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兰经导读》四八﹑胜利章导读
分享到:
2014-02-23 12:27:34 【来源:】 点击:
       这是系列之二﹐内容是与前面“穆罕默德章”的继续﹐真主启示他的使者创建一个新社会﹐把真主的仁慈变为现实﹐建树各种社会法制﹐对内实行法制化管理﹐对外坚持原则﹐展开与敌斗争﹐捍卫伟大的伊斯兰事业。

     这个苏勒的历史背景是发生在希吉莱(迁移)第六年﹐公元628年春季﹐先知穆圣率领一千四百多人奔赴麦加朝觐﹐被麦加的贵族派遣的军队阻挡在麦加之北郊外的侯达比亚镇﹐双方代表在一棵大树下坐定举行谈判﹐签署了《侯达比亚协议》。协议共有四大内容﹕(一) 双方停止军事对抗十年﹔(二) 双方的盟友部落和个人允许对两大阵营自由选择﹔(三) 麦加城中居住的古莱氏人﹐如果投奔穆斯林﹐应当遣返﹐送回麦加﹐而麦地那的穆斯林如果投奔麦加阵营﹐可以不遣返﹔(四) 先知穆圣同意今年放弃朝觐﹐班师返回麦地那﹐麦加朝觐推迟到明年﹐不携带武器。 这个协议的重点是第一条﹐双方同意保持十年和平﹐其它条款看来是穆斯林一方做出了让步﹐尤其第三条﹐引起穆斯林内部许多争论。  根据当时的局势﹐麦地那的社会稳定﹐伊斯兰已成功地付诸社会实践﹐对周围部落都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在投奔对方的人员遣返问题上﹐先知穆圣考虑得更为周到﹐因为对伊斯兰的胜利充满信心。  如果麦地那的穆斯林投奔到麦加﹐被扣留在麦加城内﹐深信他绝不会背叛伊斯兰﹐将成为驻守在城内的伊斯兰宣教员。 这个协议不但为麦地那穆斯林社会赢得了发展的时间﹐而且获得麦加贵族集团对伊斯兰合法性的承认﹐放宽了他们的盟友对伊斯兰的选择。这个协议代表了穆斯林政权巩固和迅速发展的标志。  在他们返回的路途中﹐先知穆圣获得真主的启示﹕“我(真主)确已赏赐你一种明显的胜利﹐以便真主赦宥你以往和将来的过失﹐并完成他对你的恩典。  真主将给你一种有力的援助。”(1-3)

       跟随先知穆圣奔赴麦加的弟子们﹐来时心情激动﹐兴高采烈﹐返回时一个个垂头丧气﹐无精打彩﹐出发前的奢望似乎全都落空﹐败兴而归﹐但是﹐真主的使者胸有成竹﹐胜利在望。  这个协议﹐形式上是一次让步和撤退﹐但未来的前景宏图万里﹐这是退回几步﹐以更加充足的力量向前跳跃。 协议的消息传遍阿拉伯半岛﹐许多麦加的盟友部落闻讯而动摇﹐派代表到麦地那访问﹐以后陆续归依新兴的强势穆斯林社会。  真主启示他的使者﹐把礼拜的朝向从古都斯(耶路撒冷)转向麦加。  麦地那是一所大学校﹐先知穆圣的几十万弟子遵循《古兰经》﹐服从圣训﹐人人心明眼亮﹐四处走访宣传真主的新启示。两年之后﹐伊斯兰光复麦加城﹐先知穆圣率领十万人迈开大步进入麦加城﹐清除了堆积在克尔白内外的所有鬼神偶像﹐恢复了先知易卜拉欣时代的原貌。  穆圣的黑人弟子比拉尔登上克尔白屋顶﹐发出宏亮的唤礼声﹐麦加人第一次看到穆斯林进入克尔白寺院礼拜﹐崇拜独一无二的真主。 

    再说那个协议﹐先知穆圣率领奔赴麦加朝觐的一千四百多名弟子﹐暂时驻守在侯达比亚镇内﹐他们都是先知穆圣培训的穆斯林精英﹐耐心地等候先知穆圣与麦加的代表在大树下谈判结果。他们面对仇敌﹐异常平静﹐真主在考验他们的忠诚﹐在敌人面前显示了他们对先知穆圣的绝对信任和服从。 真主说﹕“他曾将镇静降在信士们的心中﹐以便他们信念上加信念 ---- 天地的军队﹐只是真主的﹐真主是全知的﹐是至睿的 ---- 以便他使信士和信女们入下临诸河的乐园﹐而永居其中﹐并赦宥他们的罪恶。  据真主看来﹐这是伟大的成功。”(4-5)     真主责成先知穆圣的事业﹐是消除迷误﹐反抗压迫和不公正﹐使人类看到真主的光亮﹐而不是消灭敌人或为集团复仇。  穆圣培训的弟子们﹐是新一代人类先驱﹐人类的光明使者﹐而不是自私集团或山头草寇。   他们均以宽容和仁慈为宗旨﹐传播伊斯兰正道﹐容纳更多的信士﹐俗话说“无限江河﹐有容乃大”。

 根据“协议”﹐双方十年不战﹐而且不限制同盟者归顺对方﹐穆斯林不能以猜测为依据怀疑对方信用﹐而以信任为基础﹐相信对方守约﹐因为双方都发誓在真主的严密监视之下签约。真主说﹕“与你订约的人们﹐其实是与真主订约﹔真主的手在他们的手之上的。  背约者﹐自受背约之害﹔实践与真主所订约者﹐真主将赏赐他重大的报酬。”(10)     当时阿拉伯人的习俗﹐双订约之后﹐大家伸出手压在一起﹐表示对协议的忠诚﹐《侯达比亚协议》是真主启示的协议﹐有真主的“手”在他们的手之上。

 先知穆圣与麦加贵族签订的这个协议是伊斯兰历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因为敌人已竭尽全力设法消灭伊斯兰而多次惨败﹐他们看到了跟随穆圣的弟子们都是坚定的信士和顽强的斗士。   真主说﹕“真主确已喜悦信士们。  当时﹐他们在那棵树下与你订约﹐他已知道他们的心事﹐故降镇静于他们﹐并报酬他们临近的胜利﹐和他们所取得的许多战利品。  真主是万能的﹐是至睿的。”(18-19)    这些弟子们是先知穆圣的追随这﹑伊斯兰的捍卫者﹑伊斯兰信息的传播者﹐他们都是真主赋予他使者的恩赐﹐伊斯兰必须有这些忠诚的尖兵才能保证胜利。

+ + + + + + +

      在麦地那后方﹐形势并非万众一心﹐是坚强后盾﹐因为先知穆圣决定率领麦地那弟子奔赴麦加朝觐﹐曾经向全体穆斯林动员过﹐包括那些外围的游牧民﹐他们提出借口﹐拒绝参加﹐坐守麦地那等待和观望。  他们估计﹐先知穆圣领导的这一千多人﹐深入麦加腹地﹐是自投罗网﹐凶多吉少﹐也许全军覆灭﹐有去无回。  先知穆圣在返回的途中﹐得到的真主启示说﹕“留在后方的游牧人们将说﹕‘我们要照料我们的家产和家属﹐所以请你为我们求饶。’  他们用他们的舌头说的不是他们的心里话。  你说﹕‘谁能为你们干涉真主一丝毫﹖  如果他要降祸于你们﹐或降福于你们。  真主是彻知你们的行为的。  你们猜想使者和信士们永不回家了﹐你们的心为这猜测所迷惑﹐你们作不善的猜想﹐你们将是灭亡的民众。’  不信真主和使者的人﹐我确已为他们这等不信者预设火狱了。”(11-13)

 这些是伪信者从私欲出发对伊斯兰事业心怀鬼胎﹐他们是穆斯林内部的骑墙派﹐观望形势﹐左右摇摆。   在穆斯林胜利时﹐他们要求胜利果实的份额﹐而看到穆斯林局势不利﹐立即向伊斯兰的敌人献媚和投靠。  这是卑劣的人性﹐任何时代都有这样的伪信者﹐他们伪装信士﹐暗藏在穆斯林内部。   当先知穆圣领导的大军返回麦地那时﹐安然无恙﹐计划翌年去朝觐﹐并且有了协议的保护。  留在后方胡思乱想的伪信者感到吃惊﹐出乎意料。  真主的启示说﹕“天地的国权﹐归真主所有﹐他要赦宥谁﹐就赦宥谁﹔要惩罚谁﹐就惩罚谁。  真主是至赦的﹐是至慈的。”(14) 这是对伪信者的警告﹐邪恶的人思想狭窄﹐聪明反为聪明误。  观看历史上的帝王将相﹐人人都有一套雄心勃勃的战略和规划﹐没有一个真正的胜利者。  人类文明历史数千年﹐都想找到一条“规律”﹐都说历史多有不测﹐变幻无常﹐至今不知“谁主沉浮﹖”   《古兰经》记载着真主的启示﹐这是最明确的答案。

+ + + + + +

     “留在后方的游牧人”是归顺麦地那的阿拉伯人部落﹐他们是当时的机会主义者﹐在有利可得的战役中﹐他们出征是为了掠夺战利品。  这些人﹐把麦加之行看作是无利可图的行动而拒绝参加﹐只愿坐在家里观望哪边取胜。 先知穆圣从侯达比亚镇返回麦地那之后﹐见探子报告﹐北边海巴尔镇的一个犹太人部落经常联络与麦地那为敌的阿拉伯部落骚扰麦地那的无辜居民﹐决定出征讨伐。  那些心怀狐疑的游牧人得知要向海巴尔发兵﹐积极请战(15)﹐因为犹太人惯敛财富﹐以拥有金银财宝闻名﹐他们想跟着部队捞取战利品﹐但遭到穆圣拒绝。   先知穆圣四十天后率领亲信弟子一千多人﹐人人精干善战﹐忠心耿耿﹐攻克犹太人经营几个世纪的坚固城堡﹐平息了希贾兹北部地区的骚扰。  这是伊斯兰诞生之后第二十年(希吉莱第七年)﹐先知穆圣获得的最大一次胜利﹐保证了麦地那穆斯林社会管辖地区的太平和安宁。  真主启示先知穆圣对那些刁钻的游牧人说﹕“你们将被召去讨伐一群剽悍的民众﹐或他们归顺。  如果你们服从命令﹐真主就以优美的报酬赏赐你们﹔如果你们还像以前那样规避﹐他就使你们受痛苦的刑罚。”(16)   这是对待一支不忠诚部队的政策﹐继续给他们接受考验的机会。  历史学家们没有查清这些游牧部落以后怎样被先知穆圣调遣去打仗﹐他们最后确实在坚苦卓绝的战斗中受到了考验﹐成为忠实的穆斯林。

 伊斯兰对待犹太人﹐无意与他们为敌﹐根据真主的启示尊重他们是“有经人”﹐只希望他们遵奉真主对他们祖先降示的启示经典。   例如在“黄牛章”中﹐真主启示说﹕“信奉天经的人当中﹐有许多人惟愿使你们在继信道之后变成不信道者﹐这是因为他们在真理既明之后嫉视你们的缘故。  但你们应当恕饶他们﹐原谅他们﹐直到真主发布命令。  真主对于万事是全能的。”(2﹕109)     犹太人把真主恩赐他们的启示和经典当作私自的特权﹐自封为“上帝的选民”﹐把所有其它种族和人群都看成是下贱的民族﹐没有资格同他们一起共享真主的光亮。  他们占有真主的经典而不施行﹐而只相信血统高贵﹐受特权保护﹐走向了偏离正道的迷途。  以色列的后裔看到阿拉伯半岛出现了真主的使者﹐传播认主独一的正道﹐他们首先嫉妒﹐然后设法利诱和欺骗穆斯林放弃信仰﹐背叛真主。  真主佑助他的最后使者以少数精英弟子兵一举消灭犹太人在海巴尔地区的反抗力量﹐是真主对他们的又一次惩罚。

  经文说﹕“真主以你们所取得的许多战利品应许你们﹐而将这些战利品迅速赏赐你们﹐并制止敌人对你们下手﹐以便这战利品作为信士的一种迹象﹐以便真主昭示你们一条正路。”(20)     海巴尔一战的胜利﹐对于麦地那社会有三大意义﹕第一消除了麦地那管辖区之内的敌意骚扰﹔第二收获了丰富的战利品﹐补助穆斯林战斗部队的给养﹔第三证明《侯达比亚协议》的成果﹐因为有了麦加人十年休战的保证﹐向北方犹太人用兵﹐不会发生腹背受敌。 

+ + + + + +

    《侯达比亚协议》与海巴尔大捷是两个伟大的胜利﹐前者是文攻﹐后者是武卫。  从此之后﹐麦地那的形势骤然改变﹐如日东升﹐一天比一天强大。   这两胜利证实了真主的启示﹕“假若不信道的人们与你们作战﹐他们必定失败﹐而且不能发现一个保护者﹐也不能发现一个援助者。”(22)    麦地那的军民受到重大鼓舞﹐真主的许诺实现了﹐跟随真主的使者从胜利走向胜利。

    当时以麦地那之强盛﹐许多人问为什么不趁胜追击﹐调转穆斯林大军攻克麦加。这是真主不许可的行为﹐第一穆斯林必须遵守协议﹐十年不与麦加交战﹔第二麦加是真主的天房所在地﹐是大地上的和平圣地﹐不允许动武和杀戮﹔第三﹐麦加城内有许多信士﹐必须以和平外交保护他们的性命和安全。   经文说﹕“若不为厌恶你们蹂躏你们所未认识的许多信道的男子和女子﹐而你们因此无知地犯罪﹐那么﹐他不制止你们。  真主制止你们﹐以便他使他所意欲者入于他的恩惠之中。 假若他们是散居的﹐我必使他们中不信道的人们受痛苦的刑罚。”(25)

    根据协议的第四条规定﹐翌年﹐穆斯林进入麦加朝觐﹐没有受到任何干扰﹐一切遵循先知穆圣制定的古代传统礼仪。  此后﹐在希吉莱第八年﹐穆斯林大军和平进入麦加﹐正式光复圣地麦加城。  守城的麦加将士打开城门﹐迎接麦地那大军进入﹐兵不血刃﹐而且先知穆圣站立在克尔白之下宣布对过去所有的敌人赦免﹐不追究过去的错误﹐没有人受到处份和惩罚。  这是人类战争史上一个奇迹。  经文说﹕“真主确已昭示他的使者包含真理的梦兆﹐如果真主意欲﹐你们必定平安地进入禁寺﹐有的人剃头﹐有的人剪短发﹐你们将永不恐惧。  真主知道你们所未知道的﹐故在那件事之前﹐先有一次临近的胜利。”(27)   这是两个连续事件的昭示。  在希吉莱七年﹐先知穆圣率领一千多弟子上路奔赴麦加前曾经做过一个梦﹐梦见他平静地漫步进入真主的天房。  他的这些预感导致了《侯达比亚协议》﹐那是“先有一次临近的胜利”。  一年多之后﹐他果然和平地光复了麦加城﹐这次是以新主人的身份进入天方圣城﹐他命令全部清除天房内外的污秽和偶像﹐各地朝觐者可以按照传统习俗举行礼仪﹐有人“剃头”﹐有人“剪短发”。

    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有这样类似的古训﹐是前人的经验之谈。   当初﹐先知穆圣承领真主第一次启示时﹐他在麦加城内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二十年后成事﹐率领一万精锐大军和平进入麦加城﹐成为那里的主人翁﹐敌人闻风丧胆﹐不敢与他对抗。   经文说﹕“他因正道和真教而派遣他的使者﹐以便他使真教胜过一切宗教。  真主足为见证﹐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在他左右的人﹐对外道是庄严的﹐对教胞是慈祥的。”(28)     有一段著名的圣训说﹕“我的民族﹐就像雨水﹐谁也不知﹐是这场雨的开始或者是最后﹐才能降下真主的恩典。”

       在先知穆圣领导下﹐一代人的时光就建立了伊斯兰的稳定基础﹐开创了人类新纪元。 麦加城从那以后﹐一千四百多年来﹐再也没有发生过易手的灾难﹐始终都是全世界穆斯林的精神首都。  先知穆圣和他的弟子们﹐成功的经验就在于“对外道是庄严的﹐对教胞是慈祥的”﹐因此而获得真主的喜悦。真主造化的全人类﹐不以财产﹑地位和家世分贵贱高低﹐而以正道为界线﹐《古兰经》的启示和原则永远是穆斯林的行为准则。  坚守正道的信士都是穆斯林弟兄﹐不论种族文化和历史背景﹐都是一家人。  伊斯兰正道如同强壮成长的庄稼﹐农夫看着欣赏﹐但招致伊斯兰敌人的嫉恨和仇视﹐形成一种新的压力和挑战形势﹐经文说﹕“他将他们造成那样﹐以便他借他们激怒外道。”(29)     现代世界﹐穆斯林看到迎面而来到压迫﹐这是严峻的新考验﹔各种言论花言巧语﹐引诱信士堕落﹐例如民族利益至上或商业经济金钱万能﹐盲从者必将落入迷误﹐使穆斯林遭受失败的痛苦和教训。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古兰经 导读 八八

上一篇:《古兰经导读》四九﹑寝室章导读
下一篇:《古兰经导读》四七﹑穆罕默德章导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