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文明与科学》真主本真理降示的真经——吉祥的《古兰》
分享到:
2014-02-25 14:55:56 【来源:】 点击:
      值此金秋时节,迎来了今年的赖买丹月。在尊贵的赖买丹月里,在履行斋戒功课的同时,也启发和引导我们对《古兰经》的深化学习和理解。因为真主说:“赖买丹月中,开始降示《古兰经》,指导世人,昭示明证,以便你们遵循正道,分别真伪,故在此月中,你们应当斋戒;……。”(《古兰经》2:185)

       众所周知,伊斯兰兴起之前阿拉伯地区处于一个野蛮落后的奴隶制社会,到处愚昧、迷信、多神崇拜,残杀争斗,甚至活埋女婴……。很多正直的人对此困惑不解。伟大的先知穆圣(祈真主赐福﹡)在称圣前也经常到希拉山洞里沉思着这大千世界、茫茫宇宙的奥秘何在?人类为什么这么迷信和愚昧?人生的真谛为何?……终于得到了真主的启示,真主派哲卜莱依天仙于盖德尔夜教穆圣﹡宣读:

       你奉创造之主的名义诵读吧,——是他用血块创造人类,

       你诵读吧,你的主最尊严高贵,他教人们使用笔杆,

       他教授人类以他们原先不懂的智慧。(《古兰》96:1-5,林松译)


       这就是真主最先降示的古兰经。之后,穆圣*不断得到真主的启示,遵循真主的指引,向群众解明世界上只有一个终极的原因和存在是真实的,那就是真主安拉。穆圣﹡带领广大穆斯林群众经过无数艰辛和奋斗,振兴了伊斯兰——这一伟大的文明,开创了人类历史上的新纪元。在这几节古兰经中,明确了真主的尊严,而且,从《古兰经》下降的一开始,就教导人们去学习原来不懂的知识。同时提到诵读一词,“古兰”的称谓之一,即有诵读、读本的意思。诵而不是颂,诵是念,而颂是唱。诵读《古兰经》时,虽然有一定韵调,但不是唱,所以,我们平时都说念经。

     《古兰经》是分几个阶段降示的。其中,有麦加章和麦地那章。麦加章是穆圣*在麦加时期降示的,多为宣传认主独一的教义,比较短小简洁麦地那章是穆圣*到麦地那以后的启示,多为有关教法、制度、天命、人权等经文,一般也比较长。《古兰经》是穆圣﹡在23年传教过程中真主针对不同事物和问题,由哲卜莱依天仙零星地传授给穆圣﹡的。穆圣*每接受一次真主的启示,都让身边的书记员记录,并教他们背诵。真主的使者穆圣﹡归真后,在一些战斗中,有许多能背诵《古兰经》的圣门弟子牺牲了。欧迈尔见此情况,担心《古兰经》要因此而散失,就向艾卜.伯克尔建议收集整理《古兰经》。

       艾卜.伯克尔接受了这一建议,命令宰德.本.撒比特开始收集整理工作。宰德常细致、严谨和认真,找来众多能背诵古兰经的人,一节一节地进行核对。

       到了奥斯曼时期,因《古兰经》没有标点符号,又出现读法上不统一。于是,又命令宰德主持对出现的问题再一次开展规范统一工作。定版后分抄几部送往各地,而其他版本一律销毁。至今,全世界穆斯林共同诵读的完美、统一的《古兰经》就是从那时传下来的版本。

     《古兰经》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其基本内容(按林松先生的归纳)可分为六个方面:①、申述基本信仰纲领;②、反映与异教徒的争论;③、规定功课与社会义务;④、提供制定教法的依据;⑤、指明为人处事的伦理道德;⑥、讲述突出认主独一的故事。

      《古兰经》是真主降示给人类的尊严高贵的经典。真主说:“我曾降示这部经典,阐明万事,并作归顺者的向导、恩惠和喜讯”(《古兰经》16:89)“这是我所降示的一本吉祥的经典,以便他们深思经中的节文,以便有理智的人们觉悟。”(《古兰经》38:29)“这部《古兰经》必引导人于至正之道,并预告行善的信士,他们将要享受最大的报酬”(《古兰经》17:9)

       可见,《古兰经》是降示给世人,让世人遵行的。诵读《古兰经》是穆斯林接近安拉的重要功修之一,也将得到真主的恩赐,所以我们要经常地诵读《古兰经》。而诵读《古兰经》要明白内容、领会含义、认识真主,表达对真主的承诺,思考和感悟真主的迹象,遵行真主的教诲和指引,博取真主的喜悦。正像伊玛目伊本.麦斯欧德所说:“《古兰经》的颁降,旨在让人们奉行它,所以,你们当把对《古兰经》的学习化为行动。”对这一点必须特别强调和宣传,长期以来社会上有迷信鬼蜮及“符、咒”等邪风陋俗,佛教有“超度”(指念经使鬼魂脱离苦难)之举等等,我们要严格杜绝其影响。必须明白,念《古兰经》重在深思节文,辨别是非,身体力行地遵行主道,遵守律例,而绝非用来驱魔避邪,讨吉利。中国穆斯林多不懂阿拉伯语,多不会念《古兰经》,会念的很少有向别人翻译的,有的自己也不了解其意,更做不到深思其节文,这不符合念《古兰经》的要求,达不到念《古兰经》的目的。有相当多的人,缺乏虔诚信仰的理念和实践,平常不学、不念《古兰经》,只是在有丧事或纪念亡人时才请人念经,把诵读《古兰经》当作纪念亡人的仪式,寄托对亲人的哀思,获取精神的安慰。这样诵读《古兰经》,死人听不见,活人听不懂,失去了念《古兰经》的意义。当前的信息化社会为我们提供很多方便,我们应当并且有条件学习。至少,对我们会念的经文应懂得其意,不懂阿拉伯语的,阅读汉文《古兰经》也是必要的和有益的。同时,在学习和深思《古兰经》节文时,还应注意了解有关章节的下降背景(或下降的“塞拜卜”)和有关的典故,为此,不能忽略对经注的学习。或许,有人会认为念阿拉伯语的《古兰经》,大家听不懂,感到神秘,为什么不翻译成各民族的语言?翻译是必要的,只有翻译成各种语言,才能够向世界传布,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古兰经》中有许多明确的节文,也有许多隐微的节文,有的其意义隐晦,难以翻译成简捷的语言来表达和领悟。《古兰经》是纯正的阿拉伯语,其叙述风格、文法和语气,都完全依照阿拉伯语的规范。其中的隐喻法、暗示法等等,都严格遵照阿拉伯语的习惯。所以,一些阿拉伯文学研究专家也普遍认为,要想毫无差别而又准确地把《古兰经》转译成其他语言,几乎是无法取得成功的。因为译文会使《古兰经》那铿锵有力的语言变得死气沉沉,语法结构也失去了微妙的含义,华丽的修辞也弄得面目全非,因而会造成《古兰经》结构松弛,毫无生气,失掉了它本来的色彩。因此,各国穆斯林都一致认为要用本民族语言翻译《古兰经》以了解、领悟其意,而诵读时必须用阿拉伯语。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伊斯兰

上一篇:《伊斯兰文明与科学》在扩展的宇宙中有多个世界
下一篇:《伊斯兰文明与科学》前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