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干”与“老回回”,走进乌兹别克斯坦“陕西村”
分享到:
2020-01-22 10:03:44 【来源:天惟文旅 叶海雅】 点击:

140年前,三千陕西回回颠沛流离,历经磨难,穿过戈壁翻越雪山,在丢下数万具埋体之后,终于到达这片广阔的土地。他们凭借着中国农民天赋的农耕技术和吃苦耐劳,在这里扎住了根,繁衍生息。

6年之前,他们的后辈们来到西安,举意骑行重走丝绸之路,用他们的勇气和先辈们的经历响应“一带一路”的伟大设想。

5年之前,在陕西省各级政府主办下,我们迎接几十位东干亲人的代表,回到中国回到西安,就在先辈们挥泪辞别的西门里开启了隆重的省亲寻根之旅。各寺各坊座谈、亲人己人叙旧,走亲戚拍城门,那几天回坊的感动久久难忘。

今天,我第一次来到乌兹别克斯坦,走进陕西村,见到东干人。东干,是中亚突厥人对中国回民的称呼,在这里我们和他们一样,都是“东干”。在这里,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老回回。

 回回人来到这里时因其擅长农耕,得到当地民族和政府的认可。经历了沙皇时代和苏联时代,白彦虎所扎根的营盘,一直是地区蔬菜粮食基地。经过140年的耕耘,如今已达到近十万人,分布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个国家。

我们这次来到的乌兹别克斯坦是三个国家中东干人人口最少的,只有五千多人。




大巴车从塔什干市区开了大约一个小时,转入乡村小路,路边的农人,放学的学生容貌已明显不同,亚洲面孔已成主体。看看门牌,“东干”字样的出现更是准确无误地显示着我们的目的地到了。



迎接我们的是乌兹别克斯坦东干人协会的白主席,担心我们找不到路,还专门派侄子开车到大路上迎接,引着到家,而他本人也早带着妹妹弟弟外孙立在门前迎候。

一见面,白主席就说看着我面熟。那是自然,前几年的几次互动活动我们都参与其中,还曾就他著作的东干传统民俗文化有过交流。乡音未改鬓毛衰,几年不见,时光都老了。




久候了,久违了,老家来人了!

把客人往上让,每句话每个动作都是老礼数。




到乌兹陕西村叙旧事,听白主席唱陕回老曲儿,看老礼节,对共同的风俗。140多年没变的乡情,语言无障碍礼节多相同,这就是亲人!





“我这白家是陕西临潼人,就在西安边边儿,老人们1916年从营盘迁到离这不远的地方,1966年苏联让迁到这里,那边么电,搬到这里才有了。”


“我兄弟姊妹12个,迁到这时这儿还都是河滩湿地,老人们能吃苦,老老少少先排水,种了几年水稻,后来苏联又让种棉花,慢慢才好了。”



“娃们的现在都好,儿女侄儿女有的在西安北京上学,几个回来了都‘做活’(上班)呢,碎(小)侄女这两天正在大连转呢。这个渭孙子19咧,在营盘长大的,老话说得比这里的娃娃好,明年也就去兰州上学呀。”



后头院里栽菊花,一盆菊花么栽了,听见黄狗咬,黄狗黄狗你咬谁呢?


这个曲儿小时候娜娜给我教过,儿子小时候妈妈给他教过,时隔一百多年相距几千公里,两边的陕西老回回们至今都还在口口传叙
 

那边正谝着,这边的女人们早熟络地拉上了。

“哎这结婚新媳妇回来要给婆、大姑姐拜礼呢,大姑姐半个婆么,一定要。”

“一样一样,哈哈……”


    新婚的侄媳妇还在家,正好给我们看看新人服装,咋样给长辈们行礼呢~



    白主席这些年一直致力于东干风俗的整理,十几本书都是关于东干人历史人物、农耕生活、宗教文化、民情风俗。
 



    看看吃食,一样一样滴!











李总惊喜地发现居然连小时候的游戏,都是一样一样滴!!!

    汤甁架子,回民传统武术套路。

    房里摆的是主家结婚时的陪房。




    长条桌上待客的是关中回民传统样式,麻叶、馓子、酥麻花,最有意思的是我们的“蜜食管儿”在这里称为“糖稀拧拧儿”,这名字是不是更俏皮可爱些了?


“老回回教门抓的紧,没有教门的根基就没有咱们的出路了。乌兹别克这地方也好,出了伊玛目布哈里、拜哈乌丁纳格什班迪这样伟大的学者,老回回在这也受好影响呢。”



乌兹别克斯坦民族众多,就陕西村周围就混居着土耳其人、塔吉克人、朝鲜人、乌兹别克人、俄罗斯人等等,娃们最早学会的反而是朝鲜话,也会说土耳其等其他语言,到上学时学俄语,所以咱的娃们的都聪明厉害,会五六种话呢!


小朋友回来了,正好进来表演了老陕西曲、乌兹别克绕口令,引起一阵阵的欢笑。


知感真主,感谢主家的善待,让我们度过了如此温暖欢愉的时刻。做个嘟喔伊,祈求真主给天下穆民安宁,给我们安宁与幸福,阿敏!




    大伙一块捏个影影儿!

晚上回到宾馆,还收到白主席发来的微信,说我们走的太匆忙,咋么把我们挡一下,多留会儿。以后要多多联系呢!

银沙安拉!这根线是亲情的,这份牵挂有血脉呢,常来常往永久留存。



行走、观察、记录、思考、分享……

这就是我们,体验不一样的旅行!


 


Array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东干 老回回 乌兹别克斯坦 陕西村 陕西回回

上一篇:孔子世家 回民支系溯源
下一篇:撒海涛:明中后期来华耶稣会士笔下的回回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