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教文化》期刊简述
分享到:
2010-05-13 09:33:53 【来源:穆斯林通讯】 点击:

今年是成达师范学校西迁重庆65周年,65年前正是中国人民抗击日寇即将胜利的前夜。在那众多需要纪念的可歌可泣的人和事之中,有一种期刊值得我们阅读、思考、研究,并对今天的工作有指导意义,期刊的名字叫《回教文化》。

  缘起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侵华战争,大举进犯我国领土,残杀我国同胞,中华民族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国家存亡的危难时刻,国共两党携手并进、共赴抗日战场,抗日烽火燃遍祖国大地,《义勇军进行曲》雄壮歌声响彻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不分男女、不分老少,群情激愤;不分南北、不分民族,同仇敌忾。

  在全民抗战的背景下,我国的伊斯兰精英们,为了兴教救国,在重庆成立了“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并在各省、市、县,迅速成立了分会、支会。宣传抗日,唤醒回胞,增强信仰,振奋精神,激发了爱国爱教的热情,同全国人民一道,投身到抗日救国的洪流中去。

  为了做好宣传鼓动工作,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下属又成立了“回教文化研究会”,利用当时重庆回、汉族学者集聚的优势,有组织地开展伊斯兰文化研究工作,出版了《回教文化》季刊(以下简称季刊),为抗战服务。

  《季刊》封面由王梦扬先生设计。封面为阿拉伯风格的图案,花纹突显伊斯兰特征,图案上方中间一弯新月,新月下面的方框中四个遒劲有力的楷书大字———回教文化,为中国回教救国协会理事长白崇禧将军亲题,体现了白崇禧将军在戎马中对伊斯兰文化理论研究的重视。从字体的神态上可以看到题字人性格刚毅、办事果断、正气豁达。大字上面是一行半秀丽的阿文小字,意思也是“回教文化”,整个封面靓丽美观、简洁朴素。

  办刊宗旨

  唐柯三在发刊词中阐述了办刊宗旨:

  ★以尊重和平、奖励牺牲、讲求卫生、激励爱群的伊斯兰精神,研究伊斯兰文化,联络世界伊斯兰民族,以图相互扶助,共谋各自之解放与独立。

  ★与教内、外人士共同研究伊斯兰文化,介绍伊斯兰学术、文学等等,务期教内人士更坚其信仰,教外人士愈益理解伊斯兰教义及其真正精神之所在,以泯灭向来因不了解伊斯兰而产生的一切弊害,使我整个民族契合无间,团结日坚,并以实现总理“联合世界弱小民族共同奋斗”的主张,则吾人之大愿庶可一偿。

  ★本刊果能引起国人对于伊斯兰的深加研究与注意,那么可为发扬伊斯兰文化尽绵薄之力,即于抗战建国亦可负起不小的任务。

  办刊宗旨实际包括三部分:

       ★成为联络各伊斯兰国家的桥梁。我国五千万回胞和世界各伊斯兰国家的人民由于共同的信仰、相同的习俗,通过对伊斯兰文化的研究、宣传,增进感情、相互勾通、相互支持、相互援助,共谋各自的解放与独立。

  ★结成团结国内伊斯兰与非伊斯兰之间的扭带。历史上回、汉之间由于误解经常发生一些摩擦,有时事态闹大形成辱教事件。先贤们想通过《季刊》的宣传,使教内人士增强信仰、提高素质,教外人士明了伊斯兰教义,从而更加相互尊重、密切合作,通过《季刊》这条纽带团结一致,共赴国难。

  ★激励广大回胞:“天下兴亡、穆民有责”,“兴教必先强国”的爱国、爱教思想和刚健自强的伊斯兰精神,与全国各族人民一起,共同担负起抗战建国的伟大使命。

  介绍几篇主要论著和作者

  -唐柯三和他的《发刊词》(宗旨上文已述)

  “季刊”发刊词由“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副理事长唐柯三先生撰写。唐柯三(1882-1950)名仰槐,字柯三,回族,山东邹县人,出身儒伊世家。1900年考入北京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辛亥革命后,接受孙中山三民主义和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主张。1912年当选为国民政府第一届参议员。并参加马邻翼、王宽等倡议成立的“中国回教俱进会”。1925年与马松亭、穆华庭、法镜轩等人创办成达师范学校,公推为校长。1929年与马福祥等人创办《月华》旬刊。1938年初在武汉与王曾善、时子周、孙燕翼等创办“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当选为副理事长主持会务。1950年在南京净觉寺归真,终年68岁。

  -白崇禧和他的《反侵略与回教文化》

  白崇禧(1893-1966)字健生,回族,广西临桂县人,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1916年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毕业生,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北伐时,率广西部队攻至山海关。1938年,应蒋介石邀请入南京就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军训部部长等职。直接指挥第三(苏、浙)、第四(粤、桂)、第五(湘、鄂)三个战区,即长江以南各省市之军事。八年抗战中,协助李宗仁指挥了台儿庄会战并亲自指挥武汉会战、桂南会战和桂林保卫战等战役。他是著名的爱国将领,有战略家的眼光,如:1938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发表了《论持久战》,一方面驳斥了汪精卫的“亡国论”,另一方面也驳斥了台儿庄大捷后出现的“速胜论”,提出了持久战的战略方针。《论持久战》出版后,国统区反映强烈,白崇禧将军极力支持,并把该书推荐给蒋介石。在蒋的认同下,白崇禧把《论持久战》的精神归纳成“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通令全国,作为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指导思想。

  白崇禧在《反侵略与回教文化》一文中首先指出了战争的实质,“各国人民对于国际反侵略运动热烈赞颂与拥护,证明了世界人民今日一致的要求,是反对破坏,拥护建设,反对侵略、拥护和平,只有极少数帝国主义支配阶级,才希望以残酷的侵略战争,达到其掠夺的目的”。

  这里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全世界人民,包括德、意、日等协约国的人民都是反对战争,拥护和平的,这是正义的力量。只要我们能让世界人民知道战争的真相,让全世界人民都行动起来,反对战争,和平必将到来。所以,我们必须“集合全世界无分地域,无分种族的一切爱好和平的人类共同努力,才能制止侵略战争,恢复和平的穆斯林世界”。

  那么反侵略与伊斯兰文化有什么关系呢?白崇禧将军为了联络世界伊斯兰国家,利用“回教文化”为桥梁,把所有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联合起来。如“由中国往南到南洋群岛,往西到印度、阿富汗、俾支路、伊朗、高加索一带,小亚细亚、阿拉伯半岛,以及欧洲的巴尔干半岛,北非沿地中海一带,如埃及、摩洛哥、阿尔及尔等国家。恰像是在西半球腰部的一道链锁,这许多伊斯兰国家,拥有三万五千万乃至四万万的人口”。这是一支庞大的反侵略战争力量。这些国家,“由于受到了伊斯兰不屈服的精神以及和平主义的熏陶,尤其是泛伊斯兰主义运动高潮的鼓舞,使所有的伊斯兰国家自然地联系起来,和新老殖民主义做坚决的斗争,成为欧、亚两洲间不可辱的势力”。因此,我们必须把这支生力军团结到全世界反侵略战争的阵营中来,和我们一同奋斗。

  怎样争取他们呢?这就需要伊斯兰中的精英人士去做联络工作。因为在历史上、文化上、宗教情感上,我们和他们有着休戚相关、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非常有利的条件。当时,我国回胞以国民外交和文化事业同伊斯兰国家之间的联络工作已经开始了。如北平成达师范学校、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都派遣了留埃学生。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也组织了近东访问团、中国朝觐团、南洋访问团等。他们在伊斯兰国家揭露日寇在我国的残暴罪行,我军民英勇抗战的光辉事迹,引起伊斯兰国家广大人民的普遍关注与同情,他们除同日本断绝来往,抵制日货外,还对我国的抗战事业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给予了极大的支持。这正是白崇禧将军所期待的。

  -王梦扬与他的《回教文化的特色》

  王梦扬(1905-1989)名孟扬,又名王征言,回族,北京牛街人。1924年,年仅19岁的他只身赴上海,在章太炎主办的《华国月刊》当抄写员,并参加了上海“中国回教学会”。1925年返平,与刘柏余等创办了中才学校。1929年《月华》创办,应邀任助理编辑,负责撰写社论。1933年考入北平郁文学院教育系,1935年毕业。同马松亭、赵振武等先生一起创办了北平回族第一所女子中学———新月女中。1938年在武汉参加“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任理事,兼文教宣传组组长。1941年任陇东师范学校教务主任,陇东回教青年会理事长。1948年在新疆创办启新回民小学。1950年任新疆省立第一女子中学教师,兼省教育厅文工团副团长。1980年后,任自治区文史馆馆员,宗教学会常务理事。

  王梦扬在《季刊》第一期著文《回教文化的特色》。伊斯兰文化的特色是什么呢?王梦扬说:“第一,伊斯兰文化是统一的信仰,他们信仰惟一的造物主———安拉,而安拉最大的美德是‘普慈’,换言之也可以说是‘博爱’,由于这惟一的信仰和普慈的精神,树立了伊斯兰人的和平团结及天下为公的信念。第二,伊斯兰是主张顺应自然、利用自然、是遵循宇宙自然法则的。”

王梦扬所提的回教文化特色其实就是四个字:和平、顺从。伊斯兰教原本就是和平的宗教,首先“伊斯兰”一词,在阿拉伯语中是“顺从,和平”之意。顺从就是顺从安拉,相信安拉是创造天地的,是独一无偶的,是整个宇宙的主宰,因此我们要敬主、拜主、顺主。

  顺从安拉,就要听从安拉的教导,按安拉的要求去做,遵从“天命五功”,坚信“六大信仰”,按伊斯兰的生活方式生活,就会幸福、美满。

  除了顺从安拉外,还要服从、拥护我们的领导者。“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当服从安拉,应当服从使者和你们中的主事人。”(4:59)大敌当前,全民抗战必须有统一的指挥,各党派也必须在“国家至上”的原则下,服从统一的领导,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形成排山倒海的力量,才能让日本侵略者葬身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和就是“和平、和睦、和谐”,“和”字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占有重要位置,使用频率非常高。如:与人交往要“礼之用,和为贵”;做买卖要“和气生财”;家庭内部、邻里之间要“和睦”;世界人民要“和平”,总之社会要和谐。

  社会和谐最关键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第一要人人平等,没有特权。穆圣在“辞朝演说”中明确表示:白种人不比黑种人高贵,黑种人也不比白种人高贵。各民族的人民都应处在平等的地位,互相尊重、友好往来。其次要强调个人的道德标准和道德底线。《古兰经》教导人们要孝敬父母、善待亲戚、与邻为善、诚实守信、谦虚慷慨、宽容忍耐、公平正义、主持公道,同时还禁止窥人隐私、背谈旁人、搬弄是非、损人利己等所有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如果人们都能按上述要求去做,自然互敬互爱、和谐相处。

  顺应自然,就是人与自然环境也要和谐相处。所以我们要利用自然也要保护自然,用我们的爱心去保护自然界中一切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存在。有了这份爱心,我们到一个地方就能及时适应新环境而维持本身的生存与发展。我们的先民就是用这种适应自然的精神从遥远的阿拉伯或伊朗等地来到中国,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并在中国的黄土地上创造出灿烂的伊斯兰文化。因此,当时的伊斯兰青年正是学习了先民的这种适应自然的精神,在抗日战争各种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用汗与血谱写了一首首英雄赞歌。

  -两位汉族学者:茅盾与钱穆的论述

  茅盾(1896-1981)本名沈德鸿,字雁冰,汉族,浙江桐乡县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及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中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论著有:《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虹》,优秀长篇小说《子夜》,优秀短篇小说《林家辅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茅盾在《季刊》第一期上著文《谈新疆各回教民族的文化工作》。茅盾于1939年3月抵新疆,在新疆学院任教。4月“新疆文化协会”成立,茅盾被推举为会长。1940年,新疆统治者盛世才反动面目日益显露,茅盾被迫于4月底离开新疆。

  茅盾在文中谈到新疆各民族的文化促进会都必须遵循六大政策即:“反帝、亲苏、民平(民族平等)、和平、建设、清廉。”其次谈到各文化促进会的工作宗旨:“新疆有十四个民族,奉伊斯兰者半数以上,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促进会。他们不但要发扬各族固有的文化,还要创造适合于各民族生活习惯的新文化。各民族文化促进会的工作范围主要是成立小学校、识字班、图书馆、俱乐部、剧团、音乐队等等。总之:一是促进国民教育的推进,二是进行一般的社会教育。而其宗旨是:宣扬三民主义政策,消除各民族间的隔膜,消灭大汉族主义,狭隘的地方民族心里观念等等不正确的倾向,而发展‘以民族为形式,以六大政策为内容’的民族文化,增进各民族间的友爱关系。”

  在各民族文化交流中,新疆有一个大优势,就是有半数以上的民族都信仰伊斯兰教,如:回、维吾尔、哈萨克、吉尔吉斯、乌兹别克、塔塔尔等。在统一的信仰下以《古兰经》、《圣训》为准绳,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消除隔阂、加强团结,从而促进了各民族和平相处、共同发展。

  钱穆(1895-1990),汉族,字宾四,江苏无锡人。现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先后历任北京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武汉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江南大学教授。《季刊》第二期节选了钱穆在教育部教育委员会第二届会议席上所讲的,《革命教育与国史教育》文中有关于“回教文化给予中国的影响”一节。

  钱穆的谈话是对“中国人两千年来闭关自守不与外来民族相接触,因而养成文化上自傲自大、深闭固拒态度”的批判。他先列举了中国自秦汉以来大约六百年时间内对印度佛教文化的吸收,接着他说:“自隋唐以下迄于宋元,大体上又有六百年的时期,可以说是中国接触吸收阿拉伯回教文化的时期。”

  “中国自秦汉以下的一千三四百年间,西北陆路西南海路的对西交通,从未断绝。中国人何尝闭关自守。唐以下中国对波斯商人的坦白宽大的态度,只广州一埠,在唐末便有大食波斯商人二十万之谱,而其实大食波斯商人之足迹,遍布于中国之内地。”这足以说明中国历史上绝非深闭固拒。虽然中国在历史上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吸收了各种优秀文化,从而创造了光彩夺目的中华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就包括了佛教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但自清“康乾盛世”之后,中国确实“闭关自守、自傲自大”以至国力衰弱,被人欺辱、割地赔款……因此,我们要吸取教训,吸收世界优秀文化,以促进中国各民族多元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除此之外,还有马宗融、白寿彝、薛文波、庞士谦阿訇、马金鹏、王增善、张兆理、熊振宗、谢松涛、马继高、马宏毅、苏玉亮、哈克、希拉论丁、沙景浚等回、汉族学者都为《季刊》撰写了精僻的稿件。

  -《季刊》的历史作用及现实意义

  自清朝中叶以后,由于政治迫害,中国穆斯林为了信仰的传承,提出了“争教不争国”的主张,拒绝对外广泛交流。从而使伊斯兰学者对伊斯兰历史资料的挖掘、整理、研究工作一直处于停滞状态。“辛亥革命”之后,在世界伊斯兰文化运动和国内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国内伊斯兰学术界掀起了学习、研究、探讨、实践伊斯兰文化的热潮,一改传统的封闭状态:走出国门、了解世界、兴办学校、组织社团、办报办刊、印刷书籍并开展经训典籍翻译活动,使得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文化建设有了一个飞跃的发展。

  “七·七”事变后,国内各地回、汉族学者云集西南重庆、桂林等大城市,为《季刊》的编印、出版提供了高水平的写作队伍,使得伊斯兰文化的研究、交流、宣传得以广泛深入地进行。

  虽然由于时局动荡、经费拮据等原因,《季刊》只出版了四期,但她开创了伊斯兰文化理论研究的先河,而且很多文章史料详实、观点新颖、论据充足,挖掘深广,信息前瞻,不但充分起到了对外联络各伊斯兰国家联合抗敌,对内鼓舞伊斯兰大众,投身兴教建国的目的,而且对我们现在研究民国时期的伊斯兰文化理论提供了参考文献和可供借鉴的方法。

  经过改革开放30年,极左思潮已退出历史舞台。全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族穆斯林学者,正在努力学习、研究伊斯兰文化,全国创办了近百种穆斯林期、报、专刊,可谓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尤其是宁夏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回族研究》,对伊斯兰文化理论的阐述有深度和广度。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抗战时期《回教文化》期刊的继续,为伊斯兰文化研究工作者提供了新的平台。

  愿我们现在的穆斯林学者,继承先贤们的办刊思想,在当前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好形势下,把我们现有的穆斯林期刊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让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深入了解伊斯兰文化,以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沟通,从而使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各民族文化共同发展。

  -参考资料

  ●闪克行 《回族文化》第一卷1-4期华中图书公司(1941年10月1日-1943年7月)

  ●潘世杰 试论伊斯兰教文化的和谐理念《回族研究》宁夏社会科学院2009年第1期

  ●马金鹏 译经偶拾后语《信仰与人生》内部资料2006年10月

  ●马博忠 陈辉,《激情与困顿》内部资料2006年10月《把一切献给祖国———纪念黄埔军校第六分校创建七十周年》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6月

  ●《把一切献给祖国续集———纪念黄埔军校第六分校创建七十周年》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8月

  ●杨惠云 《中国回族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3年1月


责任编辑 贠 睿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回教 期刊 文化

上一篇:黄河之滨的撒拉族
下一篇:基诺族:最后一个被确认的少数民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