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药言录(四)
分享到:
2011-01-17 18:34:16 【来源:穆斯林通讯】 点击:

以教门救心,以文化救族。教门不兴,心死。文化不昌,族亡。

  ※

  以教门救心,以文化救族。教门不兴,心死。文化不昌,族亡。

  ※

  没有伊斯兰教,便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回族。失去了伊斯兰文化的根本意义上的统摄,回族文化也就失去了某些特质。回族文化特质的消失,意味着回族文化的消失。倘回族文化不是活生生地存在着,而成为历史的遗存,回回民族实际上已经消亡。

  ※

  古人云:左手画方,右手画园,两不能也。而信士五功与善功并举,皆可成功。因为敬畏在我心中。

  ※

  人类一切希望植根在敬畏中。

  敬主,使我们心明眼亮,做到勇往直前。

  畏主,使我们怵惕小心,不致折戟沉沙。

  ※

  奋斗者,创造时间。

  他的时间是向前延伸的跑道。苟活者,消磨时间。他的时间是周而复始的磨道。

  ※

  身体的冷却,是肉体的死亡。

  内心的冷漠,是灵魂的死亡。

  肉体的死亡,会给生者留下悲伤,或许是一丝快慰。

  灵魂的死亡,会给世上留下险恶,甚而无尽的灾殃。

  ※

  人们说,生活中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我说,学术中排除了“旧”,就是拒绝了“新”。

  ※

  我们应该走出盲目宽容的误区。不记住仇恨是美德。不记住教训是愚妄。

  ※

  回族操汉语、着汉装,模糊看来,少有特色。但是,作为一个民族存在着,发展着,有她的质的规定性一一一伊斯兰的终极信仰和独特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这既是主观上民族整体的自我肯定,也是客观上广泛的他人认同。

  ※

  回族特色,主要是以正信结构出的、以绿为底色独特的心灵光谱。表面看来,回族特色,就是在与周边色相近,与大中华底色少有反差的“无”的特色之中。

  ※

  穆民心中都有一块绿地。它是圣域里的方寸之地。清真寺是无数方寸之地的汇聚,它是圣域的延伸,圣域的浓缩。在这里走近了真主,走向了吉庆的两世。从这里走出端庄,走出坚韧,走出恭谨,走出包容,走出刚正,走出一条条真正的有血性回回汉子。

  ※

  我发表的第一篇散文《花坛》,我是以护花使者,对着百花极为殷勤地诉说着爱恋。这绝非常人说的是对"爱情"的渴念。我是在歌颂着多彩的生命,是它们装点起多彩的世界,向一切冷漠与孤独发出了爱的宣言。

  ※

  短暂花的灿烂,永恒的花的死亡。我总是守护枯萎,不想抛弃无望的已死。只想让“意马”驰骋在生与死的轮回中,让“心猿”攀上能瞻望永生的高峰。我没有一丝悲伤,我相信花叶飘零,香魂犹在。幻想它能融入了我瘦硬干涸的生命,凭着正信指引,在生活险滩上,它会给我更多的从容。

  ※

  白山黑水、雪地冰天共同造就了奇崛而豁朗的大自然生态环境。历史上的契丹、女真等硬朗的少数民族和来自齐鲁的硬朗的汉族兄弟,他们聚合与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生态,建构了东北人的硬朗人格,硬朗中的柔情百转。率直中的巧妙周旋,热烈中的沉着冷静。在这一种复杂的人性合成中又有着自信的幽默。且看当今舞台银屏,充斥着失去阳刚的不男不女大作怪的表演。

  大众被愚乐。我常想东北汉子在哪里?甚而想念起那些胡子们: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今日中国文化需要塑造真正的汉子!让雌性的磁性少些,再少些!

  ※

  如今的学术不再纯净,而是足迹歪斜地,行走在由利、欲铺垫的斜路上。那善于巧掠精抄的拼盘学问家;那精于包装,善于作秀的泡沫学问家;那无话可说,不甘寂寞的炒冷饭学问家:那不是同道为朋,而是同欲相亲,与学术流派毫无共同点的帮派学问家们。更有些凭着外文功底,从西方文化垃圾中,拾来洋人余唾,踱进中华大地,进行“田野考察”,以晦涩,生硬,华丽和“新鲜”的外来词语,违反正常逻辑地把它们联缀在一起。读之拗口,思之乱志。最大效果,把简单搞成复杂,把明白转化为糊涂。常令许多知识分子,面对这类洋洋洒洒,心头泛起了倒退为半文盲的痛楚。

  ※

  有些理论大作。是庄严使命下的文字游戏。是神圣目标下的个人炫才。于时政超然巧遁,与福民济世无关,于百姓不入其心,与今生后世无涉。弄笔在潜规则中受益,在名利场上双赢。

  ※

  职业意识,意在索取,最重个人得失。事业意识,意在奉献,不计个人荣辱。传经布道,研回论族,职业乎?事业乎?真主必知,人心可鉴。

  ※

  学术!学术?学,被调戏,被遗弃。术,被哄抬,被供奉。学而道退,学而术进,这是学术的癌变。

  ※

  那些戴着学术桂冠的文商们。制造着无血肉的文章,冷漠了千千万万有血肉的生灵。卖弄着自己、戏弄着大众。颇像是《不差钱》中的小沈阳。可惜的是,台下有心的看客们失去了笑的机能。

  ※

  西方一位学者说:“追求与大多数人的类似,就是平庸”。中国一位学者说:“千家说尽何须我,别具胆识向洪荒。”文商们说:“愈是类似大多数愈是平安。别具胆识才是不识时务的平庸。”

  ※

  今天是昨天的延续,消逝的寸寸光阴,都是历史的点点滴滴,久久地化为历史的点,历史的线,并纵横地建构出历史的一幅幅画面,串联成历史长卷。

  ※

  历史上的一切只是存在记忆之中。对于这种记忆的回述与评说,是个不易折断了的话语链条,或是无字的形而下,或是无言的形而上,它们从没有沉寂,只要后人用心去倾听,就会听到他们无声的诉说或呐喊。


责任编辑 :奥斯玛廼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绿野

上一篇:绿野药言录(三)
下一篇:求知从摇篮到坟墓 记一名回族教师

相关新闻