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搜索
百度搜索
首页
回族
视频
音频
阿訇讲坛
学者专栏
电子图书
图说记事
求知园地
生活服务
专题活动
女性
清真寺
论坛
信仰
功课
经训
律例
入门
文学
教育
艺术
医药
科技
历史
人物
学术研究
一位抗美援朝回族老兵的回忆
丁德贵,回族,生于1931年4月8日,现年89岁,甘肃省平凉市人,于1951年...
[详细]
•
黄埔军校(桂林)第六分校考略
•
宁夏姚河塬:西北首次发现的诸侯国都邑
•
抗日战争时期黄埔军校第六分校回教大队
•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撒拉族手抄本《古兰经
•
中国穆斯林历史上有过哪些文学成就?
•
那年红军过六盘,回族待我如一家
•
海南回族的历史变迁
•
三里河清真寺与清末回族爱国将领马福禄
•
青海8000人骑兵师中原鏖战日寇 百余官
•
西班牙穆斯林王朝的覆灭:宗教宽容的终
•
回族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贡献
•
长征时期党对西北回民区民众的组织动员
•
新冠病毒疫情期间的伊斯兰世界(图集)
什叶派纪念阿舒拉日的历史渊源
译者按:西方一家电影公司制作一部名为《伊斯兰之剑》的纪录片,以表现穆斯林喜好暴力和嗜血的一面,而这家电影公司所找到的最好素材就是什叶派庆祝阿舒拉节的流血场面,从而坐实了穆斯林喜好血腥的指控。
中国历史上16个少数民族的最后结局及去向
中国历史上16个少数民族的最后结局及去向一 匈奴在秦汉时期称雄中原以北的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前215年被逐出黄河河套地区,历经东汉时分
为何穆斯林民族最爱绿白蓝红色
穆斯林喜爱绿色,确实与伊斯兰教诞生地——阿拉伯半岛的环境密切相关。希提在他最着名的《阿拉伯通史》里面有这样的描述:“阿拉比亚是最干燥、最炎热的地方之一。这个地方,东西两面都临海,但是那两个海都很狭窄,海水所发出的水蒸汽,不足以影响亚非两洲常年无雨的大陆性气候。南面的印度洋,固然能将雨水送到这个地方来,但按时吹拂这个地方的热风,不能给内部地区带来多少雨量……”
伊斯兰的宽容与自由
伊斯兰的宽容与自由 从公元135年,罗马皇帝哈德良把犹太教徒逐出巴勒斯坦,到公元1600年,布鲁诺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人们似乎可以
牢记历史 缅怀先烈 珍惜和平
金秋九月,天高云淡。2015年9月17日,吉林省伊协组织各市(州)伊协到通化瞻仰杨靖宇烈士陵园,参观东北抗联军展览馆,进行了一场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十九世纪穆斯林最优待犹太人
查阅美国最权威的日报《纽约时报》﹐1877年4月23日星期三﹐有一篇发自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新闻报道﹐美国国务院的一个官方代表团﹐旅行到奥斯曼帝国去了解当地穆斯林政府对待犹太人的状况。
先知的遗迹
尊贵克尔白的钥匙 优素福圣人的缠头巾 圣女法蒂麦的衣服 圣祖易卜拉欣的器皿 穆圣的信件 穆圣的胡须 穆圣的足迹 圣女法蒂麦的箱子信
《古兰经》在中国大事年表
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570——632)奉安拉启示,在阿拉伯半岛(主要是在麦加和麦地那地区)用阿拉伯语陆续传达、公布《古兰经》,并以它作为规范穆斯林宗教生活与世俗生活的最高指标。这些零星颁布的经文,除在教民中以口授、相传、背诵等方式记忆外,还有司录人员将其记录在兽皮、石片、椰枣叶和家畜肩胛骨上加以保存。
穆斯林抗战队伍,遍布中华大地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引下,经过8年抗战,中国人民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回族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支力量,为保卫祖国、抗击日本法西斯,前仆后继、英勇战斗,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争夺中亚霸权:唐帝国、阿拉伯帝国和吐蕃三国混战
公元622年,穆罕默德带着他的亲信从麦加出走至麦地那,随后开始建立伊斯兰国家政权公元7世纪阿拉伯帝国在信仰的力量中崛起并发动了大征服运动,在西亚、北非、中亚和南亚所向披靡,不但改变了世界的政治版图,而且改变了亚非欧三大洲广阔地区人民的信仰,也永远改变了古典时代诸文明的地理分布。
868条
上一页
1
..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
87
下一页
热门排行
马新民:回忆我的爷爷马鸿宾及家族往事
马家军东征悲壮抗战:百名骑兵集体投河殉国
孔子回族后裔孔令贞采访录
《脑筋急转弯》案依法审理判决
青海回族的来源及其伊斯兰教
正确理解回族人相貌上的差异
西北马家军抗战时使用的军刀
抗日战争中的回族
穆罕默德的儿子、女儿、妻子、孙子、叔叔的
伊斯兰在中国的发展史
文学
斋月来临前的反思和斋月里履行的责任
马有福:人生五笔 点横竖撇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