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
清高的真主在尊贵的《古兰经》中说: “你们当全体坚持真主的绳索,不要自己分裂。”(3:103)穆圣也曾教导过我们:“穆民之于穆民,犹如结构坚固的建筑,彼此相联,穆圣在说这句话时将十指交叉紧握”。【布哈里圣训集】穆圣用这一简单的动作为我们传达了伊斯兰教最基本的宗旨——团结。
众所周知,“精诚团结”是伊斯兰教的精神指导和重要特征之一,是我们每个穆斯林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它倡导我们要消除人类的一切隔阂,最终建立一个团结互助、和平安宁的社会大家庭。
刚刚过去的冬奥会为人类展现了“更团结”的奥运精神,展望新的百年,作为新时代的中国穆斯林要汲取冬奥精神力量,义不容辞地接过时代的接力棒,把个人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为人类文明扬起一面团结共进的风帆。
第一、同舟共济,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者
世界大同、和合共生,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协和万邦”。真主在《古兰经》中说:“众人啊!我确已从一男一女创造你们,我使你们成为许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们互相认识。”(49:13)这段经文蕴涵的理念就是,人类同源、彼此相连、求同存异,这也是中国几千年文明一直秉持的理念。穆圣在著名的辞朝演说中更是强调了人类同源的理念,并向穆斯林传达了消除歧视、平等相待的宝贵理念。穆圣说:“人类啊!你们的主是同一个主,你们的祖先是同一个祖先,你们都是阿丹的子孙,阿丹来自泥土,阿拉伯人不比非阿拉伯人优越,非阿拉伯人不比阿拉伯人优越;白人不比黑人优越,黑人也不比白人优越,所不同者,唯凭敬畏;即使一个埃塞俄比亚的奴隶被任命为你们的首领,只要他遵照安拉的经典的规定办事,你们也应当听他的话,服从他的指挥。”这一声音跨越千年,至今仍然响彻在穆斯林的耳畔。字里行间告诉我们,人类互为兄弟,不分肤色、不分种族。这不正与《论语》中的“四海之内皆兄弟”有异曲同工之妙吗? 因此,作为中国穆斯林我们更应该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让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阳光普照大地。
第二、和而不同,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者
共生共存,和而不同,这是中华文化的智慧。璀璨的华夏文明孕育出了孔子的那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同样也孕育出了包含着“穆斯林”大团体的“中华民族”。而伊斯兰文明的和谐观与多元共存理念正是源于人类同根同源的信仰,如真主所说:“我使你们成为许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们互相认识”。(48:13)这里的“互相认识”就是要求人类相互学习,互相理解,彼此尊重。都知道,穆斯林信仰世间万物都是来自伟大真主的创造,包括知识、文化、和各种文明。因此,文化共存是穆斯林本应追求的重要理念,正如《中庸》中说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穆圣就教导我们说:“哲理是穆民的遗失物,无论在哪里发现它,必当拾取”。【伊本•马哲圣训集】这段圣训告诉我们,穆斯林应该将一切真理和其他优秀文化视为己有,去学习和接纳,达成一种深度的文化认知和认同感,进而达到真正的和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我们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团结奋进的伟大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如今,疫情依旧肆虐,战“疫”当前,各民族亲如一家、手足相亲,中国穆斯林也毅然冲锋陷阵、守望相助,彰显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力量。展望未来,新时代穆斯林要更加强化团结精神,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促进各民族相互尊重、相互借鉴,美人之美、美美与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第三、仁民爱物,做建设和谐社会的推动者
“爱人利物之谓仁”。自古以来“仁爱”便是中华民族最核心的价值理念。在新时代的今天,对于仁爱的推崇与践行已经成为了华夏穆斯林与非穆斯林共同的精神追求。穆斯林之所以寻求仁德,是因为“仁慈性”是真主最本质的属性之一。真主说:“真主对于世人,确实至爱的,至慈的。”(2:143)穆圣也告诫人们说:“谁不仁爱他人,他也得不到仁爱。”【布哈里圣训实录】这恰恰映衬了孟子所说的:“爱人者,人恒爱之”。圣训中还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有位圣门弟子将一个烤熟的羊头送给了另一位圣门弟子,当这位圣门弟子收到羊头时,首先想到的是比他更需要的圣门弟子,然后将羊头送给了他,就这样,羊头在圣门弟子之间来回传递了七次,最后又回到了最初的那位圣门弟子手中。穆斯林同胞们!故事虽短,却道出了人性最美的一面。他们传递的并不是羊头,他们传递的是一份浓烈的爱,是“穆民皆兄弟”的伟大精神,是“爱人如爱己,方为真信士”的高贵品质。他们传承着伊斯兰仁爱的精神,遵循着穆圣爱人的教导,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当然,伊斯兰教的仁爱不仅仅是对亲人、朋友,而是对世间万物。穆圣说:“善待一切有生之物,都能得到真主的报酬”。【布哈里圣训实录】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马注在其《清真指南》中指出:“能慈骨肉者,谓之独善;能慈同教者,谓之兼善;能慈外教者,谓之公善;能慈禽兽、昆虫、草木者,谓之普善”。这就要求人们不但要爱自己的亲人,还要爱有共同信仰的人,更要爱有不同信仰的全人类,乃至整个大自然。因此,作为穆斯林,我们要用伊斯兰最美的方式将爱传递,努力把社会建设得更加温暖、更加美好。
穆斯林同胞们!一朵孤芳自赏的花只是美丽的,而一片互相依偎且怒放的锦绣才会灿烂夺目。同欲者胜、民齐者强,就让我们把自身化作一滴水,勇敢的投入到彰显伊斯兰团结的汪洋之中,携手并肩、同舟共济,在凝聚和奉献中谱写时代之伟,闪耀团结之光,彰显力量之美,以团结奋进的昂扬姿态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最后,让我们虔诚地捧起双手,为祖国的强盛、人民的幸福、民族的和睦、社会的和谐以及世界的和平而祈祷吧!愿真主普慈、特慈的恩惠永远伴随我们!
上一篇:深刻认识伊斯兰教斋戒的义理
下一篇:中国伊斯兰教经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