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春城的伊斯兰明珠
分享到:
2010-03-02 10:12:04 【来源:穆斯林在线】 点击:

 长春市长通路清真寺是吉林省著名清真寺。其前身是始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的东三道街清真寺,清咸丰二年(1852)迁建于现址。从道光四年算起,该寺已有180多年历史,从咸丰二年算起,则已有150多年历史,是长春市城区最早的清真寺。

  长通路清真寺因地得名。长通路东西走向,清真寺在其北侧,寺东为居民区,无路可通,寺门即朝南开。这样,清真寺建筑物布局就打破了除礼拜殿外沿东西中轴线两侧安排的传统制式。全寺大致呈长方形,占地面积16700平方米。建筑群青砖青瓦,彩画鲜艳,具中国内地清代古典建筑风格。

  寺前有一小广场,其东侧是2002年落成的二层楼男沐浴所。寺门之前两侧,立有顶部为小石狮的一对约两米高的拴马桩。左侧雄狮向右作仰天长啸状,右侧同样大小的雌狮向左回首作与雕于其身上的幼狮嬉戏状。神态逼真,匠心独运。寺门三开,中为仪门,两侧为便门。仪门厅内门槛前两侧,各置一小石狮。狮身与底座通高73厘米,均以一整块石头雕成。底座分为石鼓、鼓垫、鼓座三部分,其上均雕着花、鸟、勾纹,精雕细刻,纹饰繁复,是典型的的清代作品。

  进入寺院,左侧是坐西朝东的宫殿式礼拜大殿,木架构结构,大木起脊,横5间,进4节。前1节为卷棚(抱厦),单檐歇山式,斗拱飞檐。半围风雨廊由10根大红立柱支撑。后3节为前殿、中殿、后殿,勾连搭式组合,外观各为硬山式。礼拜大殿内由淡绿色立柱支撑梁架,地面铺设了地板,其上为整洁的拜毡。正西面为指示礼拜方向的“窑殿”,其北为仿古亭阁式“敏拜”楼。殿内面积653平方米,可同时容纳500多人做礼拜。望月楼建于窑殿之上,是三阶的六密亭样式(平面图为六边形),主体高约32米,其上宝鼎约4米,通高约36米。大殿对面为3间仿古式带前廊的对厅,为省、市伊协办公室。北厢房为讲堂、会客厅、教长室、寺管会办公室等。原北厢房的清真女寺今又恢复重建。经落实政策收回的西花园正在重新设计营造之中。庭院中心及边缘栽种了松柏杨柳及丁香等花木,夏日里幽香袭人,沁人心脾。

  长通寺的建筑格局独特,其木架构结构的礼拜大殿是长春市唯一的清代建筑遗存,而它的建筑装饰更是特色鲜明,引人注目,为伊斯兰建筑所罕见。按照伊斯兰教反对偶像崇拜的教义,清真寺在选取建筑物装饰图纹的题材时,一般不用人物、动物等具象性纹样,而以几何花纹、植物花纹来组织图案。而长通路清真寺除大殿之内采用了阿拉伯风格的几何纹及阿语《古兰经》经文装饰,没有其它纹样外,大殿外部、寺门及对厅、北厢房外部的装饰对传统都有所突破,除采用几何纹、云水纹、器具纹之外,还采用了动物纹。这些作品有彩绘、石雕、木雕、砖雕等,计百余件(幅);其内容大多表现了人们趋利避害、趋吉避凶的社会心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吉祥如意的企盼;艺术表现上多采用含蓄、象征的手法。中华民族传统的择吉文化以伊斯兰教建筑为载体,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具有耐人寻味的文化价值。在古代传说中,龙象征着飞黄腾达,凤象征着光明幸福,这种构图表达了人们美好的祝愿。在该寺建筑装饰中有两处“龙凤呈祥”的木雕组合。此外,还有“龙游祥云”、“丹凤朝阳”等,均呈载着中华民族“四灵”文化的传统。在传统文化中,寿为“五福”之首,在该寺北厢房檐廊两侧的墙壁上,各制作了一幅长方形的 “五福捧寿”图。西便门两侧墙上端各刻有一只口衔铜钱倒悬着的蝙蝠,象征着“福到眼前”。在大殿廊前“雀替”上,几朵荷花间一翘首扬尾的鲤鱼浮于水面,3只蝴蝶在荷花左右翩然飞舞,田田荷叶间穿插着两支莲蓬和一支蒲棒。荷花又称芙蓉花,“芙蓉”之“芙”、“蝴蝶”之“蝴”、“蒲棒”之“蒲”与“福”音似,而“鱼”与“余”音同,此即“富富有余”,富即福也。此外,还有“如意幸福”、“多子多寿”、“福运连连”、“富贵平安”等。这些都是对福文化的承载。这些作品是前人留下的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向我们传达着150多年前发生在吉林长春这块土地上的一条条有关民族、宗教和建筑艺术方面的社会人文信息,它艺术地记录了回族与汉族等其他民族的交往史,记录了伊斯兰文化受中华传统文化影响、进而与其融合的情况,侧面反映了伊斯兰教与中国社会相适应的历史过程。正因为长通路清真寺建筑有着这样的文化底蕴,它才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重视,上世纪80年代,被省、市人民政府确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通路清真寺历尽沧桑,饱经忧患。在清王朝的统治下,它经受了何等风雨已无从寻觅;而在伪满洲国时期,受日本帝国主义与封建余孽蹂躏的历史尚有据可查。当时,日本侵略分子川村狂堂冒充伊斯兰教徒,玩弄伎俩,把清真寺变成了愚弄穆斯林的场所,还要为自己树碑立传。但此举遭到群众抵制,石碑没能立成,留下了一通无字碑。此碑现立于大殿花墙南侧,成了日本帝国主义统治压迫中国穆斯林的物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通路清真寺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虽然在“文革”中遭受了破坏,但元气尚存,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又焕发了青春。随着党的宗教政策的不断落实,政府拨款对其进行了多次维修,各项设施不断完善,各种功能充分发挥。寺管会妥善安排了日常和“三大节日”的宗教活动,完满地履行了教务职能。寺内设有沐浴所、殡葬服务站、婚介所、供群众在宗教活动中就餐的餐厅等,为穆斯林提供了多种服务。兴办经堂教育,组织节庆文体活动,举办穆斯林书画展,流通伊斯兰经籍,弘扬了伊斯兰优秀文化。热情接待来自新疆等地到寺做礼拜的各族穆斯林,帮助有困难的丧家发送亡人,组织穆斯林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促进了民族团结。此外,在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协助政府落实民族、宗教政策、创办自养事业及对外宣传等方面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清真寺的凝聚力日益增强,市区有穆斯林两万多人,每年到寺参加活动的近万人。寺管会工作成绩显著,近些年来,该寺连续被评为“吉林省模范清真寺”。

  进入21世纪,长通路清真寺迎来了最辉煌的时期。2004 年国家各级政府又拨巨款对其进行了全面修缮。修缮后的长通路清真寺整洁如新,气氛热烈而宁静、肃穆而雅致,犹如一颗璀灿的明珠,镶嵌在北国春城的大地上,熠熠生辉,光彩照人,昭示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责任编辑 贠睿)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伊斯兰 春城 明珠

上一篇:回回家里三件宝,汤瓶盖碗白帽帽
下一篇:回族姓氏初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