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真
张维真,回族,甘肃临夏人。中国著名的穆斯林学者。 1963年生于甘肃临夏(河州)。 1982—1985年,在临夏外国语学校(原中阿学校)学习。 1986—1992年,学习于巴基斯坦国际伊大阿拉伯语言文学系。 1993—2004年,相继任教于甘肃临夏外国语校、广河外语职业学校等。 2004—2010年任纳家营伊斯兰文化学院院长。 2010年10月,任临夏外国语学校校长。
热门排行
伊本·盖伊姆传
分享到:
2021-04-01 03:51:32 【来源:瀚歌】 点击:

第六节  老师去世之后

伊玛目伊本·泰米叶于伊历728年去世,而伊玛目伊本·盖伊姆去世于伊历751年,就是说伊本·盖伊姆在老师去世后生活了23年。这个时间应该不算短,但传记作品除了提到因为谢赫伊本·泰米叶所出决议(法塔瓦),伊本·盖伊姆遭遇厄难,对谢赫去世后伊本·盖伊姆的其他事迹只字不提。

比如伊本·凯西尔说:“伊本·盖伊姆执行了伊本·泰米叶关于离婚问题所作的判断(法塔瓦),因此与大法官泰基云丁·苏布基有过一个冗长的开庭申辩。” 伊本·哈吉尔说:“因为伊本·泰米叶的决议,伊本·盖伊姆再次受到考验,他抨击当时的乌莱玛,乌莱玛也反唇相讥。宰海比在《穆赫塔素》中说:因为反对专程探望先知易卜拉欣的坟墓,伊本·盖伊姆被囚禁。”伊本·哈吉尔又说:“伊本·盖伊姆与法官们有过一些开庭申辩,包括伊历三月的那次。当时他推出判断说比赛中可以不通过第三者做抵押(注1),法官苏布基曾传唤过他。”

伊本·凯西尔说:“伊历6月16日,通过埃米尔赛福丁·本·法德利的调节,大法官泰基云丁·苏布基与谢赫谢姆斯丁·本·盖伊姆在大法官的花园达成谅解。苏布基曾指责伊本·盖伊姆频频使用关于离婚的判断。”

虽然寥寥数语,但这些记载揭示了伊玛目伊本·盖伊姆生平中的20年历史。根据伊本·凯西尔的记载,由于离婚问题的判例,有过一个冗长的开庭申辩;根据伊本·哈吉尔的记载,伊本·盖伊姆抨击当时的乌莱玛,这些乌莱玛也反过来抨击他;根据宰海比的记载,因为反对专程探望先知易卜拉欣的坟墓,伊本·盖伊姆被囚禁;由于作出比赛双方可以不通过第三者做抵押的判例,被大法官传唤;关于离婚问题的判例,伊本·盖伊姆与大法官苏布基有过一次和解。

所有这些记载,都在证明伊本·盖伊姆在当时的社会产生的影响。宣传并实践真理,而不计给自己带来的后果,是他一贯的作风。这使我们想起他的老师对社会的影响,正是由于这些影响,使他的老师遭到厄难,最后死于狱中。

没错,从这个意义上,伊本·盖伊姆是他老师生平的延伸,似乎同一种形象在重复出现:伊本·盖伊姆在老师去世后多次入狱,原因与他的老师一样。

如果伊本·盖伊姆不许专程探望先知易卜拉欣坟墓的判例引起重视探坟者的反对,关于离婚问题的判例激发政府乌莱玛的不满、他们视之为与政府法院一比高低,那么,伊本·盖伊姆关于比赛中不通过第三方做抵押的判例只不过是法律细节的一种演绎,有必要因此而传唤他吗?

其实,曾经迫害谢赫伊本·泰米叶的一些乌莱玛,后来重蹈覆辙,继续迫害他的学生伊本·盖伊姆,或者,后来执行这项任务的是他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因此,这不是针对某个人的仇视,而是针对一种方法论、一种道路的仇视。

看来,那些反对理性判断、不接受证据的人,对伊本·盖伊姆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他的部分著作对此有所流露。他在所著《治愈病人》的前言末尾说:“深思熟虑、明晰道理的读者啊,你在受益,但作者在受罪;你在收获,但作者在承担后果。你还没有机会认识时,就不要先急于否定;对作者及其同伴的仇恨不要影响你从中受益。也许你在其他书籍中无法获得这样的益处,也许你所敬仰的那些人去世了,却与这些知识失之交臂。”

在《幸福之园的钥匙》一书中,伊本·盖伊姆提到这本书的价值时所说的话与此雷同,或更为直白:

“这是这份礼物的内容,每个恩典都有嫉妒者,每个真理都有否定者、拒绝者。书的内涵、价值取决于仔细思考的读者。读者受益,作者受罪;读者收获,作者受尽艰难困苦,并遭遇种种诽谤和反对。这是作者微薄的礼物,殚精竭虑的结晶。作者把自己呈现给世界上的智者,把自己抛到嫉妒者的利爪、暴虐者的獠牙之中。目前的作者,已成为众矢之的。”

“主啊,求你保护,远离那些品学短缺、深陷无知、伤害他人的人,他们出于无知,把行善视为作恶,把圣行视为异端,把正常视为反常;他们出于不义,以怨报德,加倍害人,把拒绝真理、蔑视他人作为维护自己谬误的阶梯,把自己的意志、私欲作为善恶的标准。他们藐视先知的挚友和团体,而与暴虐者、无知者同流合污。”

“求主保护,远离貌似忠告实则敌视的人,他把敌视和伤害视为防范和担忧,把孤立他人、制裁他人视为拯救他人、同情他人。如果眼睛只盯着这些人,就会减少自己在秤盘中的重量,而不增丝毫。作为智者,不值得去理会他们,而应该义无反顾地去走自己的路,就像活人走在死人之间。主啊,我们感赞你,向你控诉,求你保佑我们,拯救我们。我们托靠你,无法无力,只凭你。你使我们满足,你是最好的保护者。”

从这些文字不难看出,当时伊玛目伊本·盖伊姆生活在怎样一种受对方发难、围困的境地,他的对手们抱着怎样一种嫉恨、对立的心态。

前述内容说明,伊玛目伊本·盖伊姆在自己老师去世后一如既往,肩负老师的旗帜,捍卫老师的思想,此时老师的思想已经融入他的血脉之中。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那些反对他的老师的人对他也采取了同样的态度。那么,他除了像他的老师那样坚忍不拔,别无选择。

然而,这些障碍未能阻挡伊本·盖伊姆著书立说,捍卫和宣扬真理。伊本·盖伊姆的许多著作新颖独到,饱含作者的信仰、思想和法学理念,他立足证据和明证,同时不乏对智慧、奥义的阐释,为伊斯兰图书事业增色不少。这还不包括他的教学育人工作。

伊本·盖伊姆享年60岁,在这样的时间里推出那样丰硕的著作,他的一生可谓贡献卓著。愿真主疼慈伊本·盖伊姆,他为穆斯林大众留下充满知识、引导的思想遗产,把人们引向端正的道路。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伊本·盖伊姆传

上一篇:我们需要这样的胸襟 ——译者前言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