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天晚上,央视四套《国宝档案》开始推出《海丝传奇》扬州系列节目,吸引了不少市民的浓厚兴趣。昨晚播出的“渡海而来的先贤”,向全国观众讲述了普哈丁在扬州的传奇往事。
  • 阿拉伯之春后的埃及科普特人境况科普特人是埃及最大的少数族群,也是中东地区最大的基督教群体。科普特人问题在20世纪70年代后逐渐引起了埃
  • 随着巴勒斯坦起义在上周势头增强,我坐下来倾听并记录艾哈迈德·阿尔·哈吉的故事。这名83岁的巴勒斯坦难民来自加沙的萨瓦菲勒(Sawafir)村,自1948年以来他就生活在加沙地带。跟随他的回忆,我的思绪开始在过去与血腥的现实之间穿梭。
  • 须知的27个犹太人历史常识 【犹太人历史常识01】自从公元前6世纪巴比伦入侵者破坏了耶路撒冷、犹大和以色列的大部分地区,犹太人被驱逐出
  • 从女奴到皇后——奥斯曼帝国后宫往事苏莱曼起先最宠爱的妃嫔是玛依达吾然,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始终美丽的人或幸运之月,苏莱曼称她为居尔巴哈
  • 从女奴到皇后——奥斯曼帝国后宫往事嘉靖皇帝朱厚熜是大明朝正式册封妃嫔最多的皇帝。有史可查,计有皇贵妃、贵妃6人,妃32人,嫔29人;皇
  • 这一天,一个伟大的胜利被记住,这是真理对谎言的胜利,以弱胜强的胜利,追随安拉者对追随撒旦者的胜利。 这一天,伊历的一月十日,穆萨(摩西)先知(*)被从法老处救出。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穆萨的民众几乎不能相信,直到安拉使法老的尸体漂到岸边。
  • 叙利亚冲突常常被形容为21世纪最大的人道主义灾难。叙利亚的2400万人口中,有一半人被迫迁往异地或他国,史无前例的移民潮在欧洲疯狂地寻找安定。这些人中有穆斯林,也有基督徒。
  • 回族先民来到中国的时间,最早可追溯到唐宋时期。从唐宋至明清,回族在中国经历了定居、形成、发展的过程。回族从形成至今,基本上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大杂居是指回族居住的地域十分分散,散处在全国各地;小聚居是指全国各地散居的回族在一定范围内以清真寺为中心聚居的居住形式。回族把以清真寺为中心的聚居区称为“哲玛尔提”,这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聚集、集体、团结共同体”等,意译为“寺坊”。
  • 【译者按:穆圣(愿主福安之)迁徙麦地那至今,已1437年。在庆祝新年到来,许愿祝福的同时,迁徙对非穆斯林国家的穆斯林少数群体来说,应该注意哪些,是局限自己还是兼收并蓄,本文也许会让我们有所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