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文明的多样性 共建和谐社会
分享到:
2010-09-14 16:21:52 【来源:】 点击: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马尚英
  兰州大学召开《尊重文明的多样性,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积极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在开罗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发表的《尊重文明的多样性》的重要演讲精神,旨在促进地方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各族穆斯林的共同愿望,意义重大而深远。

  在此,我谨代表甘肃省人大感谢兰州大学搭建这样一个难得的交流平台,使我们能就“尊重文明的多样性,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进行沟通和交流。现我就倡导“尊重文明的多样性,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谈一点个人看法。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指出:文明的多样性是文明社会的基本特征,应该以平等开放的精神维护文明的多样性。这些论述从本质上反映了我国政府和我国人民对于世界文明的基本立场。

  温总理在《尊重文明的多样性》的重要演讲中,强调不同文明应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在交流中求发展;文明存在差异,但没有优劣之分。表示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加强同阿拉伯国家的友好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为建设和谐世界做出不懈努力的决心。

  温总理说,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融合,汇成了人类文明奔流不息的长河;伊斯兰文明蕴含着崇尚和平、倡导宽容的理念;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都是人类文明的瑰宝,都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温总理的讲话在伊斯兰世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强烈的共鸣,在国内也受到了各族人民和两千多万穆斯林的高度重视。我国有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有回族等10个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这些民族都有自己的生产、生活实践、历史传统和发展模式,并经过长期繁衍形成了自己的文化风格,显示出独特的魅力。正是这些不同形式的文化构成了中华文明多样性特征。促进了中国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使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变得丰富多彩。

  我们注意到,经济全球化为发展带来了机遇,也为各种文明交流架起了桥梁,扩大了彼此了解的空间。然而,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处于弱势民族和国家的文明受到威胁,有的甚至已被消除,文明趋同和单一性的危险不断增加。这已引起人们对世界文明多样性长期存在的忧虑,人们担心会有更多的文明如同古埃及、巴比仑、印第安文明一样不复存在。

  保持文明的多样性,已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要实现不同文明的共存,就必须尊重和维护文明的多样性。为此,我们的党和政府积极倡导尊重和维护文明的多样性,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也在于此。

  首先,尊重和维护文明的多样性,需要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包容,求同存异。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各自的文明,有各自的特点和长处,也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同,但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中华文明做出了贡献。各种文明只有历史长短之分,而无高低优劣之别。我们应本着包容的精神,尊重各种历史文明。历史证明,各种文明如果相互歧视、相互排斥,或强求一律,只会导致人类文明失去动力,趋于僵化衰败;相反,只有相互包容,求同存异,才能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繁荣,共同提高。

  其次,尊重和维护文明的多样性,这就需要加强对话和交流。文明交流是心灵的对话、感情的沟通和友谊的纽带。文明因差异而交流,因交流而发展,因发展而保持个性。只有发挥文明对话和交流的社会整合功能,才有避免“冲突”,才有助于人类社会的持久和谐。历史发展和前进的轨迹表明,各种文明在对话与交流中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第三,尊重和维护文明多样性,需要平等开放的精神。平等是实现文明对话和交流的前提,也是实现各种文明相互借鉴的基础。没有平等便没有文明的共存。完全自我封闭的文明是缺乏生命力的。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以兼容并蓄的胸怀看待文明,才能使各种文明永葆青春活力。我们应当弘扬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维护文明多样性,积极应对文明多样性的挑战。

  当今在中国,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发展全局,致力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全面发展。文明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繁荣昌盛的希望。尊重和维护文明多样性,加强各种文明间的交流,促进各种文明的共存,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我们只有通过彼此交流,求同存异、本着和睦、公正的精神,才能构建起一个和谐而美好的社会主义社会。

Array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尊重 文明 多样性

上一篇:论藏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在甘肃地域文化中的地位
下一篇:回族文学的萌芽——唐宋回族民间文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