兹回到其部族,命令他们出战,而当时他们全部有伤。他说到:“安拉的使者要求你们向敌人讨回血债。”多处受伤而需治疗的伍赛德·本·哈蒂勒立刻说:“我听从指挥,服从安拉和安拉的使者,并随时拿起武器,跟随使者出战。”赛阿德·本·尔巴德回到其部族动员,艾布·盖塔德回到他的队伍中,全部赶来参战,白尼·赛莱曼族中的四十个伤员,其中塔菲勒·本·努尔曼身受十三处伤,哈尔斯·本·萨木特受十处伤,他们全都响应使者的召唤,当他看到他们时说:“安拉啊!您慈悯白尼·赛莱曼吧!”使者的战友们是高举安拉旗帜并为此而浴血奋战的楷模,有哪一位穆斯林还会认为自己做一点召人信主,弘扬正义,传播美德的事就不堪劳累呢?如果认为花费一点精力做些宣教事务就不胜辛苦,难道他不羞愧吗?使者的同事们带伤出征,他们只有一句话:“我们听从指挥,服从安拉及其使者。”

穆斯林承担宣教责任的几点说明

我们在前几篇中以明确的教律依据阐明了每个男女穆斯林都有召人信主的宣教责任,这就意味着伊斯兰要求穆斯林个人不但正己还要正人,这点从以下几方面可以得知:

第一、安拉以全人类的使命派遣了穆罕默德(祈主慈悯他!)。安拉说:“你说:‘众人啊!我确是安拉的使者,他派我来教化你们全体。’”(7:158)安拉的使者的使命持续到复活日来临,其目的在于引导全人类,使他们获得两世幸福,因此,他的使命乃是对全人类的慈悯。安拉说:“我派遣你只为怜悯全世界的人。”(21:107)使者自己完成他的使命,回到了荣耀的安拉那里。使者之后穆斯林必须复兴其使命,传播伊斯兰的信仰,召唤人们从黑暗走向光明。安拉说:“艾列弗、俩目、拉仪。这是一章启示,我把它降示你,以便你奉主的命令而把众人从重重黑暗中引入光明,引入强大的、可颂的主的大道。”(14:1)

他们是安拉对于世人的见证,在使者之后继续安拉责成的使命。

安拉说:“我这样以你们为中正的民族,以便你们作证世人,而使者作证你们。”(2:143)

穆斯林所肩负的宣教使命,是对安拉的众仆最有益的帮助,将他们从愚昧的以物配主、偶像崇拜、人对人的崇拜中拯救出来,指导他们迈上安拉的正道,履行自己对安拉的责任和义务,实现人类被创造的目的和价值。

安拉说:“我创造精灵和人类,只为要他们崇拜我。”(51:56)

第二、偶像崇拜,人对人的崇拜,无神论的信仰充斥大地,在许多方面影响着伊斯兰宗旨的确立。为此,要求穆斯林不要安居于“库夫勒”盛行之地,迁徙到伊斯兰的家园,免遭信仰、心灵的侵害和腐蚀。

安拉说:“在自欺的情况之下,众天使使其死板亡的人,众天使必定问他们说:‘生前你们是在什么情况之下呢?’他们说:‘我们在地方上是被人欺负的。’他们问:‘难道安拉的大地不是宽阔的,能容你们迁移吗?’这等人的归宿是火狱,那是一个恶劣的归宿。(4:97)

注释家们注释这节启示说:“凡居住于偶像崇拜盛行之地又难以保持教门的人,有能力迁徙而不迁,属于自欺不义者。”伊玛目马立克说:“要离开罪恶公然横行的地方。”为此,穆斯林担负起宣教的责任,召唤不信主的人信安拉,归顺伊斯兰,对穆斯林自身也有益,防止不信安拉之罪恶的影响。

第三、使穆斯林免受伤害与惩罚。安拉说:“你们当防备一种灾难,[否则]受害的绝不限于你们中的不义者,你们要知道,安拉的刑罚确是严厉的。”(8:25)

伊本·阿巴斯说:“安拉要求信士们不要安居于不信主的人中间,以防灾难累及他们。”宰乃白·宾特·吉特·吉哈希一次问使者:“安拉的使者啊!廉洁之人与我们生活在一起,我们也会遭难吗?”使者回答说:“是的!如果罪恶肆虐。”

宣教者根据自身的情况与能力宣教

我们已清楚地阐明了召人信主是每个穆斯林的应尽之责,但这项责任是根据宣教者自身情况与能力而定。因为责任与履行责任的能力密切相关,不具备责任能力的人,无责任可言。而有能力承担责任的人,则应尽力尽责。知识与权力也属责任范畴,有知识的人承担着愚者所不能承担的责任;同样,有权力的人承担着百姓所不能承担的责任,为此,安拉特别提醒、告诫学者,警告他们不要隐瞒他们所了解的事实、真理。

安拉说:“我在经典中为世人阐明正道之后,隐讳我所降示的明证和正道的人,安拉弃绝他们;一般诅咒者,都诅咒他们。惟悔罪自新,阐明真理的人,我将赫宥他们。我是至宥的,是至慈的。“(2:159──160)

安拉责成学者向人们阐明并广泛传播他们所了解的伊斯兰要义,以挽救陷入错误信仰泥淖中的人们。每个了解伊斯兰的人即使所知甚少,他也有责任向对此无知的人传达。须知,知识是可分类的,每个穆斯林都知道“万物非主,唯有安拉;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复活日的总审是真实无妄的,《古兰经》是安拉的启示,礼拜、斋戒、朝觐、天课是安拉责成的义务,他就有责任向他人传达。至于不知道的人不负传达、教授的责任,所谓一无所有者,不担负施济之责。

权力是另一种能力。《古兰》明确责成掌握权力的人充分行使安拉给予的权力,召人信主,以卓越的工作治理好社会,履行对安拉的敬侍之功。

安拉说:“如果我使那些人在地面上得势,他们将谨守拜功,完纳教课,劝善戒恶,万事的结局只归安拉。”(22:41)

关于“在地面上得势的人,”经注家们说:“是指领导者、统治者,其中也包括学者。”但前者是主要的。据此,安拉赋予谁权力,谁就有责任在社会上确立对安拉的敬侍之功,最重要的是礼拜安拉、劝善戒恶,而劝善的首要任务是召人信主,戒恶的首先要求是戒除任何形式的举伴安拉的错误信仰和行为。谢赫伊本·泰米叶指出:“伊玛目的责任就是劝善戒恶。”在以往的伊斯兰历史上,领导者们深明此义运用他们的权力确立了安拉的教门并召人信仰安拉。欧麦尔·本·阿卜杜·阿齐兹在给一地区官员的信中写到:“对安拉的顺从之一是召人归信伊斯兰,你召人信仰伊斯兰并下达指示吧!”

安拉说:“召人信仰安拉,力行善功,并且说:我确是穆斯林的人,在言辞方面,有谁比他更优美呢?”(41:33)

事实上,领导者以其拥有的权力召人信主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和成果,因为,他拥有权力,可以颁布法令予以推行,而这点是普通百姓无法做到的,穆斯林应根据其能力担负起宣教的责任。

宣教者应利用一切时间和机会宣教

召人信主是每个穆斯林的责任,它没有任何时间限制,不同于礼拜、斋戒。因此,穆斯林应利用一切适宜的时间和机会向他人宣教。安拉叙述努哈圣人时说:“他说:‘我的主啊!我确已日夜召唤我的宗族……然后,我公开地训导他们,秘密地劝谏他们。’”(71:5──9)

使者穆罕默德(祈主慈悯他!)也是夜以继日秘密、公开地宣教,任何事情都不能妨碍他召人信主。实际上一个宣教者一旦全身心投入到宣教中去,他的思想、行动均着眼于宣教,不惜时间与精力,不受任何干挠,即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如此。使者只身与艾卜·白克尔前往麦地那,当他们在路途中遇到白尔德·本·哈希白·艾勒·艾斯来米的族人时,便向他们宣教,他们随即归顺,这就证明没有任何事情能阻止使者召人信主,即使在前往麦地那,后有追兵的途中。使者优素福蒙冤入狱,在狱中困难的生活中,他也不失时机地向狱友宣教。当两个狱友问他梦兆时,在回答他们的问题以前他对他俩说:“两位难友啊!是许多涣散的主宰更好呢?还是独一的万能的安拉更好呢?你们舍安拉而崇拜的只是你们和你们的祖先所定的一些(偶像)名称,安拉并未加以证实,一切判决只归安拉,他命令你们只崇拜他。这才是正教,但人们大半不知道。”(12:39──40)宣教者只负宣教的责任,不负他人响应与否的责任。安拉说:“使者只是明白地传达的责任。”(29:18)

安拉的使者只负明白传达的责任,其他的人则更是如此,这从两方面来说:第一,就伊斯兰基本原则而言,任何人不负他人行为的责任,因为这样的负担,是无法承受的,人只负与他人有关联的一些工作,诸如,召人信主、劝善戒恶。穆斯林被责成劝善戒恶,也许听者能响应忠告,成为他行为转变的一个间接因素,但也许听者不接受劝告。安拉在赞扬他的一位使者时说:“他以拜功和教课命令他的家人。”(19:55)这表明穆斯林有责任向他人忠告、规劝,召人信主,但不承担他人做与否的行为的责任。第二,安拉是引导者:“安拉这样使他所意欲的人误入迷途,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路。”(74:31)如果安拉意欲,他必能引导全人类,但安拉的作为是不受责询的,人类是受责询的,至于传达、解释、宣传的责任属于众使者及所有宣教者和信士。

安拉对使者说:“你确是指示正路者。”(42:52)

又说:“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爱的人遵循正道,安拉确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28:56)即使没有一个人响应也要坚持不懈地宣教。

如果说穆斯林被责成的是召人信主,而非引导者的责任,那么,他就应当不知疲倦,毫不松懈地坚持宣教,因为他承担的责任,就是传达、说明真理,如同履行其他功修一样尽到宣教的责任,即使没有一个人响应。难道使者努哈不是在其族人中宣教九百五十年吗?

众使者在召唤他们的族人信仰安拉时,情况各异,有的是全族人归顺,有的是部分归顺,而有的则一个响应者也没有。伊玛目脑威说:“担负劝善戒恶责任的人,不能认为没有效果而放弃宣教,他应坚持工作,也许劝告对于信士有益。他的责任是劝善戒恶,而不是非让人接受”。这表明召人信主是劝善戒恶的首要任务,同时强调应坚持不懈地宣教,不可丧失信心而绝望。因为一切事务,无论巨细都在安拉掌握之中,宣教者不能断定,是否有人会响应召唤,他所应该做的是召唤、劝告、指导,直到安拉判决。

宣教者回报在安拉,不在大众

召人信主是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也是遵照安拉的命令,履行自己对安拉的敬侍之功,所做的工作只能向安拉祈求回报的恩典,而不能向社会、向大众索要代价,包括财物、赞扬、荣誉等任何物质和精神上的报酬。

安拉叙述使者努哈时说:“如果你们违背我的教诲,那未,我未曾向你们索取任何报酬,我的报酬只归安拉负担。我曾奉命做一个顺服的人。”(10:72)

又对使者穆罕默德说:“你说:‘我不为传达使命而向你们索取报酬,但求为同族而亲爱。”(42:23)只希望与你们和好相处,不阻挠我宣教,也不制止人们听从教诲,这是所有使者的要求,他们召人信主,并不图他们的报酬、感谢,因为他们的回报在安拉那里。安拉说:“你们当顺从那些遵循正道,而不向你们索取报酬的人们。”(36:21)

宣教者在伊斯兰中的地位

宣教者在伊斯兰中具有尊贵的地位,在安拉看来,宣教者召人信主的话是最优美动听的话。

安拉说:“召人信仰安拉,力行善功,并且说:‘我确是穆斯林’的人在言辞方面,有谁比他更优美呢?”(41:33)

经注家在注释这节启示说:“召人信主的人,自身端正、力行善功,完成主命,远离邪恶。”召人信主的谈话,特别是在无神论泛滥的地区,这种谈话忠告是最为可贵的。与此同时,宣教者本身要顺服安拉,自身端正。宣教者的报酬是巨大的。使者穆罕默德说:“召人于正道者,他可获得跟随者同样的报酬,分毫不爽。”又说:“谁指导一件善行,他与去做的人获得同等报酬。”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宣教 指导 伊斯兰 穆斯林

上一篇:《宣教指导》:第一篇 第二章 宣教者的条件
下一篇:《宣教指导》:译者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