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中邦巴、纳卜藏,化隆巴燕西关,民和川口等地清真寺的扩建
分享到:
2010-11-23 20:09:31 【来源:穆斯林在线综合】 点击:

马麒、马步芳父子主青期间,不仅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得到了重建扩建,而且西宁地区的不少与马麒、马步芳、马果园有关的清真寺也得到了扩建。如:
  
    邦巴清真大寺,因1919年第一届开学阿洪是马果园,第二、三任阿洪分别是马果园之子马遇真、马遇道,在1942年由马步芳资助购买所需全部木料扩建。
  
    始建于清中叶的湟中上五庄纳卜藏清真寺,因纳卜藏村河滩边有马步芳的别墅和兵营,马嫌清真寺太小,故重建成了大寺。
 
    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的化隆巴燕西关清真大寺,原规模不大,为临洮门宦二坊头聚礼寺。1921年左右,马麒派马荣邀请当地缙绅马应彪、杨承先、周廉等与当地二坊当家人达成协议扩建了该寺,并将该寺建成巴燕镇的海乙寺。
  
    始建于清光绪八年的民和川口清真大寺,原只有土房5间,其中3间为礼拜堂。1940年马步芳拨款银元四千重建。规模之大,雕刻工艺之精美为民和各寺建筑之最,也被确定为海乙寺。
  
超大范围海乙教坊制的实行与西宁东关清真大寺的鼎盛
 
    海乙教坊制系中国伊斯兰教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一种不同于单一教坊制的教坊管理方式,它是针对一个较大的穆斯林聚居区内同时有几个教坊、几个清真寺而形成起来的一种制度,即使其中的一个清真寺处于中心的位置称海乙寺或中心寺、大寺,而其他的清真寺处于被管理、被领导、被支配的位置称稍麻寺或称小寺。一般地说,在中国的不少较大穆斯林聚居区内,历史上都实行过这种制度,然都是在很有限的范围内实行。像这种制度在1921年到1949年在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实行的情况,在全国、特别是在内地却是少见。因为按《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志》的叙述,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青海和甘肃河州(临夏)等地有清真寺约1000余座,这些寺院的开学阿洪有的由西宁东关清真大寺选派,有的由东关清真大寺认可。仅1939年一次就向河州选派了10名阿洪。对各地开学的阿洪,则分期分批地在西宁东关清真大寺轮训,每期一年,‘阿林’差的连续学3年至4年。结业后根据本人的‘阿林’高低,优者分配到青海湟中县上五庄邦巴、鲁沙尔,循化街子,民和马营、川口,化隆群科,大通上治泉、塔尔湾以及河州等地的清真大寺开学,差者分配到小寺开学。由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决定各地清真寺开学阿洪的制度,从组织上保证了伊合瓦尼派的发展”。
 
    由此看来,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在民国年问所实行的这种海乙教坊制,其涉及范围不仅超出西宁东关穆斯林聚居区,超出了整个西宁地区,而且超出了青海全省,一起延伸到了甘肃的河州地区;其所涉及的清真寺已不是几座、几十座、几百座,而是1000余座;在这种制度下,清真寺不再只是分为海乙寺、稍麻寺两级,而是分为了总寺(暂时这样称)、大寺、小寺三级;这种制度就不仅主要是为了保证主麻聚礼、节日会礼及其他大型宗教活动的庄严、隆重,而是有意识要以制度和组织保证和促进伊合瓦尼派的发展。所以我们可以将这种海乙制称作超大范围的海乙制(海乙教坊制),无疑民国时期的西宁东关清真大寺是这种制度的实际中心。

    这种中心,加上西宁东关清真大寺是马麒、马步芳军阀家族的宗教活动中心,是伊合瓦尼创传人马果园的活动中心,是民国时期西宁及其附近经堂教育的中心,四个中心再加重建扩建后雄伟壮观的建筑,13 602平方米的占地面积,4654平方米的建筑面积,600余间的“外格夫”房屋,600余亩的“外格夫”土地等等,其达到了鼎盛,是不言而喻的,其成为民国时期我国最为著名的清真寺之一也是不言而喻的。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干部工作局老年科研基金研究课题“中国名城名镇伊斯兰教研究”成果的一部分。部分材料系洪水泉寺、邦巴寺、凤凰山拱北、鲜门拱北提供。在西宁得到喇秉德老友帮助,调查邦巴、纳卜藏时得到马玉秀博士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节选自《西宁伊斯兰教研究》作者:李兴华

责任编辑:贝贝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湟中邦巴 纳卜藏 化隆巴燕 民和川口 清真寺

上一篇:西宁东关清真大寺的重建、扩建
下一篇:元代回回人与中西文化交流:传入阿拉伯科技文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