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下的穆斯林
分享到:
2010-03-24 19:43:13 【来源:】 点击:
  二
  
  作为回族女诗人的张杏莲,对回族妇女的关注是她创作中挥之不去的心理情结,这成了她诗歌创作中的又一个“母题”。作者笔下的女性形象又都是民族文化精神的体现者,传统的回族妇女洋溢着民族文化精神中坚毅厚重的一面,新一代回族女性则流露着一些时代气息,在对这两类妇女的歌唱中透射着作者对本民族文化人格精神的内省意识及复杂情感。
  
     就历史而言,回族妇女如同中国其他民族的妇女以及世界其他民族的妇女一样,经历了自我觉醒争取男女平等的“自主”过程。回族妇女的文明进步对整个回回民族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和谐共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回族穆斯林囿于“女子不得抛头露面”的宗教观念,加之传统汉文化“重男轻女”思想的长期渗透,使回族妇女的主体地位长期被压抑,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回族妇女养成了任劳任怨内敛含蓄的品质。同时随着时代的文明进步,她们也开始了对自己命运的重新认识与把握。张杏莲的诗歌对回族妇女传统品格、时代精神以及内心情感世界进行了多维度书写。
  
     《守候的云》刻画了留守家中持家育儿的传统回族妇女的形象。诗中写道:“她把缎带似的秀发盘曲起来,/一顶高高的白帽往头上一戴,/从此,像分了枝的树杈,/失却了窈窕的婀娜风采。”“为了那个他呀,生儿育女;/为了那个他呀,传宗接代。”“脊背上背着个锅,/奶头上吊着个儿,/树叶儿般的光阴啊,/压弯了她翠柏样的身材。”这是生活在西北农村的回族妇女的形象。为了一个信念,她们默默地承受着生活的艰辛,悄悄地挑起了一个天地。岁月消溶了她们的青春,但却不能带走她们的坚强。《洁白的云》塑造了一个历经沧桑德高望重的老年回族妇女形象。在她身上浸透着的回族传统的民族文化精神浓郁芳香。她在时间的流变中逐渐苍老:“你本是枝繁叶茂般地郁郁葱葱,/然而,时序的手臂推您到了严冬。”但她依然坚强自若、傲骨临风:“迎着寒风顽强地挺立着一树枝桠,/不就是您老人家结实硬朗的身影?”她相信真主,将自己的一切幸福归功于真主,真主成了她精神的支柱:“你的膝下拥有众多的孙男孙女,/你时常感念这是真主的慈悯,/于是,您耗尽了叶脉里最后的甘露,/撑起了一把遮阳挡风的蓊蓊绿阴。”对宗教的信仰使其得到了纯洁的心灵和高尚的品格,人格力量与宗教精神互为一体:“你把洁白的云朵戴在头顶,/从不间断五番乃玛孜的拜功。”/“高山之巅,/常常是您向往的品级,/你蹒跚的脚步准备着复命归真的启程。”不难看出,在这些传统回族妇女形象上,蕴含着丰厚的回族文化的人格精神与力量,她们是纯正的穆斯林文化的传承者,也是顽强生命力的体现者。

 新时代赋予回族妇女新的气质和品格。许多回族女性从“女子不能抛头露面”的传统约束中解放出来,走向市场、职场,施展自己的才华,在她们身上更多的表现出了回族传统文化对现代多元文化的兼容与吸收的心态。在为数不多的此类作品中寄予着作者更多的希冀,因为这类女性代表了回族文化中一种新型的精神品质,诗人对她们的赞美用词选句流光溢彩,用心良苦。如《河州阿姐》描写活跃在自由市场上从事商业活动的回族妇女,她们时尚大方,拨弄着时代的琴弦。“在通向北塬的盘山道上,/翠绿的盖头在风中飘荡。/河州阿姐端着生活的甘醇,/奉献八方繁华的自由市场。”/“难怪一条街成了彩色的河流,/琳琅满目的商品霓虹的羽裳。”这种回族新型女性形象与传统女性形象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如果说前者是传统文化的守候者,那么后者则是接受现代文明的先锋。诗人对这两类女性的书写,也带有明显的复杂情感,既有对传统文化及其人格精神的认同与赞美,也有对现代多元文化及其人格精神的肯定与期待。
  
     “诗的光荣在于真诚与良知”,“诗人原本应是人类的良知,在人性上与人类水乳交融,对人类的命运有切肤之感。”[4]身处西部甘肃的张杏莲在诗歌这片芳草地上坚信“真实即诗、诗即真实”,怀着对本民族文化的崇敬与虔诚,谱写了一曲曲民族的赞歌,表达着一个民族女诗人的感悟与热情,形成了她诗歌创作的风格与魅力。


       注 释:
  
  [1]张杏莲,星月下的穆斯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
  [2]李膺.星月下的穆斯林·序[A],星月下的穆斯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2.
  [3]赵慧.回族文化透视[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11-12.
  [4]杨匡汉.中国新诗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4-5.
  

  责任编辑 贠睿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穆斯林 月下

上一篇:钉子
下一篇:主的恩典从天而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