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兰经导读》四九﹑寝室章导读
2014-02-23 12:20:57
【来源:】 点击:
这是系列之三﹐这一组是在麦地那降示的三个苏勒﹐共同的主题是穆斯林社会﹐对内制度化管理﹐对外团结众多的盟友﹐并且以武力自卫。 “寝室章”降示在“代表团之年”﹐希吉莱第九年﹐公元630年。 先知穆圣率领麦地那一万弟子光复麦加圣城之后﹐麦加附近的几个部落表示不满﹐他们秘密联络组成两万人的大联合部队﹐整装待发﹐目的是消灭穆斯林新兴力量﹐收复麦加管理权。穆圣领导一万多精锐部队应战﹐在麦加东南方向的侯乃尼山谷中遭到敌人伏击。 穆斯林部队纪律严明﹐在山谷中被敌人冲散之后﹐立即组成战斗小分队坚持抗击﹐反败为胜﹐粉碎敌人联军﹐并且乘胜追击﹐围城鏖战一个月﹐解放了敌人的顽固堡垒塔易夫。 从此之后﹐麦地那被承认为阿拉伯半岛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伊斯兰的名声大振﹐周围阿拉伯部落纷纷派遣代表团到麦地那来晋见先知穆圣﹐表示归顺入教﹐也有基督教部落要求保持信仰而入盟﹐志愿服从麦地那管辖。
这个苏勒的名称“寝室”﹐取之第四节经文﹕“在寝室后面喊叫你的人们﹐大半是不明理的。”(4) 可能是阿拉伯游牧民族的习惯﹐如果找人﹐就直接到帐篷外面喊叫。 麦地那穆斯林公社是一个高度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并且在真主启示之下建成了新兴的伊斯兰政权体制﹐游牧民族的陋习必须改革﹐不能允许外来的人们跑到先知穆圣的住宅﹐在墙外向着穆圣寝室的方向大声喊叫﹐要求接见。 有圣训说﹕“对老人要礼貌﹑对年青人要慈爱﹑对学者要尊敬﹐如果不懂这些规矩﹐就不是我们的同伙。”
麦加回归伊斯兰﹐侯乃尼战役大捷﹐接着是各地代表团纷纷来到麦地那朝贡﹐标志着穆斯林社会成熟的历史新篇章。 从此﹐社会管理和生活规范必须走上正规﹐真主启示说﹕“信道的人们啊﹗ 你们在真主和使者面前不要先做任何一件事﹐你们应当敬畏真主﹔真主确是全聪的﹐确是全知的。 信道的人们啊﹗ 不要使你们的声音高过先知的声音﹐不要对他高声说话﹐犹如你们彼此间高声说话那样﹐以免你们的善功变成无效﹐而你们是不知不觉的。”(1-2) 穆斯林是遵奉真主启示和圣训的人群﹐这是生活的纪律﹐也是思想方法﹐所以对任何事﹐都不应当自以为是地匆忙下结论﹐或没有经训根据而独自猜测和想象。 穆斯林是拥有《古兰经》和圣训思想宝库的民族﹐任何事都应当学习经典﹐或请教学者﹐然后再思考和做决策。 这是纪律之一。 说话声音要温和﹐不要大叫大嚷﹐这是礼貌﹐也是修养﹐有理不在嗓门高﹐何必给人们一个粗野和无理的印象﹖ 当年的弟子们见到真主的使者﹐如今穆斯林见到政府官员和伊玛目﹐压低说话声音﹐表示礼貌和尊敬。 有话慢慢说﹐有理走遍天下﹐伊斯兰不许可压制言论自由。
有幸成为穆斯林﹐因为有经典为据﹐有先知穆圣的行为典范为榜样﹐这是遵循真理的途径。 有了这样的两大思想法宝﹐如同有了自我保护的盔甲和城墙﹐可以把恶魔的引诱和欺骗隔离在外﹐穆斯林个人或社会永远不会陷入迷误﹐走入歧途。 真主说﹕“信道的人们啊﹗ 如果一个恶人报告你们一个消息﹐你们应当弄清楚﹐以免你们无知地伤害他人﹐到头来悔恨自己的行为。 你们应当知道﹐真主的使者在你们之间﹐假若他对许多事情都顺从你们﹐你们必陷于苦难。 但真主使你们热爱正信﹐并在你们的心中修饰它﹔他使你们觉得迷信﹑罪恶﹑放荡是可恶的﹔这等人﹐确是循规蹈矩的。”(6-7) 一切邪恶来自恶魔﹐导致罪恶﹔真理来自正信﹐敬畏真主与服从使者﹐是为民造福﹐保护个人安全。
+ + + + + +
每个人要做一个合格的穆斯林﹐穆斯林社会应当树立美好的社会风气。
(一) 秉公调停﹐主持公道
真主说﹕“如果两伙信士相斗﹐你们应当居间调停。 …… 你们应当秉公调停﹐主持公道﹔真主确是喜爱公道者的。”(9) 社会上﹐彼此的矛盾在萌芽时就及时消除﹐以免发展成为集团和党派斗争﹐调停的根本精神是公正﹐双方平等。
(二) 信士皆为教胞
真主说﹕“信士皆为教胞﹐故你们应当排解教胞间的纷争﹐你们应当敬畏真主﹐以便你们蒙真主的怜悯。”(10) 穆斯林以共同信仰为凝聚力﹐互相是同胞弟兄﹐构成一个世界大社会﹐这是“天下穆民是一家”的经典依据。
(三) 互相不要嘲笑﹑不要诽谤﹑不要以诨名相称
真主说﹕“信道的人们啊﹗ 你们中的男子﹐不要互相嘲笑﹔被嘲笑者﹐或许胜于被嘲笑者。 你们中的女子﹐也不要互相嘲笑﹔被嘲笑者﹐或许胜于嘲笑者。 你们不要互相诽谤﹐不要以诨名相称﹐……。”(11) 嘲笑别人是自私的心态﹐是对他人嫉妒和仇恨的开始。 信士必须将心比心﹐互相尊重﹐彼此以善意相见﹐这是世界人权的根本精神。
(四) 互相不要猜忌和侦探
真主说﹕“信道的人们啊﹗ 你们应当远离许多猜疑﹔有些猜疑﹐确是罪过。 你们不要互相侦探﹐不要互相背毁﹐难道你们中有人喜欢吃他的已死的教胞的肉吗﹖ ”(12) 猜疑是没有根据的胡思乱想﹐以恶意对人诽谤和抹黑﹐歪曲事实真相﹐否定真主的公道﹐轻者是道德败坏的表现﹐重则是严重的罪过﹐构成法律刑事案件。 穆斯林之间禁止“背谈”成为伊斯兰文明的禁忌之一﹐违者有罪﹐真主不饶恕。
(五) 世界多民族﹑多宗教﹑多元化﹐永保和平
真主说﹕“众人啊﹗ 我确已从一男一女创造你们﹐我使你们成为许多民族和宗教﹐以便你们互相认识。 在真主看来﹐你们中最尊贵者﹐是你们中最敬畏者。 真主确是全知的﹐确是彻知的。”(13) 全人类都是一家人﹐因为有共同的祖先父母﹐彼此应当互相仁爱和怜悯﹐世界就有和平。 人人一律平等﹐不论种族和宗教﹐敬畏真主者品性最高贵。
+ + + + + + +
一个理想的文明社会﹐必须待人公正﹐互换真心﹐每个人有诚信﹐共同敬畏真主﹐服从使者。苏勒中以三心二意的阿拉伯游牧部落为例﹐看到一方强大﹐有利可图﹐成为趋炎附势的小人﹐对伊斯兰没有诚意﹐暴露了自私和卑劣的心态。 经文说﹕“游牧人们说﹕‘我们已信道了。’ 你说﹕‘你们没有信道。 虽然你们可以说﹕「我们已归顺了」﹐但正信还没有入你们的心。’”(14) 当时在伊斯兰得势的高潮﹐麦地那周围的部落都派遣代表团﹐就像赶庙会一样﹐随意说奉承话﹐真主启示他的使者揭露那些虚伪的人﹐防止他们到处招摇撞骗﹐蒙骗善良的信士。 真主启示正信的正常表现﹕“信士﹐只是确信真主和使者﹐然后没有怀疑﹐能以自己的财产和生命为主道而奋斗的人﹔这等人﹐确是诚实的。”(15) 这个标准永久是测试信士的衡量准则﹐至今如此﹐及至复活日。 今天的世界上﹐穆斯林遍布全球﹐包容了几乎人类的所有种族和民族﹐信仰伊斯兰﹐成为穆斯林﹐万众一心。 在任何一个穆斯林人群中﹐都有类似上述阿拉伯游牧人的虚假心态。 他们也许欺骗了世人和穆斯林弟兄﹐但是他们欺骗不了真主﹐经文最后说﹕“真主确是知道天地的幽玄的﹐真主是明察你们的行为的。”(18)
上一篇:《古兰经导读》五十﹑戛弗章导读
下一篇:《古兰经导读》四八﹑胜利章导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