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的奠基者也黑迭儿丁
分享到:
2018-12-20 06:14:15 【来源:《阿拉伯世界研究》 】 点击:
也黑迭儿丁是元代杰出的建筑家。原来是阿拉伯人,来华后成为回回人中的一员。
 
1259年,忽必烈从鄂州(今武汉市)北还途中,曾到过也黑迭儿丁的家,受到隆重的接待,对此,忽必烈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也了解了也黑迭儿丁的オ能。第二年,忽必烈即大汗位,即选派也黑迭儿丁掌茶迭儿局。
 
“茶迭儿”是蒙古语,意思是“庐帐”,即帐篷房子,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蒙古包。蒙古族过着游牧生活,逐水草而居,住的是可以随时拆迁和安装的房子——庐帐。就连当时的京城——上都,或称为上京一带,从萨都刺《上京即事》的诗句“卷地风来沙似雪,家家行帐下毡帘”来看,也都是这种住房。茶迭儿局即是负责房舍建设的机关,相当于建筑工程局。


1264年,忽必烈把政治中心从和林南移到开平(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为上都,以金故都燕京(今北京)为中都。这一年,根据也黑迭儿丁的建议,决定重修已变为废墟的原金朝离宫琼华岛(今北海公园),并把任务交给也黑迭儿丁。也黑迭儿丁按照汉族的建筑形式,在琼华岛重建了广寒殿和其他一些官室。经二年竣工。在这一工程中,也黑迭儿丁发挥了卓越的建筑才能,忽必烈很满意,给了也黑迭儿丁更多的职权。
 
雄心勃勃的忽必烈,乘成吉思汗的余威,在扫平内部政治纷争之后,虎视南宋,力图占有整个中华大地,建立一个包括汉族在内的强大帝国。显然,地处北疆的上都和庐帐皇宫,论地理位置,论城市规模,论建筑形式,都与当时和日后的国情国势不相称。1267年,忽必烈听从大臣刘秉忠的建议,决定营建中都,以作为日后的首都。
 
学识广博的刘秉忠受命负责扩建中都的设计规划。也黑迭儿丁也是设计工作的参与者,并且负责宫城的建筑工程。经过详细的测量和考查,决定在金故都的东北修建新的宫城。城址很大,城门就有11个。


此时,也黑迭儿丁与张柔、段天佑同行工部尚书事,是此项浩大工程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张、段都是军官出身,不可能擅长工程建筑,而且张柔第二年就得病死了,由其子继任。因而,工程重担就主要落在也黑迭儿丁肩上。
 
新的宫城不再是庐帐,而是“汉家宫阙”。来自中亚地区的也黑迭儿丁凭着他的聪明智慧和善于学习钻研,掌握了既不是中亚建筑也不是庐帐而是中华传统的建筑技术和独特建筑风格。例如,修城墙时,就采用了中国古老的“板筑法”。即以板材镶固,中间填土夯实,再以砖石加固。这样修成的城墙既坚实又齐整。元人欧阳玄赞以“厥基阜崇,厥址矩方,其直引绳,其坚凝金”,就是说,也黑迭儿丁主持修筑的城墙,又高耸,又方正,又整齐,又坚固。
 
宫廷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建筑群,包括典礼和议事的廷殿、祭祀祖宗的祠堂、帝王后妃起居的官室,游玩休憩的园林以及供役和守卫人员安身的屋舍等等。对此,也黑迭儿丁作了周密的规划。他对工程付出了全部心血和智慧,史书上说“亦黑迭儿(即也黑迭儿丁)受任劳効,凤心不遑,心讲目算,指授肱麾,咸有成画”,是一个既精通业务又勤奋工作的工程指挥者。同时他还要求做到“役不厉民,财不靡国,慈足使众,惠足劳人”,不把工匠当奴隶,受到了工匠们的尊敬。


修建官城,要指挥庞大的建筑队伍,动用繁多的物料,科学安排各道工序的进程,以及运输、储存等。施工的难度是难以估量的。经过8年时间连续施工,工程基本上告竣。此前,1271年忽必数改国号为大元,称元世祖,1272年改中都为大都。到1274年宫城和宫殿完工之后,元世祖登上正殿龙位,接受百官朝贺。这也标志着也黑选儿丁终于完成了建筑史上一篇杰作。
 
大都城址宏远,宫殿华美雄奇,为北京故都建筑以后驰名于世奠定了基础。此后大都成为元明清三代的国都,在数百年间,虽然对大都宫城作过多次修缮和扩建,但还都是以元初的建筑为基础。这里是三代王朝剥削压迫劳动人民的最高权势中心,也是帝王穷奢极欲、挥霍享乐的“天堂”,但宫城建筑本身,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闻名于世的重要古迹。从这方面的意义来说,也黑迭儿丁功不可没。
 
为建造大都宫城,也黑迭儿丁耗费了几乎全部的精力。工程告峻之后,他衰老了,不久便去世了。匠人们非常怀念这位领头人,给他雕刻了一尊石像,但是因为此举不符合伊斯兰教的教规,只好作罢。后来,也黑迭儿丁被元仁宗追封为效忠宣力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赵国公,谥忠敏。
 
也黑迭儿丁及其后人相继四代任职于工部,掌管茶迭儿局,成为元代的建筑工程世家。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北京 建筑 奠基者 人物 历史 元朝 穆斯林

上一篇:天文学家扎马刺丁
下一篇:享誉画坛的高克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